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3篇“ 软组织重建“的相关文章
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蟹钳指畸形的方法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蟹钳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2月对25例蟹钳指畸形或蟹钳指畸形术后出现“Z”形畸形患儿进行软组织重建治疗,观察术后1年Tada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25例患儿的Tada评分优16例(64%),良8例(32%),差1例(4%)。术后1年Peds QL评分(92.74±9.52)高于术前(79.25±7.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指间关节伸直障碍、骨折愈合延迟各发生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8%。结论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蟹钳指畸形,患儿无需经历一期切除重复拇指,二期行截骨矫形手术或者切除多指的多次手术,只需一次手术就完成蟹钳指截骨矫形,具有治疗周期短、患儿痛苦少、家庭经济成本低,且能显著提升患儿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
蓝吉斌南国新李志星
关键词:软组织重建修复外科手术
改良Ganz-髂腹股沟入路联合Lars韧带行软组织重建治疗骨盆Ⅱ区肿瘤的疗效研究
2024年
背景骨盆肿瘤切除重建术中,软组织重建的有效性尚无系统研究。目的 评估骨盆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改良Ganz-髂腹股沟入路联合Lars韧带与假体进行骨与软组织缺损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2019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骨盆Ⅱ区肿瘤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改良Ganz—髂腹股沟入路联合Lars韧带与假体行骨盆重建术组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联合假体行骨盆重建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以及术后12个月时MSTS评分、Harris评分、VAS评分,影像学方法复查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 改良手术组中,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38.42±19.89)岁,恶性肿瘤16例,非恶性肿瘤3例;传统手术组中,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39.68±17.52)岁,恶性肿瘤14例,非恶性肿瘤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按术前计划完成半骨盆假体重建,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均实现完整切除。相较于改良组,传统组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更长[(7.57±0.80) d vs (10.06±1.08) d,P<0.001],术后引流量更多[(1 519.84±280.57) mL vs (1 711.25±266.07) mL,P=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MSTS评分(23.18±1.34 vs 21.10±1.03,P=0.004)、Harris评分(68.65±7.57 vs 64.17±6.94,P=0.040)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2例发生伤口感染,3例深部感染,改良组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21.51±6.92)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骨盆Ⅱ区肿瘤切除,与传统髂腹股沟入路重建手术相比,改良Ganz-髂腹股沟入路联合Lars韧带可更有效地恢复患者术后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赵子仪赵雪林郭子轩朱庆岩李健雄王振王梓颖许猛
关键词:骨盆肿瘤
距下关节制动术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术治疗青少年痛性副舟骨伴平足畸形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制动术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术治疗青少年痛性副舟骨伴平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应用距下关节制动术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术治疗的20例8~14岁痛性副舟骨伴平足畸形患者(30足)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踝与后足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测量负重正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T1MT)和距舟覆盖角(TNCA)、负重侧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角)和跟骨倾斜角(Pitch角)以及后足力线位片的跟骨外翻角(CVA)。结果末次随访时,患者的AOFAS评分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T1MT、TNCA、Meary's角、CVA均小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Pitch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平均随访(38.33±10.15)个月,无患者出现跗骨窦螺钉脱出,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出现跗骨窦区疼痛,经封闭治疗和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后疼痛减轻。1例患者在术后5年出现跗骨窦区肿胀、疼痛伴行走时加重,通过手术更换大小合适的跗骨窦螺钉,术后疼痛改善。结论距下关节制动术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术治疗青少年痛性副舟骨伴平足畸形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疼痛,促进踝与后足功能恢复。
刘承义石超常鑫聂光华梁晓军李毅
关键词:青少年
软组织重建植入物及其形成的方法
本文的具体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插入病患体内的植入物,其用于软组织重建。植入物(200)包括布置成形成三维网格结构的多个单位单元(102),所述三维结构具有植入物的闲置体积。所述多个单位单元布置成形成三维结构(101)的多孔...
