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67篇“ 辩证统一“的相关文章
-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辩证统一关系
- 2024年
- 习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乘势而上,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军队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是指引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新航标。
- 秦晓光陈晓伟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辩证统一关系国防建设历史方位
- 从“两山”理论中探求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以“两山”理论为核心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发展与安全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此,在“两山”理论的框架下,对发展和安全辩证关系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对探求发展和安全辩证关系的价值旨归进行剖析,最终探索出在“两山”理论指导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主要路径。归根结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 刘福强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辩证统一
- 在源与流的辩证统一中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 2024年
- 红色基因不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2013年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原兰州军区视察时,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以科学的历史思维和深厚的红色情怀首次提出“红色基因”这一概念。
- 任敏苏志加
- 关键词:生命密码辩证统一
- 中国式现代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结合战略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来把握主动、赢得未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团结奋斗的历史价值和世界意义,还抓住了继承和创新这两个关键环节,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开拓创新,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民族传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好发挥凝心聚力作用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强优秀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才能大力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 马健永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辩证统一经济快速发展优秀民族文化
- 共同性与特色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意蕴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全面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整体性和优越性。近代以来,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发展和历史性跨越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具体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时,应该准确把握其总体意蕴。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解中国特色的基本条件是充分认识世界现代化的完整样貌、复杂理论和丰富实践,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经验和发展性优势。在厘清共同特征与共有典范差别的基础上,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置于现代化实践的广阔空间和历史意义中,从方位、力量、优势、策略等四个主要维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实现整体变革的关键所在,以此破解西方现代化的迷思和障碍,最终阐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 亓光李琦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辩证统一
- 民族国家与人民国家在中国国家范式中的接力生长与辩证统一
- 2024年
- 目前对中国国家范式问题的解释虽呈现多元面貌,但大多基于一元视角。从复合视角出发,可以发现中国国家范式实现了民族国家与人民国家的辩证统一。民族国家与人民国家在中国国家范式中呈现出接力生长的历史逻辑。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起点,到辛亥革命胜利,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民族国家逐步勾勒出中国国家范式之“形”。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始,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国家不断内嵌为中国国家范式之“神”。在中国国家范式中,民族国家反映了人民国家的价值取向与权力结构,人民国家形塑了民族国家的主权地位和国族认同。因此,中国国家范式既非族群国家或霸权国家,也超越了个人国家或全民国家。它不仅在文明发展历史上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守正创新,也在内政外交格局方面保障人民利益、推动文明互鉴。
- 陈正辉
- 关键词:民族国家辩证统一
- 实事求是与真理探索的辩证统一
- 2024年
- 对真理的把握践行,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识。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发现和坚持真理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思想路线、认识方法,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思想方法、理论体系,进而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和实践。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探索真理的历史。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认识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认知的过程、探索真理的过程。唯有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本质、揭示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探寻客观真理。中国共产党将实事求是与真理探索辩证统一于伟大实践,走过了百余年光辉历程。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弘扬伟大的实事求是精神。
- 贾立政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真理
- “文”与“质”辩证统一的化学美
- 2024年
- 化学美育既是理论命题也是实践关注的话题。基于相关研究及理性思考,构建了化学美的理论内涵,即化学用语形式的简洁与内涵的丰富、化学理论的有序与物质世界的复杂、物质微观结构的规则与宏观性质的多样、化学原理的普适与实验现象的多彩、科学精神的求真与人文情怀的趋善。实践中要努力追求这五个方面的辩证融通,师生共促、教学相长,同臻化学教学的艺术境地。
- 吴晗清刘洋穆铭
- 关键词:化学美化学教学
- 中国式现代化:活力与秩序的辩证统一
- 2024年
- 活力与秩序是现代化的两个关键要素,二者既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活力以自主探索开拓创新为建构取向,秩序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内核;活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中国式现代化较好地协调了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人民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改革创新活力全面激发、精神文化活力持续焕发,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劲动力;经济发展安全有序、民主政治稳定有序、精神文化健康有序、社会治理和谐有序、生态环境优美有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好地把握活力与秩序的辩证统一关系,保持活力与秩序的动态平衡,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 董慧杜晓依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秩序
- 黑格尔认识论的美学范畴:艺术与逻辑辩证统一
- 2024年
- 黑格尔(G.W.F.Hegel)作为德国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的哲学尤其强调整体性和客观理性,追求一种事物的普遍真理。黑格尔的思想对于后来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主义有着巨大的影响。文章从黑格尔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美学中艺术与逻辑、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 蒋凝
- 关键词:美学逻辑学真理
相关作者
- 李抒望

- 作品数:1,151被引量:40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共临沂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 领导干部 科学发展观 党的建设
- 梁柱

- 作品数:289被引量:69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毛泽东 邓小平 社会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
- 韩振峰

- 作品数:466被引量:78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方世南

- 作品数:329被引量:1,641H指数:2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 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
- 徐文兵

- 作品数:50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均值不等式 不等式问题 试题解析 数学试题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