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4 篇“ 迟熟中粳 “的相关文章
盐城市优质迟 熟 中 粳 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简报 2025年 为探明迟 熟 中 粳 新品种在江苏省盐城市的种植表现,并筛选出适宜在盐城市推广种植的优质迟 熟 中 粳 新品种,特于2022年、2023年在水稻机插秧模式下,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盐粳 22号’‘泰香粳 1402’在两年试验中 全生育期稳定、抗逆性强,表现为高产稳产,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金香玉1号’‘香缘99’的全生育期在两年试验中 存在一定差异,但是这2个品种的抗逆性强,产量较高,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胡毓关键词:迟熟中粳 机插秧 氮肥减施模式对不同穗型迟 熟 中 粳 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阐明氮肥减施关键时期和适宜减施量对不同穗型迟 熟 中 粳 水稻的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品种(丰粳 3227)、中 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小穗型品种(扬辐粳 8号)为材料,设置12种氮肥处理模式,即不施氮(0N)、当地常规施氮(CN,300 kg/hm^(2))、基肥减总氮10%与20%(BN_(10)、BN_(20))、分蘖肥减总氮10%与20%(TN_(10)、TN_(20))、促花肥减总氮10%与20%(SPN_(10)、SPN_(20))、保花肥减总氮10%与20%(SNN_(10)、SNN_(20))和均衡减氮10%与20%(AN_(10)、AN_(20))。【结果】减氮处理下大穗型品种丰粳 3227、中 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小穗型品种扬辐粳 8号产量整体降幅分别为6.17%、7.67%和7.81%,尤以减氮20%降幅最大,其中 ,丰粳 3227、淮稻5号和扬辐粳 8号在SPN_(10)、AN_(10)和SSN_(10)处理下产量降幅分别为0.17%、0.79%和0.23%,与CN相比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在相同减氮模式下,产量降幅最高的为小穗型品种,其次是中 穗型品种,最后则为大穗型品种。减氮降低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但提高了结实率。减氮处理后有效穗数对大穗型品种丰粳 3227的产量促进作用最大,每穗粒数则对中 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小穗型品种扬辐粳 8号产量的贡献最大。减氮处理降低了氮素转运量和穗部氮素积累量,提高了氮素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减氮模式下大穗型品种丰粳 3227、中 穗型品种淮稻5号、小穗型品种扬辐粳 8号分别在SPN_(10)、AN_(10)、SSN_(10)处理下的氮肥利用效率指标总体优于其他处理。【结论】大穗型品种在促花肥适量减氮、小穗型品种在保花肥适量减氮及中 穗型品种均衡减氮处理下达到减氮不减产并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适量减氮能够调节不同穗型水稻群体的生长特性以实现产量稳定,但过量减氮使水稻群体自身的产量调节效应变弱。 张小祥 邵士梅 赵步洪 张耗 季红娟 肖宁 潘存红 李育红 吴云雨 蔡跃 刘建菊 吉春明 张秀琴 刘广青 周长海 黄年生 李爱宏关键词:穗型 氮素吸收利用 不同机械化栽培方式下控释肥配比对迟 熟 中 粳 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2022年 以优质食味粳 稻南粳 9108为材料,纯氮270 kg hm^(-2)施氮条件下,设置了钵苗机插、毯苗机插2种栽培方式,将控释肥与速效氮肥以5∶5的比例混合,其中 控释肥由4种不同释放期(40、80、100、和120 d)肥料按照1∶4的比例混合形成了3种配比方式,分别为40+80、40+100、40+120,同时设置常规分次施肥(CK)为对照,研究不同机械化栽培方式下控释肥配比对迟 熟 中 粳 水稻产量形成以及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肥料处理下,钵苗机插2年产量较毯苗机插分别增加了3.9%和4.9%,其原因是钵苗机插能够提高中 后期的光合物质积累,获得较大的穗型,具有更高的每穗粒数、结实率以及千粒重。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栽培方式下,40+80和40+100控释肥处理2年产量均高于CK,40+100控释肥处理产量最高,2年较CK分别显著增加7.3%和9.2%,其原因在于40+100控释肥处理具有更高的有效穗数和群体颖花量。与40+80和40+120控释肥处理相比,40+100控释肥处理与南粳 9108的养分吸收规律更为匹配,即保证了前期分蘖的发生,又保证了后期稳定的光合物质生产,获得稳定的穗数、穗粒数以及粒重,2年的氮素回收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0.0%~12.5%、24.6%~30.5%、11.4%~18.6%和7.3%~9.1%。综上所述,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具有明显优势,是利于优质粳 稻获得高产的栽培方式,同时40+100控释肥配比能够较好的满足优质粳 稻各个阶段的养分需求,能够获得高产,可作为优质粳 稻高产的简化施肥方案。 付正豪 马中涛 魏海燕 邢志鹏 刘国栋 胡群 张洪程关键词:水稻 氮素利用 木质素缓释肥不同运筹方式对迟 熟 中 粳 水稻产量的影响 2021年 以南粳 9108和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木质素缓释肥不同运筹方式对迟 熟 中 粳 水稻产量的彩响,通过试验确定了木质素缓释肥的适宜用量及运筹方式,结果表明,迟 熟 中 粳 水稻的成穗率,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在施用木质素缓释肥后能显著提高。