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745 篇“ 转化生长因子 “的相关文章
转化 生长因子 被引量:4 1992年 转化 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简称TGF)最初是指小鼠肉瘤病毒转化 3 T3细胞系所产生的肉瘤生长因子 。由于其能刺激正常细胞在软琼脂层锚着不依赖性生长 ,故后被称为TGF。进一步发现TGF包括TGFα和TGFβ。虽然两者名字类似,但结构和功能却彼此截然不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GF除了能使正常细胞转化 外,在细胞增殖、生长 和分化等基本活动中行使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和其他生物学效应。 施渭康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 转化 生长因子 β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2025年 转化 生长因子 β(TGF-β)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双重调控作用。TGF-β在肺癌发生早期通过抑制细胞生长 和诱导细胞凋亡对肺癌起抑制作用,在肺癌发展的中后期,当体内TGF-β信号通路促肿瘤功能压倒TGF-β的抗肿瘤作用时,它最终会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因此,通过研究TGF-β在肺癌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TGF-β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有望为肺癌不同阶段靶向治疗提供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秦俊姣 李琪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 肺癌 上皮-间质转化 基于转化 生长因子 -β信号通路中药治疗前列腺癌药理机制研究概述 2025年 前列腺癌是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癌症之一。转化 生长因子 -β具有调控细胞生长 、分化、增殖和凋亡等多种细胞学功能。癌症初期阶段,转化 生长因子 -β信号通路通过触发癌细胞的细胞停滞和凋亡程序而起着关键的抑癌作用。癌症进展阶段,经典/Smad途径依赖Smad于下游Smad复合物与转录因子 协同作用,进而介导靶基因的抑制或激活;而非经典/Smad独立途径则通过次联级信号通路串扰实现转录调控,从而调节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验证,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除了具有一定的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以外,还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本文基于经典/Smad依赖途径和非经典/Smad独立途径,从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侵袭与转移三个方面探讨了中药在治疗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药治疗前列腺癌提供参考。 张传国 李卫胜 任伟东 杜远博 郑聪 何文强关键词:前列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Β 上皮间充质转化 肿瘤微环境 中药治疗 血清转化 生长因子 -β1、Klotho表达水平与癫痫患者病情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2025年 目的 分析血清转化 生长因子 -β1(TGF-β1)、Klotho表达水平与癫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188例癫痫患者纳入癫痫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88例(未患癫痫)纳入对照组。依据癫痫发作情况将188例癫痫患者分为部分性发作组(n=84)和全身性发作组(n=104)。依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将188例癫痫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n=76)和认知障碍组(n=11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Klotho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与患者癫痫病情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癫痫组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性发作组的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低于部分性发作组,英国国立医院癫痫严重程度量表(NHS3)评分高于部分性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与癫痫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认知障碍组的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Klotho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P<0.05)。TGF-β1、Klotho是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癫痫患者血清TGF-β1、Klotho水平显著降低,二者与癫痫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与患者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冉倩 范崇桂 马伟锋 李帅旗关键词:癫痫 转化生长因子-Β1 KLOTHO 影响因素 转化 生长因子 β1对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内皮间质转化 的影响2025年 目的研究转化 生长因子 β1(TGF-β1)对婴幼儿血管瘤(IH)内皮细胞(HemEC)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2-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增殖期及消退期IH组织各3份,从增殖期IH组织中提取原代HemEC,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对照,通过免疫组化与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TGF-β1在组织与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0(对照组)~100 ng/ml TGF-β1对HemEC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5 ng/ml TGF-β1处理HemEC,以未接受TGF-β1处理为对照组,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检测内皮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及间质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α1(COL1A1)的表达变化。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增殖期IH组织TGF-β1染色阳性且表达相对丰富,阳性信号面积占比为24.68%±3.74%,而消退期IH组织中几乎不表达TGF-β1。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HemEC中TGF-β1相对表达水平(1.08±0.13)高于HUVEC(0.30±0.04,t=9.93,P<0.001)。CCK8实验显示,3.125、6.25、12.5、25、50、75 ng/ml TGF-β1组HemEC增殖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100 ng/ml TGF-β1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5 ng/ml TGF-β1组细胞迁移数[(127±6)个]高于对照组[(103±9)个],t=5.32,P<0.01。HemEC免疫荧光检测显示,5 ng/ml TGF-β1组CD31、VE-cadherin荧光强度(5.441±1.254、5.073±0.412)均低于对照组(9.518±1.728、7.671±0.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4.46,P=0.030、0.011);α-SMA、COL1A1荧光强度(8.074±0.846、5.885±0.216)高于对照组(0.393±0.342、0.295±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8、38.76,P<0.001、<0.0001)。结论TGF-β1在增殖期IH组织与HemEC中高表达,并可促进HemEC增殖、迁移及内皮间质转化 。 龚雪 杨开颖 邱桐 向姗姗 周江元 吉毅关键词:血管瘤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增殖 血管瘤内皮细胞 转化 生长因子 β1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抑制炎性骨缺损吸收的修复机制研究2025年 目的:分析转化 生长因子 β1(TGF-β1)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抑制炎性骨缺损吸收的修复机制。方法:选择2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构建高特异性兔膝关节股骨髁骨缺损动物模型,最终成功构建20只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0只,同时纳入1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作为空白对照组。A组于双侧膝关节皮下注射5 ng/mL的TGF-β1溶液(2 d/次),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B组不注射,三组均常规饲养14 d。比较三组的血清炎性因子 水平、膝关节股骨髁骨缺损组织中微生物DNA甲基转移酶1(DNMT1)、TGF-β1、Runt相关转录因子 2(Runx2)和骨桥蛋白(OPN)表达等情况。结果:B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A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空白对照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膝关节股骨髁骨缺损组织中DNMT1、TGF-β1、Runx2和OPN表达低于A组和空白对照组,且A组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可减轻高特异性兔膝关节股骨髁骨缺损的炎症反应,促进成骨分化。 