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0篇“ 输注方式“的相关文章
- 眼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评估3%高渗盐水不同输注方式对颅内压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利用无创眼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3%高渗盐水不同输注方式降低颅内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寻找更安全的用药方式和更便捷的监测工具。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诊断脑源性疾病伴颅内压(ICP)>20 mmHg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3%高渗盐水(100 mL 0.9%氯化钠溶液+30 mL 10%氯化钠注射液),根据输注方式分为两组,A组临时推注40例,30 min内弹簧式静脉推注2.5 mL/kg单次剂量,每日2次,B组连续输注46例,以0.5 mL/(kg·h)速度持续泵注5 mL/kg。比较两组治疗前T0、T1(用药1 h)、T2(用药2 h)和T3(用药4 h)的ICP与ONSD值,首次ICP达标时间和首日ICP达标后的ONSD波动幅度,用药前与用药1 h平均动脉压(MAP)的最大波动值。结果:A组T1的ICP与ONSD值显著低于B组(P<0.001),而T3的ICP与ONSD值显著高于B组(P<0.001);T4、T5和T6的ONSD值也显著高于B组(均P<0.001)。A组首次ICP达标时间小于B组(P<0.05),B组的ONSD波动幅度显著小于A组(P<0.001);B组用药1 h MAP的波动值小于A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1和T3的ICP与ONS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3%高渗盐水连续输注和临时推注均能有效降低ICP,临时推注起效更快,连续输注对ICP和MAP的波动更小;T1和T3的ONSD值与ICP有较好的相关性,ONSD可作为颅内高压的一种监测手段。
- 项美姣廖蕾蕾杜龙玉
- 关键词:高渗盐水颅内压
- DC-CIK不同输注方式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输注DC-CIK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间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DC-CIK治疗的69例中晚期P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C-CIK治疗时采用的输注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肝动脉灌注(HAI)组(n=29)和静脉输注(Ⅳ)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和CD4^(+)/CD8^(+)T细胞比值),以及细胞因子(IL-2、IL-6、IFN-γ和TNF-α)、甲胎蛋白(AFP)的变化、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9例PLC患者经DC-CIK治疗后,HAI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0%,疾病控制率(DCR)为75.8%;Ⅳ组患者的ORR为0%,DCR为7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L-2、IL-6、IFN-γ和TNF-α的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HAI组患者平均OS为48.17个月,Ⅳ组OS为39.65个月,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体DC-CIK HAI治疗PLC安全有效,较Ⅳ治疗有提升临床获益的趋势,值得临床借鉴。
- 吴文清江龙委贾绍昌胡建华柯传庆张浩利付慧英熊勰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树突状细胞肝动脉灌注静脉输注
- 3种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于胆道疾病术后患儿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3种肠内营养(EN)输注方式对于儿童胆道疾病术后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该院因胆道疾病进行手术的5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一般推注组、输液泵组和等差递增推注组,每组18例。术后评估病情,允许开放EN支持时,即按照3种不同输注方式进行EN,其中等差递增组以等差级数增加,比较3组EN支持的耐受人数、EN达目标量时间、脱管时间,并观察术后EN前、EN 7 d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红蛋白(Hb)、血清转铁蛋白(SF)、血浆清蛋白(PA)水平。结果与一般推注组比较,等差递增推注组和输液泵组耐受人数比例更高(94.4%vs.100.0%vs.83.3%),EN达目标量时间[(4.0±1.3)d vs.(3.9±1.3)d vs.(5.9±1.4)d]、脱管时间[(5.9±1.8)d vs.(5.8±1.7)d vs.(8.4±2.1)d]更短(P<0.05);3组体重、TSF、Hb、SF、PA变化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差递增推注和输注泵输注能提高患儿耐受性、改善营养状况、缩短治疗和脱管时间,其中等差递增方法使用更为方便。
- 陶美霞张建红王宏星
- 关键词:肠内营养输注泵胆道疾病
- 不同输注方式的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探索
- 2024年
- 研究不同输注方式的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寻找对患者更有利的治疗方式。方法 根据恩度的输注方法,将收集的就诊于衡水市人民医院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应用恩度持续静脉泵入联合化疗,对照组应用恩度静脉滴注结合化疗。对比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一线和二线治疗中,观察组的疾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恩度静脉泵入的输注方式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而且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产生。
- 吕景慧周风举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输注方式化疗
- 肠内营养液输注方式对危重高血糖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影响
- 2024年
