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02篇“ 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相关文章
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类型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几年外科足部软组织缺损确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此疾病多由足部受到外界暴力冲击所致,临床上面对此疾病主要采用皮瓣修复手术对缺损处进行填补,以恢复足部缺损位置正常行走、负重、磨损等功能,而不同足部区域功能各异,且软组织的薄厚、延展性等特性各不相同,加之足部日常活动负重量较大,汗腺发达,更易滋生病菌,为此,本文重点阐述了腓肠神经营养带蒂岛状皮瓣、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分别对足前软组织缺损足部脱套伤、足底部软组织缺损、足背软组织缺损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注意事项、优缺点等。望本文可为相关医学从业者提供相关治疗理论参考。
刘信恒
关键词:足部软组织缺损足底胫前动脉
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皮瓣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皮瓣坏死率、术后外观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感觉功能情况[周围神经病损后感觉功能恢复评定表(BMRC)评分]、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V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MRC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AOFAS评分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关节功能、感觉功能及外观状态,更受患者认可。
刘全陈朝山廖肇山
关键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浅筋膜层浅、深脂肪交界平面切取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2024年
目的探讨在浅筋膜层浅、深脂肪交界平面获取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均在浅筋膜层浅、深脂肪交界平面切取患侧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创面, 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全厚皮片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从以下5个方面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1)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足部功能恢复情况, 满分100分, 其中90~100分为优, 75~89分为良, 50~74分为可, <50分为差。(2)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足部瘢痕情况进行评估, 总分为0~15分, 得分越高瘢痕越严重。(3)采用寒冷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CISS)量表评估患足耐受寒冷情况, 总分为4~100分, 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4)测量静态两点辨距觉评估足部感觉, 测定值越小感觉恢复越好。(5)调查患者对足部外观的满意度,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采用SPSS 26.0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3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 其中男8例, 女5例;年龄39 ~70岁, 平均54.7岁;左足10例, 右足3例;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为5.5 cm ×5.0 cm ~ 22.0 cm ×18.0 cm;手术时间为(145.1 ± 30.6) min;切取皮瓣面积为6.0 cm×5.5 cm ~ 23.5 cm×19.0 cm, 厚度为(5.2 ± 1.1) mm(3.0 ~ 6.5 mm)。9例供区直接缝合, 4例移植腹部全厚皮片修复。术后有1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 1例出现静脉危象, 对症处理后皮瓣均成活;其余11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12~20个月, 平均16个月, 足部皮瓣质地柔、无破损, 均不需行二次减脂或塑形手术。供区除4例移植皮片的患者因瘢痕增生致感觉减退外, 其余均无创口裂开、皮片坏死、肌疝、股四头肌肌无力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 Maryland�
郭涛刘宏君张翘楚王洋金鹏张文忠许涛袁超群顾加祥
关键词:超薄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皮瓣软组织缺损
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应用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20年2月,应用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面积平均:4.0 cm×7.0 cm(3.0 cm×5.0 cm~4.0 cm×7.0 cm)。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术后第4天皮瓣远端出现暗紫,经无菌换药、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后成活。随访2~18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外观均满意,皮瓣无臃肿及挛缩。结论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操作简单,对供区损伤较小,皮瓣无臃肿,质地良好,外形满意,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优良方案。
满在成魏小龙李振王本亮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皮瓣修复术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皮瓣修复术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皮瓣修复,观察组接受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足部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前,两组生理、情感、社会和精神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情感、社会和精神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皮肤外观、疼痛情况、皮肤感觉以及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肤外观、疼痛情况、皮肤感觉以及足部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皮瓣修复术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足部功能。
吴兴玉
关键词:显微外科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成活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皮瓣成活率、患肢功能、创面恢复情况(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创面恢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瓣存活率比对照组高(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患者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占比、创面恢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应用于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有效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促进创面愈合,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马广辉王松侠岳龙
关键词:皮瓣移植负压封闭引流足部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加压包扎
