搜索到97篇“ 越冬分布“的相关文章
-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鸳鸯潜在越冬分布区预测被引量:3
- 2024年
- 为了明确鸳鸯(Aix galericulata)越冬的主要分布区域和河流,研究气候因素等对鸳鸯越冬分布区的影响,收集了鸳鸯越冬分布的95条地理数据,经筛选后,选择74条用于建立模型;利用最大熵模型,预测越冬鸳鸯的潜在分布区;采用刀切法,评价各种环境变量对模型的重要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值(AUC值),对预测结果进行准确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0次重复建立模型的AUC平均值为0.971,即所建立的最大熵模型的预测结果优秀;鸳鸯越冬的高适宜区面积为6.83×10^(4)km^(2),中适宜区的面积为33.41×10^(4)km^(2),低适宜区的面积为67.34×10^(4)km^(2);鸳鸯越冬的高适宜河流的总长度为32 727.27 km,鸳鸯越冬的高适宜区和河流都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北省和安徽省;最干月的降水量、与水源的距离和最冷月的最低气温是影响鸳鸯越冬区分布的主要因素;鸳鸯对水环境和隐蔽度(安全)有较高的要求。根据鸳鸯越冬区分散分布的特点,建议采取保护区或保护小区的形式,对越冬鸳鸯种群数量较大的区域加以保护。
- 杨福成洪兆春丁红秀邵明勤
- 关键词:鸳鸯最大熵模型
- 无人机调查白鹤种群数量和越冬分布被引量:3
- 2023年
- 白鹤(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唯一一种极度濒危(CR)鹤类,分布和种群数量是评估其濒危程度的重要参数。无人机调查作为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调查方法,为查明白鹤的越冬分布、种群数量及幼鸟比例,于2022年1月使用地面监测结合无人机调查的方法在江西、山东、安徽、湖南、湖北等地的湖泊和农田中开展越冬白鹤调查。野外调查共记录白鹤5607只,网络信息检索在调查区域外的8个地点记录白鹤9只,合计记录越冬白鹤5616只。其中江西鄱阳湖记录到越冬白鹤4813只,占总数的85.7%,主要分布在康山垦殖场、五星垦殖场和成新垦殖场;山东黄河三角洲记录到越冬白鹤625只,占总数的11.1%。安徽、湖南、湖北分别记录到越冬白鹤34,63和72只。对部分群体的白鹤幼鸟数量进行统计,4680只白鹤中,记录到幼鸟674只,幼鸟比例为14.4%,其中湖南越冬白鹤幼鸟比例最高,达28.6%,山东越冬白鹤幼鸟比例最低,为11.5%。调查刷新了白鹤种群数量,证实了山东黄河三角洲是目前除江西鄱阳湖外最重要的白鹤越冬地,缓解了白鹤越冬期过度集中的压力。基于本研究结果,我们推测目前白鹤的种群数量已超过5500只,成年个体数量已超过3000只。未来,其受胁程度需要更细致的评估。研究为无人机调查在水鸟监测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案例。
- 温立嘉王榄华丁洪安李剑志郭玉民
- 关键词:白鹤种群数量越冬分布
- 昆仑山天然草场草地螟越冬分布和生活史初步观察
- 2013年
- 草地螟(Loxosteges ticticalisL),是昆仑山天然草场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探明昆仑山天然草场草地螟的越冬分布和生活史对其监测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据2011~2012年观察结果表明:位于东经79°8′01″~81°07′63″,北纬36°06′33″~36°14′17″,海拔2718~3413m,范围为草地螟主要越冬分布区,其他区域为扩散越冬区。草地螟在昆仑山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茧内化蛹,5月下旬开始羽化,6月上旬进入盛期,6月中旬开始产卵,幼虫始见期为7月上旬,老熟幼虫8月初开始入土结茧越冬。
- 乌麻尔别克郭军吾买尔江.木沙邓生荣艾尼瓦尔.托乎提布阿依西罕.克热木
- 关键词:草地螟越冬分布生活史
- 陕西省大鸨东方亚种越冬分布与救助原因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本文通过9年来陕西省11次共12只大鸨Otistarda dybowskii救助事件分析及相关文献资料查阅,介绍了陕西省越冬大鸨的分布,分析了被救助大鸨的发现地点、伤病原因。对当地大鸨的后续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 刘建文吴逸群许秀
- 关键词:救助
- 黑脸琵鹭在澳门的越冬分布和人为干扰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澳门路凼连贯公路西侧的湿地保护区是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重要的越冬地之一,每年的越冬数量稳定增长。2007~2009年度2个冬季的调查结果显示,黑脸琵鹭每年11月初至次年4月底在澳门越冬,12月至翌年2月份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超过50只。其中人工湿地是黑脸琵鹭主要的休息场所,沿岸滩涂是其重要觅食地。黑脸琵鹭昼间栖息行为以休息为主,其次是护理行为。栖息地周边主要人为干扰为噪声污染,但噪声水平较低,经噪声预测模型计算出传播至黑脸琵鹭停歇处的噪声水平为45.4dB(A)及46.5dB(A),低于鸟类耐受阈值,警觉受惊行为多数由大型牵引车和直升飞机引起。随着保护区周边地区的开发,车流量将进一步增加,建议加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控制周边交通干线的车流量,并调整直升飞机飞行路线,尽量绕行保护区上空,以减少对黑脸琵鹭栖息的干扰。
