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32篇“ 部分切除“的相关文章
- 经脐单孔腹腔镜脾部分切除在儿童脾病中的应用体会
- 2024年
- 目的报道经脐单孔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应用于儿童脾病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3年10月16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术前临床诊断并术后病理证实:脾囊肿5例,脾错构瘤4例,脾血管瘤4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例;(2)病灶位于脾上叶,行脾上叶切除5例;病灶位于脾下叶,行脾下叶切除5例;病灶位于脾中叶3例,其中2例行脾中、下叶切除,1例术中出血转为脾动脉结扎术;3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行脾中叶、下叶、部分脾上叶切除;(3)14例顺利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2例左上腹加孔完成手术;(4)术后均顺利出院,无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3~55个月,良性瘤体均无复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贫血显著改善。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脾病是安全、可行的,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脾脏功能并具有最佳美容效果。
- 张秩坤李中策郑奕菲戚士芹
- 关键词:儿童脾脏疾病
- 机器人大网膜部分切除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临床疗效的Ⅲ期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比较进展期胃癌患者中,行机器人D2根治术+大网膜完整切除与机器人D2根治术+大网膜部分切除术的2年DFS及近期疗效。方法:2021年6月-2022年9月期间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cT3-4aNxM0的胃腺癌患...
- 余宏鑫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
- 脾部分切除在脾脏良性病变中应用初探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LPS)在脾脏良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脾脏良性病变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全脾切除术(LTS)治疗,观察组接受LPS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PS治疗脾脏良性病变能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免疫功能损害,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生活质量恢复。
- 彭正陈之强刘海洋杨琦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脾部分切除术全脾切除术
- 胆囊部分切除在腹腔镜复杂胆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胆囊部分切除在腹腔镜复杂胆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4月在河池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复杂胆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中转开腹手术率、手术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中转开腹手术率和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能减少复杂胆囊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降低中转开腹手术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庆录李鸿飞凌伟明唐仲玥覃强
- 关键词: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复杂胆囊
- 部分切除健侧降口角肌改善歪嘴哭面容的效果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究部分切除健侧降口角肌平衡双侧降口角肌肌力对改善歪嘴哭面容的效果。方法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4例歪嘴哭面容的患者采用部分切除健侧降口角肌平衡双侧降口角肌肌力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4例患者均未出现血肿、感染、皮瓣坏死、瘢痕增生等并发症。术后与术前相比嘴唇形态及运动情况均有明显改善。4例患者获随访1~12个月,3例患者非常满意,1例患者自觉术后改善不足不满意,行2次修复后满意。结论部分切除健侧降口角肌平衡双侧降口角肌肌力改善歪嘴哭面容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澜蔡震陈再洪游晓波
- 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指导的脊柱内镜下腰椎纤维环部分切除对腰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目的: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探索脊柱内镜下腰椎纤维环切除不同位置和范围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明确脊柱内镜下腰椎纤维环切除最合适的位置和范围。实现对脊柱内镜术后腰椎生物力学的量化分析,规范化脊柱内镜术式,为制定脊柱内...
- 卢火炎
- 关键词:纤维环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 大网膜部分切除在腹腔镜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大网膜部分切除术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腔镜外科于2017-01—2019-08间收治的268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其中190例行常规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常规腹腔镜组)、78例行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入并大网膜部分切除术(大网膜切除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肌酐值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8例手术均获成功,大网膜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腹腔镜组,手术费用多于常规腹腔镜组;常规腹腔镜组堵管10例,大网膜切除组无堵管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入并大网膜部分切除术,对预防术后大网膜包裹腹膜透析管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王涛司亚卿袁甲翔王群王钊王佳辰徐云飞王怡
- 关键词:腹腔镜腹膜透析管
- 颈椎钩突和椎间孔的影像学测量及钩突部分切除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第一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钩突、椎间孔的影像学测量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测量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钩突体积、对应的椎间孔的面积结合其髓核的退变程度,探讨椎间盘退变、钩突的体积及椎间孔或神经根管的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 郭伟
- 关键词:颈椎钩突椎间孔颈椎稳定性
- 颞肌部分切除在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分析颞肌部分切除在临床中治疗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到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4),对照组实施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颞肌部分切除联合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颞肌厚度。结果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1%)明显低于对照组(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颞肌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中行颞肌部分切除联合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并发症发生几率低,手术效果可观,应当推广。
- 周俊王军张丙辰
-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
- 部分切除和区域性切除腮腺良性肿瘤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究部分切除和区域性切除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切除治疗的89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取区域性切除术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 a复发率差异。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1 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2. 43±10. 24) m L、切口长度(7. 36±1. 24) cm,均小于对照组的(81. 47±14. 35) m L、(10. 23±1. 52) cm;观察组面瘫、面部凹陷、涎瘘或积涎、耳垂麻木、味觉性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区域性切除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与腮腺浅叶切除术相当,但其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是较安全的治疗方式。
- 王芳芳王在智苗喜顺孙小艳
- 关键词: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
相关作者
- 王林辉

- 作品数:587被引量:3,748H指数:2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 肾癌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 张旭

- 作品数:1,282被引量:6,422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肾肿瘤 后腹腔镜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膀胱肿瘤
- 孙颖浩

- 作品数:1,208被引量:7,627H指数:3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前列腺肿瘤 肾肿瘤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 刘冰

- 作品数:217被引量:722H指数:1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 单孔腹腔镜 肾癌
- 马潞林

- 作品数:1,051被引量:3,840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后腹腔镜 腹腔镜 肾癌 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