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56篇“ 还原性谷胱甘肽“的相关文章
- 血必净与还原性谷胱甘肽联治对急诊脓毒血症氧化应激的影响
- 2024年
- 观察急诊脓毒血症患者,采用血必净与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联合用药治疗对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现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作为病例抽样时间,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收入的60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对象展开分组研究,分组法采用奇偶数字法,常规组(n=30),采用血必净治疗,试验组(n=30),于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使用GSH,治疗后,以两组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取得的总有效率相比常规组显示出更高水平(P<0.05);试验组丙二醛(MDA)检测水平相比常规组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检测结果显示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发生率低过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脓毒血症患者,急诊处理方案以血必净与GSH联合用药疗效更佳,可快速调节氧化应激反应,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异。
- 薛飞吴本鹤张赛男
- 关键词:血必净还原性谷胱甘肽急诊脓毒血症氧化应激
- 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中毒性急性肾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中毒性急性肾损伤治疗中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2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毒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Scr)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尿渗透压及Scr恢复正常时间,少尿期及多尿期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NAG、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内生肌酐清除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NAG、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渗透压及Scr恢复正常时间,少尿期及多尿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毒性急性肾损伤治疗中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应用价值高,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刘蕊芝
- 关键词:还原性谷胱甘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内生肌酐清除率
- 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
- 2022年
- 探讨在乙肝肝硬化疾病中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产生的临床价值为何。方法:病例选择时间规定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研究对象确定选择本院乙肝肝硬化患者,共纳入患者例数80,予以硬币抛投法分组,观察组(例数计入40),治疗药物选择①还原性谷胱甘肽,②核苷类似物;对照组(例数计入40),治疗药物选择核苷类似物单一治疗。对比项目有肝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纤维化指标、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率。结果:干预以后,组间的以上5项指标对比以后,示为P<0.05。结论:针对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凸显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减缓肝脏纤维化进程,致力于生存质量提高,经研究结果证实可做临床推广。
- 乔文玉
- 关键词:还原性谷胱甘肽核苷类似物乙肝肝硬化
- 苯酚致HaCat细胞毒性试验及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作用研究
- 2022年
- 研究苯酚染毒后致HaCat细胞的毒性情况及还原性谷胱甘肽对苯酚染毒后HaCat细胞的治疗作用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提高苯酚灼伤所致中毒的诊治水平。方法 1.将HaCa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不同浓度的苯酚染毒组,常规细胞培养,24h后应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损伤率情况,计算IC50值。2.以IC50的苯酚浓度对HaCat细胞造成损伤,然后用不同浓度还原性谷胱甘肽进行干预,常规细胞培养,24小时后用CCK-8法测定损伤率,进行计算及统计分析。结果 1.培养24h后,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损伤率并计算得出IC50的苯酚浓度值为616.6μg/ml;2.空白对照组的HaCat细胞损伤率低于IC50苯酚染毒组和不同浓度还原性谷胱甘肽干预组,不同浓度还原性谷胱甘肽干预组的HaCat细胞损伤率均低于IC50苯酚染毒组,且在一定范围内(还原性谷胱甘肽浓度低于60mg/ml)随着还原性谷胱甘肽各干预组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损伤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还原性谷胱甘肽浓度高于60mg/ml时,损伤率下降不明显,与60mg/ml还原性谷胱甘肽干预组损伤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酚染毒后致HaCat细胞毒性较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还原性谷胱甘肽对苯酚染毒的HaCat细胞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廖欣滕力群李卫
- 关键词:苯酚HACAT细胞细胞毒性还原性谷胱甘肽
- 还原性谷胱甘肽触发从胶束到纤维的重组装用于协同抗癌
- 目前化疗是临床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然而,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具有全身毒性较高、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通过自组装形成的纳米尺寸组装体可以为传统的小分子药物提供载体,其可以增加小分子药物的肿瘤特异性富集,降低其全身毒性并提高治疗效...
- 王静波
- 关键词:还原性谷胱甘肽恶性肿瘤
- 一种基于毛细管内壁点击反应检测血液中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毛细管内壁点击反应检测血液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方法。关键步骤与原理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使毛细管内壁硅烷化,硅烷化后的内壁可润湿性降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VTEO在光引发剂及紫外光照...
- 邓克勤 肖靖 王毫 刘彰
- 文献传递
