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9篇“ 道德信仰“的相关文章
道德信仰的三种界定方式及其内涵
2024年
目前国内学者对道德信仰主要存在三种界定方式,他们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道德信仰的内涵。“对象式”的界定主要明确了“信仰什么”以及“为什么信仰”的问题。这一方式将终极善及其价值依据固定在特定的对象之中,从而确定了道德信仰的对象是道德终极价值及其实践展开形式。“结构式”的界定主要回应了“谁信仰”以及“信仰何以可能”的问题。这一界定方式通过阐明信仰的主体规定性与主客之间的实践关联性建立了道德信仰的体级结构,并揭示了道德信仰是一个由实践活动在主客之间建构的双向互动机制。“生成式”的界定强调了“信仰何以必要”的问题。这一界定方式从道德形而上的生成和建构中揭示道德信仰的四大特性,并将道德信仰的生成过程视为道德生命的成长过程。基于此,我们可以对道德信仰作出一个更加综合且完善的界定:道德信仰道德主体对道德终极价值及其实践形式的坚信,并在实践关联中塑造道德生命的活动。
田柳
关键词:道德信仰特质
论孟子的道德信仰
2024年
孟子仁义礼智四端之心的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人心的精神性信仰。孟子以天与仁来言心,由此赋予了人心之道德超越性维度。孟子坚信当人做到尽心知性知天,并且存心养性事天的时候,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孟子要人养其气,以坚定心志于仁义礼智。这样的义气,其实就是人之精气神,本质上就是人之道德信仰的力量,孟子由其心学而真正奠基了儒家的道德信仰思想。
胡礼君蒲婧新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公民道德信仰养成机制的三重逻辑探究被引量:2
2024年
现代化内含着时代精神和以科学的制度使全体人民“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政治价值立场,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最要的目标是道德素质的提高。公民道德权利与义务对等性、规范的共识性和道德需要的功利性和超功利性内在统一等特质,使赏善罚恶、赏罚分明的制度机制成为推动公民道德信仰养成的根本动力;同时,制度机制的引入是对公民道德自身评价主体的主观性、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和维持力量的非强制性的有效弥补。以制度机制培育公民道德信仰的主要路径包括:将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融入法治建设,既使法律法规等充分体现道德价值,同时,又能以德入法,以法治力量强化公民道德的权威性;遵循道德信仰生成演进的规律,将公民道德基本内容融入国民教育制度体系;在日常社会治理和工作规章中,把公民道德建设状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将善恶因果律融入治理机制和工作绩效评价;探索文化产品社会效益的量化评价指标,设立志愿服务的“时间银行”。
黄明理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养成机制
青年道德信仰培育困境分析及其路径重构被引量:1
2023年
在青年中开展道德信仰培育,是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道德迷惑、价值观异化导致的道德脱节、网络侵蚀引起的道德冷漠,给培育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与挑战。不断提升青年道德信仰培育质效,通过在教育引导中提升青年道德信仰品质、在实践体验中凝聚青年道德价值认同、在融合创新中增强青年道德信仰培育实效、在合力营造中优化青年道德信仰培育机制等路径重构,努力增强当代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业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支撑。
吴言陈伏兵
关键词:青年道德信仰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大学生道德信仰建设在道德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总体态势积极向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知、情、意、行四个维度表现出来。究其原因,大学生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冲击、网络媒体错误思潮不良影响、高校道德信仰教育实效性不足、家庭道德信仰教育程度不高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此,可以通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营造良好网络空间道德信仰环境、优化学校道德信仰教育形式内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举措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高尚道德信仰
王淑娇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信仰
墨子道德信仰研究
近代以来,“以西释中”成为了墨子研究的主要倾向。一是以功利主义来阐发墨子伦理,将“交相利”作为核心观念。二是以西方基督教来比照墨子的“天鬼”,突出墨子思想中的宗教性。当前关于墨子伦理的研究,也基本上是在功利主义与宗教信仰...
田柳
关键词:道德信仰天志兼爱尚同
康德、道德鸿沟与道德信仰
2022年
本文将基于康德哲学来讨论道德鸿沟、自然主义和道德信仰诸问题。在康德式的道德鸿沟结构中,有三个部分:一是公平的道德要求;二是我们有限的、不足以完成道德要求的自然能力;三是一个可能的神圣存在者,这个存在者的帮助可解除我们的自然能力与道德要求之间的紧张。信奉自然主义的当代道德哲学家要维持道德鸿沟的结构,在处理“应当”和“能够”的问题时,就必须找到一个替代者,来取代康德(和传统宗教)所诉诸的神的帮助。我将论证,他们并没有找到替代者,因此会面临着“我们处在一种自身无力满足的道德要求之下”的不融贯。本文第一节中,我将详细地描述道德鸿沟的图景的三个部分。在第二节中,我将探讨当代道德哲学中所出现的、抛开上帝来处理道德鸿沟问题的三种策略,并说明它们为何没有取得成功。在第三节中,我将回到应对道德鸿沟难题的传统解决方案,并探讨它有哪些理论资源使得康德所说的“道德信仰”成为可能。
杨云飞
关键词:自然主义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道德行为的建构效用及其界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核心议题之一被引量:3
2022年
道德信仰道德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核心议题。就道德信仰而言,它描述了一种道德形态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是该种道德形态得以生成的前提性精神基础,即它高于且派生道德,具有规定道德形态的主体内容与价值趋向、塑造道德理念与行为的评价标准、生成个体道德目标与道德动机、嵌入并且规范个体道德行为等效用,这些效用相辅相成,共同塑造着人们的道德行为。此外,人们的道德行为还主要受到利益关系与制度伦理、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的综合影响,这些要素构成了道德信仰之于道德行为建构效用的界域。如果脱离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信仰道德行为的理论原则,过分夸大道德信仰道德行为的建构效用而无视其界域,则会陷入“道德理想主义”的理论误区。
金德楠
关键词:道德信仰道德行为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道德
儒学道德信仰论及其当代价值
相比其他的道德理论体系,儒学道德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将道德看作是一种一般的社会意识,而是将对个体道德素养的关注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传统社会中的儒士认为,道德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力不仅是个体人之间的约定俗成,而是连接个体人...
袁振东
关键词:儒学道德信仰
“两微一端”视域下企业青年道德信仰教育研究
2022年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于社会现存道德规范的认可和遵守,并在此基础上超越自我、追求更高道德价值而产生的自我意识。青年树立和完善道德信仰对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塑造和青年个体与社会、企业协调统一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两微一端”作为新媒体下产生的信息传播平台,为青年道德信仰教育载体进行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分析“两微一端”在道德信仰教育中的应强、传播消息即时性和互动强的特点,成为新媒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平台,并且成为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形式,在青年道德信仰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陈曦
关键词:道德信仰

相关作者

魏长领
作品数:86被引量:319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道德信仰 德福统一 信仰 道德 因果报应
黄明理
作品数:208被引量:956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道德 马克思主义 道德信仰 信仰 意识形态
任建东
作品数:48被引量:19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
研究主题:道德信仰 道德 网络游戏 道德建设 核心价值观
王强
作品数:309被引量:379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道德信仰 本土化 增强型 液晶 金属
武敬杰
作品数:32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道德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