- 探究分析肠内营养液输注方式对危重高血糖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3年04月在我院ICU内接受治疗的60例危重高血糖患者,均对其行肠内营养输注,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分次输注,观察组实施持续输注,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血糖数据。结果:输注后第1、2、3天,两组患者的血糖高值、低值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3天内每天的血糖波动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肠内营养液输注方式对危重高血糖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推荐使用持续输注方式,减少操作次数,保障护理安全。
- 陈樱飞
- 关键词:肠内营养输注方式血糖水平
- 呋塞米不同输注方式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呋塞米不同输注方式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21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患者行静脉注射呋塞米并作为A组,另105例行输液泵连续输注并作为B组,分析组间疗效;另按照是否出现预后不佳分为预后不佳组(43例)与预后良好组(167例)。对两组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相较于A组(65.71%),B组的总有效率(82.86%)处于更高水平;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出现预后不佳情况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心功能分级为Ⅳ级、下肢水肿、LVEF低、NT-proBNP水平高(OR=1.093、1.080、1.096、2.351、1.084,P<0.05)结论以输液泵连续输注呋塞米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更为显著,另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心功能分级为Ⅳ级、下肢水肿、LVEF低、NT-proBNP水平高,临床可据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病情,进而促进预后恢复。
- 彭照飞宗鸽
- 关键词:呋塞米急性心力衰竭
- 一种改良的维生素K1静脉输注方式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探讨
- 2024年
- 维生素K1为脂溶性维生素,是体内谷氨酸残基γ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抗凝蛋白C和抗凝蛋白S谷氨酸残基γ羧化作用,使其前体物质羧化后转变成凝血酶原及相应因子,维生素K1缺乏可引起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1]。临床常用于低凝血酶原血症。
- 张丽王哲
- 关键词:静脉输注低凝血酶原血症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1凝血酶原
- 重症监护室采用美罗培南不同静脉输注方式治疗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 2024年
- 进行重症监护室采用美罗培南不同静脉输注方式治疗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研究,以为脓毒血症患者应用美罗培南的有效治疗提供更科学有效指导,改善医疗价值。方法 获得伦理委员会严格按照研究标准筛选的2021.1-2023.12期间重症监护室治疗的80例脓毒血症患者入选研究,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静脉输液美罗培南治疗,观察组也是应用该药物治疗,但选择静脉微量泵入形式,比较治疗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NF-α、IL-8、CRP、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用美罗培南静脉微量泵注的方法对脓毒血症患者细菌清除率、治疗效果以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更加有效,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美罗培南的药用价值,促进更好的杀菌。
- 杜静杨晓甜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美罗培南静脉输注脓毒血症
- 两种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危重症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观察两种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危重症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于2022.1-2022.12期间对我院收治的30例需给予肠内营养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组(n=15,采用持续营养泵入方法),研究组(n=15,采用间歇重力滴注方法),统计组间营养支持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P<0.05,数据有差异;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差异。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采用间歇重力滴注方法行肠内营养输注,可缩短患者ICU留住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 阎瑾陈小兰
- 关键词:拔管时间
- 间充质干细胞不同输注方式对肾纤维化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
- 王易予
相关作者
- 卢桂芳

- 作品数:57被引量:27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有核细胞 肾移植术后 血糖 机械通气
- 曾勉

- 作品数:153被引量:72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诱导痰 脓毒症 GHRELIN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肖宇博

- 作品数:12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输注方式 抗菌药物 药学监护 抗感染治疗
- 关开泮

- 作品数:51被引量:21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肺心病 机械通气患者 有核细胞 SARS 血糖
- 李荣凌

- 作品数:108被引量:289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用药分析 溶出度 药物动力学 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