- 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探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析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5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转肽酶(GG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纤维化指标[肝脏弹性值(FS)]以及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GGT、AST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S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S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和肝脏功能,减缓或控制肝纤维化程度,同时能够加快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范玉梅
- 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复方甘草酸还原型谷胱甘肽
- 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便利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4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单纯用药核苷类似物,以拉夫米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研究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连续用药4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TBIL、ALB、PTA水平,肝纤维化指标LN、HA、PCIII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指标TNF-α、IL-1β、ET水平,肝脏硬度值变化,以及血清学应答情况(HBeAg转阴率与血清学转换率)和终点事件发生率,统计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27.62±8.93)U/L,TBIL(14.05±4.86)μmol/L,ALB(47.92±4.38)g/L,PTA(88.51±10.78)%,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1、3.597、2.766、3.241,P<0.05)。研究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LN(104.29±21.64)μg/mL,HA(104.31±19.64)mg/L,PCIII(99.79±18.45)μ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1、10.891、13.574,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28.36±5.74)pg/mL,IL-1β(6.11±2.07)pg/mL,ET(0.86±0.27)pg/mL,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4、5.275、4.184,P<0.05)。研究组治疗后肝脏硬度值(8.71±3.52)kPa低于对照组,HBeAg转阴率(84.62%)与HBeAg血清转换率(28.8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8,χ^(2)=7.038、4.833,P<0.05)。研究组终点事件发生率(0.00%)与不良反应发生率(5.77%)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9、0.153,P>0.05)。结论在核苷类似物拉夫米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基础上加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以更好地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患者用药耐受良好,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李明雪
-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还原性谷胱甘肽核苷类似物疗效安全性
- 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ICP的临床研究
- 2021年
- 探究针对罹患ICP的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ICP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纳入研究范畴,并依据治疗药物的差异均分为熊去氧胆酸胶囊单药治疗的对照组(n=25),及熊去氧胆酸胶囊+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治疗的观察组(n=25),将两组的肝功能指标、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瘙痒、黄疸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相较对照组均明显大幅缩短(p<0.05),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治疗ICP患者,其肝功能指标、临床症状等均改善效果显著,住院时间亦大度缩短,加速促进其康复进程,值得积极采纳并予以大力推广。
- 李珍珍
- 关键词:ICP熊去氧胆酸胶囊还原性谷胱甘肽肝功能
- 还原性谷胱甘肽与异甘草酸镁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还原性谷胱甘肽与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比较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ALT(57.79±14.91)U/L、AST(53.26±11.72)U/L、TBil(26.59±4.97)μ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79.05±17.06)U/L、(72.49±18.84)U/L、(42.67±6.1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6、3.876、9.086,P=0.000);观察组CD4^(+)、CD4^(+)/CD8^(+)值分别为(39.72±6.73)%、(1.49±0.37),高于对照组的(35.42±6.48)%、(1.20±0.36),CD8^(+)值为(26.57±3.67)%,低于对照组的(29.4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8、2.512、2.635,P=0.047、0.016、0.0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0,P=0.548)。结论还原性谷胱甘肽与异甘草酸镁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提升机体免疫,控制不良反应情况,利于患者接受。
- 杨琴
- 关键词:慢性乙肝还原性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肝功能
相关作者
- 涂秋芬

- 作品数:72被引量:3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一氧化氮 催化 血管支架 抗凝血 内皮细胞
- 黄楠

- 作品数:634被引量:1,158H指数:18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血液相容性 表面改性 血管支架 生物材料 钛
- 李龙

- 作品数:36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一氧化氮 无砟轨道 催化 钢桁梁斜拉桥 脱空
- 王进

- 作品数:190被引量:2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血液相容性 表面改性 血管支架 肝素 等离子体聚合
- 杨莹

- 作品数:19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一氧化氮 催化 多酚 硒化合物 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