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263篇“ 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相关文章
-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思考
- 2025年
- 文化遗产是集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学术价值于一体的、前人留给后人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能反映时代人地关系和社会属性的产物,保护开发利用好文化遗产资源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大国,但却不是一个文化强国,保护开发利用好文化遗产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梳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总结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中国实践,学习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以期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尽绵薄之力。
- 范建华黄丹
-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强国文化自信
- 交旅融合背景下交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世界文化遗产悬泉置遗址景区开发为例
- 2025年
- 交通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呈现。交旅融合作为交通与旅游深层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交通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汉晋驿置机构,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遗址处于交通要冲、保存状况不完整、历史文化价值丰富但观赏性低,具有交通类遗址的共性特征。分析交旅融合背景下交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理论,探讨悬泉置遗址景区开发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 仲鑫刘涛常承宗
- 关键词:悬泉置遗址共享发展
- 遗忘与重生: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宁波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索
- 2025年
- 本文聚焦宁波市的工业遗产城市更新案例,从主题性艺术展览模式、城市景观模式、商业办公模式、文创空间模式、社区居住空间五种模式对应美术馆、文创港、和丰纱厂等不同的宁波案例进行相应分析。基于城市记忆,以与其相关的集体记忆、情感研究等理论进行更新特征的的概括和分析,对本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工业绣带更新有了系统性的参考价值。
- 缪雨芯梁雪妍翁振星齐天笑宋鹏丽
- 关键词:工业遗产城市更新城市记忆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为赓续吉林大地中华文脉贡献集安力量
- 2025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集安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标准,全面加强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古代高句丽时期的灿烂文化,让中华文明弦歌不辍、中华文脉绵延不绝。
- 吴红亮
-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文化强国战略文脉
- 博物馆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2024年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日益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成为热点话题。文章以博物馆为视角,探讨了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作用与策略。通过分析博物馆的定义与作用、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特点、保护现状与挑战,基于博物馆概念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 余微
-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打造红色鞍钢鲜明企业文化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强调“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在近百年恢复建设和改革创新发展历程中,积淀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鞍钢红色文化遗产,使其绽放新的时代光彩,厚植文化底蕴底色,打造具有鞍钢特色的红色钢铁文化,为加快推动新鞍钢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 郑燕
- 关键词:红色文化遗产钢铁工业文化使命
- 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十堰市第二汽车制造厂为例
- 2024年
- 第二汽车制造厂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工程、中国汽车骨干企业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工业发展需求,大量厂房搬迁至工业新区,老厂房废弃。虽然十堰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对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和保护,但仍然存在产权归属不明、改造资金困难、利用成果单一和社会参与度低等各类问题,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引领,完善保护利用实施细则,同时多元化改造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特色二汽工业遗产风貌,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二汽精神文化内涵。
- 王雪梅孟尧尧
- 关键词: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文化遗产保护
- 鲁西地区乡村红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工作。红色建筑遗产作为物质型的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建筑实体的存在形式,成为红色文化内涵表达与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在我国乡村地区,数量众多、...
- 刘健
- 关键词:乡村
- 河南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路径研究
- 2024年
- 保护和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是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河南省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调研发现,河南省还存在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宣传利用不充分、创新发展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多措并举,多途并进:一是完善机制,形成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合力;二是打造平台,增强农业文化遗产宣传推广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三是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功能价值。
- 闫俊萍贾秋宇赵培育
-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档案保护
- 2023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综述
- 2024年
- 2023年12月8—9日,由宁夏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2023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在宁夏银川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0余篇,选题涉及丝绸之路历史与文献研究、丝绸之路文物与遗址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开发研究三个领域,体现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几个特点,即将“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指导思想贯穿于丝绸之路研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跨学科思维融入文化遗产研究,通过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以文化遗产研究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 李佳慧
-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产学研用
相关作者
- 王英华

- 作品数:36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遗产 水利 大运河 文化遗产 测量点
- 董友庆

-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遗产保护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 新疆锡伯族 锡伯族
- 闫春雷

- 作品数:13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视唱练耳 遗产保护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 内心听觉
- 徐旺生

- 作品数:103被引量:27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博物馆
- 研究主题:中国养猪 养猪业 特约专稿 养猪 农业
- 李诗怡

-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遗产保护与利用 遗产 传统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