- 张敏邹发生张桂达陈述李志锐
- 关键词:黑脸琵鹭越冬交通噪声
-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在江西省的越冬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被引量:23
- 2008年
- 2006年12月,对江西省境内三龙镇西河段、浮梁县昌江段、婺源县乐安江段、弋阳县清湖乡信江段、修水县修水段、吉安县永和镇赣江段和万安县窑头镇赣江段等14个河段和地点进行了中华秋沙鸭越冬分布地和数量调查,共记录到中华秋沙鸭82只,31雄51雌或幼.其中弋阳和婺源为有记载分布地;浮梁县昌江和修水县修水段为首次发现,且数量较大,分别达到22和23只.本次调查发现,中华秋沙鸭越冬栖息地环境特征具有明显共性,多选择生活在水质好、深度较浅、水流较急、河中央有砾石兀立或砾石漫滩的宽阔河流中.此外,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华秋沙鸭在江西省适合栖息的江段和越冬种群数量均应远多于此次的调查,江西省是中华秋沙鸭在我国主要的越冬分布区之一.
- 刘宇杨志杰左斌易国栋
- 关键词:越冬分布种群数量
- 人工湿地对丹顶鹤越冬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人工湿地是人类对滩涂进行围垦开发形成的一种湿地类型。通过在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湿地对丹顶鹤越冬分布影响的调查,得出鹤群分布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人工湿地丹顶鹤的越冬分布随其栖息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其中安全度、食物和水源为其主要影响因素。
- 吕士成
- 关键词:人工湿地丹顶鹤越冬分布影响因素
- 陕西省黄河湿地鹤类的越冬分布被引量:5
- 2006年
- 对在陕西省黄河湿地越冬的灰鹤和丹顶鹤分布和数量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灰鹤从每年的11月迁入本区,翌年3月份离开,活动时间长达3个多月,数量较大,活动稳定.丹顶鹤于1月才在本区出现,为偶见冬候鸟.
- 于晓平孙雅煊王建王晓卫
- 关键词:越冬鹤类黄河湿地
- 中华秋沙鸭在中国的近期越冬分布与数量被引量:40
- 2006年
-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以往在我国广有越冬记录,但分布点零散,且多为小群或零星个体,很少在同一地点见到10只以上的个体记录。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个别地点虽发现有中华秋沙鸭的越冬群体,但缺少持续性观察结果。21世纪初在赣东北的弋阳、婺源相继发现中华秋沙鸭的较大越冬群,总数量至少超过100只,且数量和分布地点相对保持稳定。两地记录到的最大数量分别超过该种全球总量的1%,应当加强保护。
- 何芬奇林剑声杨斌江航东张浩辉
- 全球变暖和人类居住地地域性变化的影响:鸟类越冬分布的转移被引量:7
- 2003年
- 20世纪末,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科德角,由于全球变暖的加剧,鸟类越冬出现了向北迁移的现象,这种北移与全球气温异常和当地冬季最低气温上升是分不开的。这一现象以及最近的其它研究结果都表明:最近的20年期间,全球变暖已造成规模大、范围广的生物地理意义上的变化,并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由于城市扩展引起的地方生境的变化主要对栖息地偏北的森林鸟类产生影响。在科德角,当地居民居住地扩大对鸟类栖息地分布的影响,在21世纪初,尚不及温室效应的影响大,但是,如果城市继续扩大,也许其影响会不亚于全球变暖。
- Ivan ValielaJennifer Bowen王芳
- 关键词:全球变暖居住地生物群落
相关作者
- 胡军华

- 作品数:50被引量:3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普氏原羚 物种 两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青藏高原
- 吕士成

- 作品数:50被引量:24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 研究主题:丹顶鹤 人工湿地 自然保护区 繁殖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杨志杰

- 作品数:35被引量:23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鸟类 繁殖习性 人工巢箱 大山雀 繁殖
- 刘宇

- 作品数:18被引量:14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
- 研究主题:大山雀 人工巢箱 窝卵数 繁殖成功 生长发育
- 郭玉民

- 作品数:79被引量:2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鸟类 白头鹤 迁徙 环志 黑颈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