南粳 9108和淮稻5号在木质素缓释肥用量在350-650 kg/hm^(2)之间,肥料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之间实现了平衡,促成了高产群体,实现高产稳产增收增效。单季晚稻生产上施用木质素缓释肥可降低水稻安全齐穗风险,与养分常规肥料相比,产量可提高13%~17%之间。 伍丹华 陈鹃不同机插方式下控释肥配比对迟 熟 中 粳 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进行,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地力中 等。以迟 熟 中 粳 稻南粳 9108为材料,纯N270kghm-2施氮条件下,设置了钵苗机插、毯苗机插2种种植方式,将控释肥与速效... 付正豪关键词:水稻 稻米品质 控释肥 文献传递 迟 熟 中 粳 水稻品种“常农粳 10号”在南通市的种植表现及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20年 "常农粳 10号"属于迟 熟 中 粳 水稻品种,在江苏省南通市进行试种及示范,表现为生育期适中 ,株型优异,品质良好,产量高。为促进该品种在南通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从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科学进行肥料运筹、精细化进行水浆管理、科学进行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机收等方面,总结了其配套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陆永关键词:栽培技术 江苏省迟 熟 中 粳 新品系稻瘟病抗病基因检测与抗性评价 被引量:4 2018年 通过对江苏省育种单位提供的95份迟 熟 中 粳 新材料进行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与穗颈瘟抗性分析发现,携带Pi-ta基因的材料有59份,携带Pi-b基因的材料有74份,携带Pi-kh基因的材料有85份,同时携带Pi-ta、Pi-b、Pi-kh抗病基因的材料有37份;其中 有1份材料苗瘟抗性等级为5级,其穗颈瘟抗性等级为7级,另外有12份材料的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 5. 00。结果表明,Pi-ta等抗病基因的抗性正在丧失。 朱勇良 范方军 谢裕林 伍应保 乔中英 张建栋关键词:迟熟中粳 稻瘟病 抗性基因 抗性评价 抗性丧失 优质迟 熟 中 粳 镇稻14钵育摆栽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8年 镇稻14号由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育成,属迟 熟 中 粳 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 等,叶色中 绿,后期熟 相好,抗倒性较强。目前已成为镇江市水稻生产上搭配品种。 吴祖斌 王燕萍 姚俐 高金成关键词:粳稻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钵育摆栽 迟熟中粳 丘陵地区 搭配品种 迟 熟 中 粳 宁粳 7号在安徽滁州地区的高产栽培特性和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迟 熟 中 粳 新品种宁粳 7号在安徽滁州地区的栽培特性和技术。[方法]以宁粳 7号为材料,从不同播期试验、机插秧不同播量试验、机插秧不同密度试验、播量和密度交互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宁粳 7号6月份播种,产量降低显著,机插秧播种量75、100 g/盘时产量较高;宁粳 7号机插秧中 播种量100 g/盘,配合移栽株距11 cm时产量最高。[结论]宁粳 7号在安徽滁州地区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5月下旬,机插秧移栽行距固定为30 cm时,适宜播种量为100 g/盘,移栽株距11 cm。 刘淼才 黄明永 卢继武 杜士云关键词:播期 播量 缓控释肥类型及其运筹对迟 熟 中 粳 水稻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试验于2014-2015年在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水稻综合展示基地内进行,前茬小麦,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以大穗型品种甬优2640和穗数型品种南粳 9108为材料,270 kg hm-2纯氮条件下,选用了树脂包衣、硫包衣和脲甲... 李宏亮关键词:缓控释肥料 产量性状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唐红生 作品数:255 被引量:292 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选育 水稻 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制种技术 王爱民 作品数:257 被引量:281 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选育 栽培技术 水稻 杂交水稻 制种技术 孙明法 作品数:342 被引量:573 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选育 水稻 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杂交籼稻 朱国永 作品数:251 被引量:300 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选育 栽培技术 水稻 杂交籼稻 杂交水稻 严国红 作品数:296 被引量:458 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选育 水稻 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