缝接神经的腓肠肌内侧头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
2023年
目的探讨缝接神经的腓肠肌内侧头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缝接神经的腓肠肌内侧头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9例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面积6 cm×3 cm~14 cm×12 cm,皮瓣面积7 cm×4 cm~15 cm×13 cm。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48个月。9例皮瓣均成活。受区无感染发生。末次随访时,皮瓣色泽良好,无明显色素沉积,厚度适中,质地柔,弹性好,耐磨,静态两点辨别觉为7~13 mm,保护性感觉恢复。结论缝接神经的腓肠肌内侧头动脉穿支皮瓣与修复创面质地接近,穿支血管解剖恒定,供区损伤小,能快速有效地获得保护性感觉,是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万强何贤标柯镇文赵岩
关键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合并深部无效腔创面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合并深部无效腔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21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手外科显微骨科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外伤致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有深部无效腔创面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17~73岁,平均41岁。软组织缺损面积7.5 cm×4.0 cm~26.0 cm×8.0 cm,深部均有1~2处无效腔,创面均伴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感染。根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走行及分支特点,术前CDU定位1~3条皮肤穿支,术中采用逆行四面解剖法游离皮瓣,携带1~2块嵌合肌瓣,切取皮瓣面积7.5 cm×4.0 cm~26.0 cm×8.0 cm,肌瓣体积为3.0 cm×2.0 cm×2.0 cm~5.0 cm×4.0 cm×3.0 cm。断蒂后将股外侧肌瓣填充深部无效腔,穿支皮瓣覆盖浅表创面,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吻合供区与受区血管,重建嵌合穿支皮瓣血运;5例皮瓣携带股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神经(跟内侧神经、跟外侧神经、胫神经感觉支、隐神经)缝接,重建足底感觉。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外观、质地、血运情况、供区与受区皮肤愈合以及瘢痕增生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7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1例患者因部分肌瓣坏死渗出较多,经清创引流换药后延期愈合,其余皮瓣受区与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经12~48(平均24)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恢复良好,皮瓣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功能恢复满意。5例神经缝接的皮瓣感觉恢复至S2级2例、S3级2例、S3+级1例,效果最佳者TPD为22 mm;12例皮瓣未缝接神经,皮瓣仅恢复本体感觉。结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是一种修复足部合并深部无效腔创面的有效方法。
李伟刘建惠陈亚伟曹能力胡晓宇冯小辉
关键词: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足部无效腔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足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局部感觉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足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局部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4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接受皮瓣修复治疗的80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带蒂皮瓣修复治疗,研究组接受肺动脉穿支供血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足部感觉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研究组组织修复优良率为92.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足背动脉血管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EDV)、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和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足背动脉血管PSV、EDV及内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的局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肺动脉穿支供血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和局部感觉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世荣林琪琪李孟和梁昌党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部软组织缺损
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探讨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2015年2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拱顶石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24例(男14例,女10例),其中手部缺损18例(掌侧13例,背侧5例),足部缺损6例(足底3例,足背3例)。缺损位于关节部位共7例。缺损面积为1.0 cm×1.5 cm~3.0 cm×5.5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0 cm×2.0 cm~4.5 cm×8.0 cm。术后根据缺损部位和面积选择性固定患肢2~3周。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6~24个月),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表面平整,与周围皮肤无色差,皮瓣表面触觉灵敏,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拱顶石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并发症少,能满足手、足部软组织的外观和功能需求,是可靠的皮瓣修复方式。
蔡飞宇程二林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关键词:手功能软组织缺损创伤修复显微外科技术

相关作者

刘杨武
作品数:121被引量:152H指数:10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 游离移植修复 创面 浅动脉
杨晓东
作品数:272被引量:359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 穿支皮瓣 游离移植修复 浅动脉 创面
谢玲丽
作品数:61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台州市博爱医院
研究主题: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指腹缺损 断指再植 吻合血管 小腿外侧
张功林
作品数:435被引量:1,198H指数:1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吻合血管 阔筋膜瓣 股前外侧
孙捷
作品数:187被引量:235H指数:8
供职机构:台州市博爱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吻合血管 小腿外侧 铍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