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25篇“ 运动训练专业“的相关文章
- 体育产业大发展背景下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建设研究
- 2025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提升,体育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建设显得愈发重要。该文研究了体育产业大发展背景下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建设状况,提出了以下路径:优化人才供给模式、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人才流动与共享,以及改革评价与激励机制,旨在提升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建设水平,以契合体育产业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段正虎
- 关键词:体育产业运动训练专业
-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
- 2025年
-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是运动训练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然而,目前高校推动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中却存在着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念认知不足、“三位一体”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协同育人合力匮乏、专业课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不够、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推进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明确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加强协同育人、发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完善专业课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 田义成薛强
- 关键词:运动训练专业
- 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中职体育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为例
- 2025年
- 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与兴趣是普遍现象,尤其是行业类中职学校,学生有相对专业性强、文化课基础差、自制力弱等特点,文化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本文以体育类中职学校为切入点,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通过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及其选择体育类中职学校的初衷,分析学生在文化学习中存在的困惑,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营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帮助,以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知识。
- 董志
- 关键词:中职学生体育类课堂教学实践
- 运动智能评价下体育院校篮球运动训练专业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篮球运动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生是篮球运动推广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对该群体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看,运动智能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部分,但是运动智能在篮球专项领域却鲜有提及,时常被忽略。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生运动智能评价指标体系,验证了运动智能对运动训练篮球专修生专项能力的影响,并从运动智能指标评价体系中发掘专项存在的问题,促进篮球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生的全面发展。
- 方飞
- 关键词:运动训练专业指标评价体系
- 体育强国背景下女排精神融入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研究
- 2024年
- 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不仅需要关注技术和体能的提升,还应当注重运动员精神品质的培养。而女排精神作为我国体育界的宝贵财富,其蕴含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顽强拼搏和艰苦奋斗等品质,正是新时代运动员所应具备的精神风貌。因此,该文基于体育强国背景,深入阐析女排精神的内涵,并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维度,探讨将女排精神有效融入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中的具体策略,旨在全面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持续推动体育事业更高水平的发展,进而更有力地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培养新时代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吕丹刘宇
- 关键词:体育强国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
- 我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元素挖掘与教学设计被引量:4
- 2024年
- 课程思政建设的元素挖掘与教学设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影响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实际效果。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滞因进行审视与分析。研究得出,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为协同机制、中华体育精神为价值引领是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支持;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的价值塑造,团结协作、奉献担当的精神内涵,礼仪规范、遵纪守法的品德修养,追求卓越、拼搏进取的体育本质是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元素挖掘的根本遵循。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元素内容构成具有多元化、实效性、专业性特点,提出了确保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突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项群化特点、规范课程思政教学文件、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反馈机制的教学设计。
- 鲍巨彬
- 关键词: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设计
- 运动训练专业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困境及对策
- 2024年
- 通过对运动生理学课程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特点的分析,指出了现今运动训练专业的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主要问题是学时不足导致教学内容不连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师资队伍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学环境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等。提出了构建资源共享的网络课程、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双师”或“多师”的授课模式,并且完善教学相关硬件设备。以期更好地完成运动生理学的知识传授,使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并学以致用。
- 于滢王秋海
-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方法
- 民族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体能现状研究——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
- 2024年
-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民族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体能现状,为民族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供资料与参考。方法:选取西藏民族大学在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专业共计46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中体同方CSTF型测试仪进行体质测试,同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卡方检验,分析比较不同组别学生的体质指标间差异。结果:2019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肺活量、坐位体前屈、1000米和引体向上水平较好,本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和引体向上的能力高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这些项目的能力;从2019年到2021年三年间,2019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肺活量、坐位体前屈、1000米以及引体向上的水平不断提高。结论:西藏民族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肺活量、柔韧性和上肢力量素质较好,耐力较差,但经过三年课程训练后,提高了学生们的心肺、耐力、柔韧和上肢肌肉力量。
- 武晋磊薛强吴鹏曦
-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上肢力量体质测试课程训练体质指标
- 思政教育与高职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融合探索——以体能训练课程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运用文献资料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关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及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通过挖掘和提炼爱国情怀与拼搏精神、创新与实践能力、纪律性与规范性、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职业操守与工匠精神、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健康习惯这6组符合高职运动训练专业体能训练课程特征的思政融合元素,提出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使思政教育在体能训练课程中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通过课前导入、课中深化和课后实践巩固的路径设计,确保思政元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 张军赵景艳黄晶
- 关键词:职业教育运动训练专业
- 足球运动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差异化对比分析探究
- 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高校新设足球运动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在二者促进发展的可行性。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研究方法,揭示了两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足球运动...
- 郎雅倩张宝峰
相关作者
- 王健

- 作品数:757被引量:6,596H指数:38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学校体育 体育 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 体育教育
- 刘宏骞

- 作品数:23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运动解剖学 运动训练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物化学
- 赵金良

- 作品数:21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运动训练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物化学
- 张守元

- 作品数:21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运动训练专业 田径 田径专项 田径运动员 服用
- 鲁长芬

- 作品数:80被引量:1,12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体育 学校体育 体育学科 青少年 运动训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