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篇“ 近震震级“的相关文章
福建地区震震偏差研究
2025年
基于福建数字地震台网编目资料,选取2010—2023年发生在福建地区的3720次地震,研究福建地区震震M_(L)偏差,采用震残差法获得适用于福建地区的量规函数R_(3)(Δ)、台站校正值S_(j)和介质传播方向校正值S_(θ),以提高震震精度。结果表明,校正后的震偏差标准差从0.29降至0.19;为提高预警震的准确性,应用首台震测定,震偏差标准差从0.31降至0.25。由此可见,新修订的量规函数、台站校正值和介质传播方向校正值在福建地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郭阳李军金星林彬华蔡辉腾
关键词:震级偏差量规函数
陕西地区震震与介质衰减、场地响应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利用陕西测震台网51个台站2012—2019年所记录的91个地震,基于遗传算法和互相衔接的三段几何衰减模型,采用Athinson方法计算得到陕西地区介质品质因子Q值与频率f的关系为Q(f)=698.4f^(0.2828)。考虑到陕西地区介质横向不均匀性强烈及天然地震分布特征,反演了秦巴山区和关中盆地的介质品质因子,分别为Q1(f)=665.5f^(0.2671)和Q2(f)=756.2f^(0.3443)。采用Moya方法反演陕西测震台网46个固定台站的场地响应。TOCH台在1—6 Hz,HUAX台在3—20 Hz,GST台在7—20 Hz,FXI台在2—20 Hz,LNA台在3—10 Hz,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放大作用。根据波形数据和观测报告,计算出2002—2019年陕西测震台网所记录到的2309次ML≥2.0震单台震测定值与台网平均震的差,得到震偏差的分布图像。结果显示:关中盆地单台震普遍偏大,这与盆地表层松软沉积层对入射波的放大作用有关。秦巴山区单台震普遍偏小,与秦巴山区相对低Q0值、地震射线途经该区域时能量大幅度衰减有关。HUAX台、LNA台、TOCH台、GST台、FXI台、FUPI台的震偏差是一个较大的正值,这与台基对震的放大作用一致。由统计结果可知,区域地震振幅衰减受上地壳构造、非弹性衰减及场地响应共同影响,其中,场地响应增益的影响最大。
张媛媛邱玉荣赵韬杨宜海苏丽娜
关键词:Q值震级偏差
新疆地区震震与面波震经验关系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2010~2018年M_(S)≥3.5的500个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重新量取计算震震M_L和面波震M_(S),并对新疆地区分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区域震震与面波震之间的关系,为定量研究地震震奠定基础。同时,将新疆台网和中国地震台网都存在的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疆台网和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M_L震差值主要分布在-0.2~0.1,M_(S)震差值主要分布在-0.4~0.2。
金花闫新义任林曹昌军
关键词:面波震级近震震级震级测定
加速度记录测定震震在江苏地区的计算研究
2021年
基于江苏强震台网和江苏测震台网的地震记录,采用时间域内实时仿真WA记录方法,对2007~2018年记录到的M2.3以上地震进行震震测定。为了定量分析基于加速度测定震震的可靠性,首先采用国标规定的新震测定方法和量规函数测定了基于加速度记录的震,并将结果与江苏测震台网基于速度记录测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线性拟合关系式:M_(L)(ACC)=0.987 M_(L)+1.371;另外计算了15324组基于加速度测定的震与人工编目震之间的绝对偏差,结果显示,偏差在±0.5以内的结果占87%;通过4阶多项式拟合后发现,在小于200 km范围内测定的震略低于人工编目的结果,震中距超过200 km后无系统偏差。总体而言,两者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表明利用加速度记录仿真WA位移记录来计算震震是可行的,得到的结果也是可靠的。
詹小艳徐顺强章东王凯
关键词:加速度记录近震震级仿真量规函数
山西地区震震偏差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震相数据,计算出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98次M L≥3.0震单台震与台网平均震的偏差,绘制各次地震的单台震偏差横向分布图,进而对震偏差较大的台站进行分析、校正。该研究结果可为震后趋势判定及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梁向军刘林飞张玲孟小琴
关键词:震级偏差
分区量规函数在河北地震台网震震测定的适用性被引量:3
2018年
