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6篇“ 进化模式“的相关文章
- 转录因子在植物中的进化模式分析及调控番茄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重要因子挖掘
- 转录因子在生物体中参与复杂的转录调控过程,深入研究转录因子的进化规律对于理解转录因子的生物功能和植物进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收集了分布在18个植物类群的530个物种高质量基因组和263个叶片组织转录组数据,鉴定了上述...
- 刘志强
- 关键词:转录因子进化模式番茄挥发性风味物质调控通路
- 胡麻P5CS基因家族进化模式分析及LusP5CS1基因耐旱能力验证被引量:1
- 2024年
- 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是植物中由P5CS基因编码的一种与干旱胁迫响应紧密联系的关键酶,它主要负责调节脯氨酸的生物合成。研究胡麻P5CS基因家族进化模式对进一步探索其在胡麻耐旱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拟南芥的2个P5CS基因作为查询序列,从胡麻、油菜、大豆、花生、向日葵、水稻、小麦等主要粮油作物的基因组中筛选获得P5CS基因家族成员。并通过分析不同作物P5CS基因受选择压力的大小、位点及功能分化潜力等阐明其进化模式,并在拟南芥中对其进行功能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作物的同源基因相比,胡麻P5CS基因家族成员在基因结构和进化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受正向选择的胡麻LusP5CS1基因可以显著增加转基因拟南芥脯氨酸的积累并增强其耐旱性;在非干旱胁迫下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也表现出明显的适合度优势。本研究为胡麻耐旱分子机制和抗旱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 王玲张艳萍齐燕妮汪磊李玉骁谭美莲汪魏
- 关键词:胡麻系统发育分析基因复制
- 大豆属长链非编码RNA的鉴定和进化模式分析及在开发耐盐分子标记中的应用
-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油料兼用作物,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的需求,急需加快培育高产、抗逆的大豆品种。但大豆作为古四倍体演变而来的二倍体作物,其功能基因往往存在多个拷贝,并且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和额外的微调控制。因此我...
- 高倩倩
- 关键词:大豆长链非编码RNA分子标记转录组测序耐盐性状品种选育
- 基因组序列进化模式的演变及进化机制与核苷酸突变的关系
- 揭示基因组序列的进化机制是生物学的热点问题。基于基因组序列中16种XY子集8-mer频谱分布,前期研究发现15种非CG类子集8-mer频谱在灵长类动物中是多峰分布,在非脊椎动物中是单峰分布。但从单峰到多峰的转变以及所涉及...
- 张蒙川
- 肾细胞癌进化模式与预后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肾癌的发生发展是在特定的肿瘤微环境压力下携带体细胞变异和(或)表观遗传修饰的优势亚克隆自然选择和进化的结果,体现了“变异-选择-适应”的进化过程。体细胞变异、表观遗传修饰和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肾癌不同进化模式及差别迥异的预后结局。本文回顾了肾癌进化模式对其进展及预后的影响,综述了表观遗传修饰及肿瘤微环境中监测预后关键循环标志物的最新进展,对深入阐明肾癌恶性进展机制,挖掘有效预测预后结局的标志物具有深层次的科学意义。
- 胡明刘岩周雄曹广文谭晓㛃
- 关键词:肾细胞癌进化体细胞变异表观遗传微环境预后标志物
- 变温脊椎动物的蛙病毒感染:整合分析疾病的生态与进化模式
- 亚洲已确认为新发传染病的中心地区,其中传染病与宿主和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蛙病毒(ranaviruses)为感染变温脊椎动物的病原体,病株特性、宿主、环境因素决定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蛙病毒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 H M Jayampathi Chandima Bandara Herath(海拉德)
- 关键词:季节性生物安全
- 基于鸟类的飞行能力和气候分布探讨线粒体-核基因的共进化模式
- 普琪婷
- 无尾两栖类脑大小的进化模式及其生态适应性
- 无尾两栖类是分布最为广泛的两栖动物,拥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特征。因此,无尾两栖类常被用于研究进化生物学的基础科学问题,例如脑大小的进化。脑是有机体生命机能的主要调节器,在有机体及其环境之间的联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脑区域...
- 蒋莹
- 关键词:无尾两栖类
- 功能保守的HAIKU2及差异进化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共同作用调控四个物种胚乳发育进化模式
- 被子植物的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胚乳增殖速率在发育中后期呈现巨大差异。禾本科及一些双子叶植物的胚乳占据了成熟种子的绝大部分体积;而其他一些双子叶植物如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胚乳发育...
- 吴迪
- 关键词:禾本科MEDEA
- 三种进化模式: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2022年
- 中国早期国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对其展开研究,有利于延长中华文明的生命线,进一步打破“中华民族出于一元”的学术桎梏。纵观学界已有研究成果,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泛,应从“模式分析”的角度入手,对其进行全面把握。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三种进化模式:一元文化圈一体进化模式、多元文化圈多体进化模式、多元文化圈一体进化模式。与此同时,关于中国早期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尚有一些值得反思与挖掘之处。一是应综合、全面地看待多元文化圈的多体进化与一体进化,避免以单一纯粹的模式视角进行分析;二是要注重生产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起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区域间文化交流的判定,应结合多元文化要素作为参考依据,即特殊器形、器具组合、生产方法、造型样式和生产理念五大文化要素。
- 冉博文吴灿
- 关键词:中国早期国家进化模式
相关作者
- 檀润华

- 作品数:497被引量:2,430H指数:29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TRIZ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概念设计 产品设计 超声波
- 贺毅朝

- 作品数:56被引量:4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 研究主题:遗传算法 背包问题 差分演化 差分演化算法 SAT问题
- 张燕

- 作品数:73被引量:38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过饱和 群落结构 浮游植物 长江上游 鱼类
- 张树有

- 作品数:678被引量:2,114H指数:2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CAD 产品设计 芯棒 打印装置 管件
- 杜红毅

-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进化模式 生殖隔离 细胞蛋白质 籼粳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