M·P·查亚A·德赛N·卡尼S·卢卡罗提
文献传递
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重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8月收治的足踝部软组织损伤患者10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传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重建足踝部软组织,观察组53例采用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重建足踝部软组织。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围术期指标,术区感觉功能,踝关节功能,并发症,美观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感觉功能S3+、S4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踝关节Kofoed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Kofoed评分均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观效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重建中的治疗效果满意,能够加速患者康复,并且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术区感觉功能、踝关节功能,并发症少,美观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雷德会邹拥军张晓玲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足踝部穿支皮瓣踝关节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策略和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连续收治的27例因骶骨原发或继发肿瘤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和软组织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46.2±23.6)岁(范围:16~72岁)。根据肿瘤部位和组织缺损大小选择骶棘肌、臀大肌、腹直肌等进行软组织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收集患者的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并发症、疾病转归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7例骶骨肿瘤患者中,肿瘤平面位于S18例,S25例,S3及以下14例;肿瘤体积≤400 cm312例,>400 cm315例;手术时间[M(IQR)]100(90)min(范围:70~610 min);术中出血量800(1600)ml(范围:400~6500 ml)。软组织重建采用经腹腹直肌转移修复术2例,腹膜外腹直肌转移修复术1例,臀大肌转移修复术5例,臀大肌推移修复术13例,骶棘肌转移修复术6例。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皮缘坏死4例,术后3年因内固定物断裂发生迟发型感染1例,感染均治愈。术后随访时间为(35±21)个月(范围:6~98个月),其中复发6例,2例尤因肉瘤患者术后1年发生肺转移后死亡,4例转移癌患者死于原发病,其余患者无病生存。结论根据骶骨肿瘤位置、组织缺损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软组织重建方式填塞肿瘤切除后死腔,可取得较好效果。
沙漠丁真奇洪海森聂凯林吓聪邵建川宋伟康两期
关键词:骨肿瘤骶骨软组织重建深部感染
掌骨嫁接结合软组织重建术在Wassel Ⅵ型复拇畸形整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掌骨嫁接结合软组织重建术在WasselⅥ型复拇畸形整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0例(20拇)WasselⅥ型复拇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施掌骨嫁接结合软组织重建术,术后至少随访12个月。采用体格检查、X线及日本手外科协会(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the Hand,JSSH)评分表对患儿重建拇指的外观、功能及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20例患儿术后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5~42(32.16±8.33)个月,截骨端均在术后6周得到理想愈合;掌骨长度占健侧的比例为(90.54±2.13)%,2例患儿出现10°的指间关节主动伸直功能受限,2例患儿出现17°的掌指关节桡偏;末次随访时的JSSH评分为(20.08±0.40)分,优15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结论:掌骨嫁接结合软组织重建术在WasselⅥ型复拇畸形整复中具有理想的手术效果,可以作为该类复拇畸形的术式选择。
黄垂名
关键词:复拇畸形软组织重建畸形修复
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重建中的疗效被引量:11
2019年
在临床上,足踝软组织缺损较为常见,并且伤后非常容易感染,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跟腱坏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现阶段临床主要选择手术治疗,应用游离皮瓣移植方式修复受损组织。一直以来临床都在致力于研究高效安全的游离移植方式[2]。本研究以3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重建中的临床效果。
杨聪林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皮瓣足踝
掌骨嫁接结合软组织重建治疗WASSELⅥ型复拇合并桡侧三节钩状拇指畸形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报道掌骨嫁接结合软组织重建术治疗WasselⅥ型复拇合并桡侧三节勾状拇指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儿童多指病例,其中符合WasselⅥ型复拇合并桡侧三节勾状拇指诊断的患儿共12例13拇,经术前随访至年龄>2.5岁,其中适合行掌骨嫁接结合软组织重建术患儿7例7拇,接受该手术。[结果]所有患儿掌骨截骨端在术后6周均愈合,无骨慢连或骨不连,嫁接后掌骨等比例生长,平均长度达健侧88%。所有患儿术后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37.23±8.46)个月(28~47个月)。末次随访JSSH评分平均(19.70±0.37)分(其中外观评分4分、主观满意度评分2分、功能评分13.7分),分级结果为优5例、良2例。[结论]掌骨嫁接结合软组织重建术治疗WasselⅥ型复拇合并桡侧三节勾状拇指畸形,手术效果理想,是治疗该类复杂难治性复拇畸形的理想选择。
徐蕴岚金晟沈恺颖
关键词:多指畸形手术治疗
跟骨截骨结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背景:目前针对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持续存在的儿童柔韧性平足症,跟骨截骨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是广泛使用的手术方式,但并没有很多文献报道这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目的:研究跟骨截骨术结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跟骨截骨术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手术治疗的16例(22足)儿童柔韧性平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15足),女6例(7足),年龄10~14岁,平均(12.8±1.2)岁。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足正位X线片距骨第1跖骨角(talo-1st metatarsal angle,T1MT)、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 coverage angle,TNCA)、距骨跟骨角(talo-calcaneal angle,TC),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跟骨距骨角(Kite角)的变化,采用美国足踝医师协会踝-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比较术前及术后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6±6.6)个月(10~32个月)。2例患者跟骨外侧切口浅表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换药处理后二期愈合。其余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没有感染和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截骨面愈合。除1例患者术后3个月负重时,遗留轻度足部内侧疼痛不适,佩戴矫形鞋垫3个月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后足外翻畸形均获得纠正,内侧纵弓重建,术后4个月疼痛明显消失,患足功能恢复满意。较之术前,末次随访X线片各种测量参数除Kite角外,其余均得到明显改善。AOFAS评分从术前(46.3±4.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91.8±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跟骨截骨结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可以恢复足的正常力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取得短期的满意疗效,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赵炼刘韶徐军奎鹿军李毅梁晓军刘诚赵恺聂光华
关键词:平足症儿童截骨术软组织重建

相关作者

沙漠
作品数:92被引量:258H指数:9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研究主题:椎间盘镜 髓内钉 DENIS 微创 前路
洪海森
作品数:20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研究主题:植骨 肿瘤 软组织重建 骶骨肿瘤 保肢手术
丁真奇
作品数:541被引量:2,375H指数:2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骨折 内固定 内固定治疗 生物力学
林斌
作品数:449被引量:1,812H指数:1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内固定治疗 骨折固定术 脊柱 脊髓损伤
汤小东
作品数:241被引量:806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肿瘤 外科治疗 骨肉瘤 骶骨 骨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