选取河北地震台网2008—2016年记录的1 714个M_L≥0.1地震,采用分区量规函数(新量规函数)重新计算并对比分析M_L震。实际结果表明,采用新旧量规函数计算得到的震震一致性较好,M_L震偏差在±0.1的地震共1 556个,约91.8%,且抽样地震震震均值和标准方差更小。因此,使用分区量规函数,河北地震台网震震测定精度和适用性更好。
贾炯赵英萍王宁常亮李冬圣蔡玲玲
关键词:量规函数震中距震级偏差
基于VFOM的矿山微震震源定位及震震标定被引量:2
2017年
矿山微震事件震源位置和震震是矿震最基本的参数,其准确计算对矿震事件分析与信息挖掘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定位思路的定位方法—虚拟场优化法(virtual field optimization method,VFOM),并给出了以台站计算震偏差最小为目标的震震公式回归方法。将VFOM和震震参数回归方法用于开阳磷矿用沙坝矿区401个微震事件的震源定位和震震公式的重新标定。结果表明,定位结果可靠,重新标定震公式得到的震台站偏差相比于现有公式有明显的减小。此外,采用标定震公式计算的震分布观察到了明显的双峰分布现象,表明用沙坝矿的微震数据可能由两种成因的事件构成。实例表明,不同地区的震震计算公式必须根据实测数据重新标定,否则将可能丢失一些重要的震分布特征。
王泽伟李夕兵尚雪义董陇军刘栋周勇勇
关键词:矿山微震近震震级起算函数
库尔勒国家数字地震台震震偏差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分析库尔勒国家数字地震台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测定的1 403个震事件,与新疆地震台网发布的地震目录事件进行对比,计算二者的震偏差值,并从震、震中距及方位角等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地震震的逐渐增大,震偏差也随着增大;震偏差与震中距之间也存在着一些联系。
李晓东李姗姗周远新张小飞段绍鑫刘青山
关键词:近震震级震级偏差统计分析量规函数
宁夏地区震震短周期量规函数的研究与修正被引量:4
2017年
选取宁夏"十五"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2009年1月—2016年12月的1 782个地震事件、7 345条地震记录资料,通过震残差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计算各台站单台震与台网平均震的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分析震偏差的频次分布,修正M_L量规函数,得到宁夏地区的地方性均匀震量规函数和台基改正量。且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最大地动位移的衰减关系及与之对应的量规函数。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震均方差由原来的0.237 0降低为0.228 9,震修正最大值为0.51。
李青梅吕俊强谢辉
关键词:近震震级
内蒙古地震台网震震与面波震间转换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内蒙古及周边2008~2015年11月116次M_L≥3.8地震资料,重新测定震震M_L、面波震M_S,基于1范数线性回归(SR1和SR2)和2范数正交回归(OR)方法建立M_L与M_S间的转换关系。同时,对每个点采用高斯随机扰动后发现,高斯扰动前后震震与面波震间的转换关系变化不大。结果显示,正交回归方法(OR)得到的曲线,均方根误差最小,为最佳拟合曲线,转换关系式为M_(S,内蒙)=0.96M_L-0.10。郭履灿震转换关系M_S=1.13M_L-1.08与本文得到的转换关系存在明显系统偏差,这可能是由于区域构造特征差异所致。M_(S,内蒙)值明显大于M_(S,经验)值,平均差值为0.23,建议使用重新矫正的M_L与M_S转换关系式,M_(S,经验)与M_(S,内蒙)差值数量分布情况显示,差值为0.2~0.3的地震数量最多。
刘芳赵艳红赵铁锁张晖赵星杨智升李惠娜热

相关作者

刘芳
作品数:170被引量:71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市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重力场变化 M 地震预测 重力场
张晖
作品数:49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量规函数 近震震级 鄂尔多斯块体 函数研究
张帆
作品数:93被引量:214H指数:8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震源机制 震源深度 震源机制解 地震台网
严尊国
作品数:32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震级 近震震级 量规函数 地震前兆
薛军蓉
作品数:25被引量:12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 震级 震源机制解 水库诱发地震 近震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