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篇“ 达纳康“的相关文章
- 达纳康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上由于年龄、经济状况,开颅术创伤大,易于引起多系统脏器的合并症,严重影响预后。锥颅碎吸引流术成为了一种治疗脑出血简单、创伤微小、操作方便的方法。我院神经内科适时锥颅碎吸引流术、常规治疗降颅压、止血、营养脑细胞、清除自由基等加适时适度扩血管药物治疗,既缓解了颅内压力,减轻了血肿周围明暗带水肿、缩短了脑细胞损伤持续时间,又加速了功能恢复,为达到生活自理和一定程度的劳动能力创造了条件。
- 王萍苗娟妮党兴全
- 关键词:达纳康高血压脑出血
- 达纳康对类老年痴呆大鼠脑组织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和IL-1β、IL-6及APP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达纳康(EGb761)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所致类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神经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杏仁核注射Aβ25—35造成类A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莫里斯(Morris)水迷宫空间记忆能力,并分别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研究类AD大鼠神经元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APPmRNA表达;观察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的变化以及EGb761的影响。结果类AD模型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出现空间记忆能力下降,皮层、海马APPmRNA的表达上调;海马、皮层GFAP阳性胶质细胞和IL-6mRNA以及海马IL-1βmRNA表达增高。EGb761能够提高模型大鼠定向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皮层GFAP阳性胶质细胞表达,降低海马部位APPmRNA的表达。结论EGb761能显著改善AB诱导的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降低海马APPmRNA表达,减轻神经细胞的炎症和免疫联级反应。提示有效控制AD患者脑内AB免疫联级反应是EGb761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 杨戈林水淼赵伟康徐品初周如倩郁志华
- 关键词:达纳康Β-淀粉样蛋白白细胞介素-1
- 达纳康治疗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汪晓凯董明敏李秋芳
- 关键词: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达纳康血液循环障碍耳鼻咽喉科突发性聋多发病
- 达纳康片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
- 2005年
- 王国珍
-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达纳康
- 达纳康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 2004年
- 目的 评价达纳康(Egb761)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0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病人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达纳康,每次80 mg,每日3次,而对照组服用丹参片,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3个月,并应用MMSE和ADL量表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MMSE评分增加较对照组多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ADL评分减少较对照组多0.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纳康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安全有效。
- 刘汉兴章军建黄朝云杨四清
- 关键词:达纳康药物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疗效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
- 达纳康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脾淋巴细胞,肠组织和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达纳康对其的影响,探讨达纳康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三硝基苯磺酸+生理盐水组、三硝基苯磺酸+达纳康组四组观察肠道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采用ELISA法测定脾细胞、大肠黏膜及血清中的白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结果:与三硝基苯磺酸组比较三硝基苯磺酸+达纳康损伤指数明显下降(2.83±0.94vs5.33±1.50,P<0.01,1.92±0.67vs4.33±0.98,P<0.01).IFN-γ,浓度明显下降.脾细胞:60±21.5vs125.6±14.6,P<0.01大肠黏膜:202.8±49.6vs431.8±57.6,P<0.01血清:8.6±1.4vs13.5±1.7,P<0.01.与模型组比较TNBS组+EGb组IL-4浓度明显升高(脾细胞:11.2±1.3vs6.05±1.5,P<0.01大肠黏膜:10.2±1.9vs6.9±1.4,P<0.0l血清:7.9±1.8vs4.2±1.1,P<0.01).血清IL-12浓度明显下降(8.2±2.2vs25.8±4.8,P<0.01)血清IL-12/IL-4比值下降(1.13±0.49vs6.4±1.8,P<0.01).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脾细胞:5.2±2.0vs21.9±4.9,P<0.01,大肠黏膜:20.9±7.97vs65.9±18,P<0.01;血清:1.1±0.3vs3.4±0.8,P<0.01).结论:TNBS诱导的大鼠UC模型是Thl(IL-12)亚型为主的免疫应答反应,EGb通过抑制IL-12,IFN-γ生成,恢复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 周燕红于皆平何小飞余细球
- 关键词:达纳康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血清大肠黏膜
- 达纳康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观察
- 该实验以突触的超微结构、SOD、MDA、GFAP为指标观察达纳康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旨在为达纳康用于防治老年相关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选健康Wistar大鼠8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4组,每组2...
- 李彩霞
- 关键词:慢性脑缺血达纳康丙二醛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文献传递
- 达纳康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03年
- 达纳康为银杏叶提取物制剂 ,能显著改善缺血组织的血液循环 ,增加血流量 ;能降低血粘度 ,减少血栓形成 ;能改善缺血组织的细胞能量代谢 ;能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有缺血状态下的神经保护特性。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痴呆。
- 任建芳周斌杨永勤
- 关键词:达纳康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痴呆偏头痛
- 达纳康治疗血管性痴呆及其对脑脊液β-AP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达纳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 β -淀粉样蛋白的影响。方法 :临床效果评价采用MMSE和ADL评分 ,脑脊液 β -淀粉样蛋白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达纳康治疗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达纳康治疗组治疗后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含量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达纳康可能通过减少脑组织中 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而达到治疗痴呆的作用。
- 侯德仁资晓宏
- 关键词:达纳康血管性痴呆Β-淀粉样蛋白脑脊液
- 达纳康对新生儿窒息时红细胞免疫和过氧化物岐化酶的影响
- 2003年
- 【目的】 了解达纳康对新生儿窒息时机体红细胞免疫和过氧化物岐化酶 (SOD)的影响 ,寻找减轻新生儿窒息时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方法】 把 3 0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在窒息后第 1个 2 4h内抽第 1次血 ,治疗组患儿于第 1次抽血后即口服达纳康片剂 15mg/ (kg .d) ,分 2次 ,疗程 1周。对照组不给达纳康 ,其余治疗基本相同。 1周后 ,两组患儿均抽第 2次血。以E C3 bRR和E ICR作为评价红细胞免疫活性的指标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SOD活性。 【结果】 窒息新生儿生后第 1天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E C3 bRR、E ICR和SOD均无差异。 1周后 ,治疗组E C3 bRR为 (19.2 0± 4.2 1) % ,SOD为 (165 8.61± 3 62 .3 1) μg/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4 .87±4.99) % ,(13 2 4.83± 42 1.5 5 ) μg/L(P <0 .0 5 ) ;而治疗组E ICR为 (11.5 3± 4.18) %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15 .40± 3 .0 2 ) %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达纳康清除自由基 ,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堆积。新生儿窒息时 。
- 吴晓宇于西萍王玲陶秦渝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红细胞免疫SOD达纳康
相关作者
- 杨戈

- 作品数:108被引量:45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老龄大鼠 调心方有效部位 大肠杆菌肺炎 血瘀证 达纳康
- 林水淼

- 作品数:155被引量:82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调心方 阿尔茨海默病 补肾方 调心方有效部位 中医药疗法
- 周如倩

- 作品数:37被引量:34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补肾方 调心方 阿尔茨海默病 多奈哌齐 ALZHEIMER病
- 郁志华

- 作品数:104被引量:43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调心方 补肾方 老年性痴呆 学习记忆能力
- 金红姝

- 作品数:21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达纳康 直流电刺激 调心方有效部位 AD大鼠 脑组织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