杨俊龙 梁惠全 欧泽锋 林锦浩 白荣飞 张梓杰 王国亮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调节性T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结合蛋白7和转化 生长因子 β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 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结合蛋白7(IGFBP7)和转化 生长因子 β1(TGFβ1)的表达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ESCC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48份癌组织和35份配对癌旁组织(剔除有癌细胞浸润的癌旁组织标本13份)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IGFBP7、TGFβ1的表达,分析IGFBP7、TGFβ1对ESCC临床病理参数的影响及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IGFBP7、TGFβ1在ESC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6.67%vs 25.71%,χ^(2)=13.580,P<0.01;72.92%vs 40.00%,χ^(2)=9.069,P<0.01);IGFBP7、TGFβ1阴性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均高于阳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示,IGFBP7、TGFβ1阳性表达显著影响ESCC患者术后生存(P<0.05)。结论 IGFBP7、TGFβ1在ESCC组织表达升高,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有关,二者有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任怀静 马臻棋 王学红 陶嘉楠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清转化 生长因子 -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 生长因子 -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表达水平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依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5)和未复发组(n=67)。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8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分析血清TGF-β1、IGF-1表达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IGF-1水平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患者月经量、人流刮宫史、子宫体积、病理类型、病灶体积、子宫内膜状态、异位腺体周期相关(P<0.05)。血清IGF-1表达水平与患者月经量、人流刮宫史、子宫体积、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状态、异位腺体周期相关(P<0.05)。术后复发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TGF-β1、IGF-1水平以及二者联合预测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803和0.940。血清TGF-β1、IGF-1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效能优于其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TGF-β1=2.001、Z二者联合-IGF-1=2.318,P=0.045、0.021)。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血清TGF-β1、IGF-1显著升高,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血清TGF-β1、IGF-1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较高。 毛婷婷 蒋琼 王燕 明霞 娄英华关键词:子宫腺肌症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术后复发 四物五子汤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 生长因子 -β1及炎性因子 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四物五子汤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转化 生长因子 -β1(TGF-β1)及炎性因子 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16例wAMD患者随机分成西医组(n=108)与中西医组(n=108)。西医组接受康柏西普+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西医组接受康柏西普+PDT+四物五子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VEGF、TGF-β1、炎性因子 水平[白细胞介素(IL)-6、IL-13]、生活质量[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中西医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CVA均降低,且中西医组BCVA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眼压均升高,但中西医组眼压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EGF、TGF-β1水平均降低,且中西医组VEGF、TGF-β1水平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IL-13水平均降低,且中西医组IL-6、IL-13水平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LVQOL评分均升高,且中西医组CLVQOL评分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西医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五子汤治疗wAMD的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症状,恢复视力,降低眼压,调节VEGF、TGF-β1及炎性因子 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马恺悦 张淑 黄世欣 李晓波关键词:四物五子汤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炎性因子 维生素A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血清转化 生长因子 β1、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A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转化 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1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维生素A辅助治疗。连续治疗15 d后,评估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asthma control test,C-ACT)、哮喘控制问卷(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ACQ)];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5 d后,肺通气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_(1)/FVC)、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血清炎症因子 (TGF-β1、EOS、IL-17)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辅助性T细胞17(T-helper 17 cells,Th17)、辅助性T细胞2(T-helper 2 cells,Th2)、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水平。符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15 d后的C-ACT评分[(16.20±3.14)分]高于对照组[(14.80±2.62)分],ACQ评分[(30.30±4.14)分]低于对照组[(34.60±6.2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和4.26;P值分别为0.012和<0.001)。治疗15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1.76±0.34)L与(1.54±0.32)L、FEV1/FVC:(76.89±5.76)%与(70.25±6.42)%、PEF(2.89±0.35)L/s与(2.68±0.39)L/s]均高于治疗前[FEV1:(1.12±0.31)L与(1.20±0.33)L、FEV1/FVC:(56.96±4.35)%与(58.12±3.48)%、PEF(2.15±0.66)L/s与(2.34±0.56)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 侯红红 孙艳 潘建丽 罗志娟 李莎莎 刘颖关键词:维生素A 支气管哮喘 转化生长因子Β1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相关作者
陈永平 作品数:687 被引量:1,132 H指数:1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纤维化 大鼠肝组织 肝星状细胞 余学清 作品数:778 被引量:4,412 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 狼疮肾炎 血液透析 肾小管上皮细胞 王伟铭 作品数:363 被引量:1,825 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IGA肾病 肾脏疾病 肾间质纤维化 慢性肾脏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陈楠 作品数:1,071 被引量:5,265 H指数:3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肾脏病 IGA肾病 急性肾损伤 肾脏损害 腹膜透析 金岩 作品数:786 被引量:2,499 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骨形成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胚间充质干细胞 牙周膜干细胞 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