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篇“ 采矿废弃地“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空间冲突和生态阻隔协同的城市采矿废弃地土地利用优化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冲突和生态阻隔协同的城市采矿废弃地土地利用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土地利用技术领域,包括:收集并处理城市矿山废弃土地利用数据;将传统PSO模型进行地理空间化改造,计算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冲突,并设计PSO...
- 马伟波仝照民李海东雷少刚黄赳陈逸聪吴振华赵立君邵雅梅王楠
- 一种用于采矿废弃地的储水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储水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采矿废弃地的储水装置及方法,解决了外界的环境较为复杂,通常会存在一些杂质随着雨水进入到储水装置内,储存有杂质的水直接供给喷淋设备时,会导致喷淋设备堵塞,不便于实际使用的问题,其...
- 李建勇卢姣姣王旭东石宇光刘凯森
- 一种采矿废弃地环境恢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矿废弃地环境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划分边坡类型;根据边坡类型确定工程恢复技术;确定植物配置;安装喷灌设施;后期养护管理;将采矿废弃地分为A、B、C1、C2、D五种类型边坡,A类型边坡的坡中部位采用飘台...
- 杨旭尹晓蛟徐华丽白琳
- 13个品种杜鹃花在铅锌采矿废弃地的生态适应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矿区植被重建是矿区废弃地修复的常用方法,为筛选出适应于采矿废弃地生长的植物品种,研究引进长势一致的13个品种杜鹃花在兰坪铅锌采矿废弃地开展野外小区试验,分析其生长状况、叶片形态、根际土壤养分与植株重金属含量差异,并以熵值法综合评价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1)杜鹃花的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品种差异,13个品种中,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以盛春3号、映山红较大,其叶绿素含量分别比最低含量(淡妆)高56.25%、92.5%;生物量地上部增长率以羊踯躅、石岩杜鹃较大,盛春3号、仙鹤的地下部增长率分别为最低增长率(红阳)的27.7、22.5倍.(2)不同品种杜鹃花的重金属全量和累积量均表现为地上部大于地下部,其地上部Cd、Pb、Cu、Zn累积量分别为是地下部的2.0、4.0、1.8、4.0倍;重金属含量高的杜鹃品种其根际土壤的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也较高,其中仙鹤的地上部Cd、Pb、Zn含量分别比平均值高54.9%、152.6%、110.9%,其有效态Cd、Pb、Zn含量分别比平均值高112.4%、31.78%、109.1%.(3)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发现,13个品种杜鹃花的生态适应性综合得分范围为0.29-0.48,其中盛春3号的综合评分最高,羊踯躅、红运来、卧龙1号、石岩杜鹃的综合评分均超过0.4.因此,盛春3号的生长适应性最好,可用做铅锌矿区采矿废弃地植被重建的首选品种.(图9表1参48)
- 马红艳刘丰硕李祖然李博李天国湛方栋祖艳群何永美
- 关键词:熵值法重金属胁迫采矿废弃地植被重建
- 青河县阿苇戈壁荒漠采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的群落特征
- 2023年
- 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但也带来了生态系统受损、植被完全被破坏、环境失衡的问题。在矿产资源丰富的新疆阿勒泰地区,采矿造成的废弃地面积非常大,仅青河县阿苇戈壁的砂铁矿废弃地面积就达3000 hm^(2),2012年全县形成的开采点近300处,成为新疆破坏面积最大、土地受损最严重的矿区之一,已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尽快恢复,生态恢复首先是植被恢复。
- 朱成林赵晓英海鹰成鹏王伍
- 关键词:矿产资源采矿废弃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植被恢复
- 基于动景再框和电影剪辑类比研究的采矿废弃地景观重构
- 2023年
- 以安徽省淮北市一处典型的露天采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框景手法,仿照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构筑物的位置经营方式,在设计基址内框选择美景,通过电影剪辑方式,对框选的景观进行片段选取、编辑,设置路线对其进行串联以形成观画般的叙事性。旨在探索框裁、剪辑和编景的空间营造方式在采矿废弃地这种特殊场地形式中的应用。
- 包平安李闵刘路祥
- 关键词:生态修复采矿废弃地
- 一种用于采矿废弃地的储水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储水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采矿废弃地的储水装置及方法,解决了外界的环境较为复杂,通常会存在一些杂质随着雨水进入到储水装置内,储存有杂质的水直接供给喷淋设备时,会导致喷淋设备堵塞,不便于实际使用的问题,其...
- 李建勇卢姣姣王旭东石宇光刘凯森
- 文献传递
- 河岸缓冲带对采矿废弃地水土流失及其重金属污染扩散的消减效应被引量:5
- 2022年
- 为了研究生态缓冲带对重金属扩散的控制效果,于2020年6—11月在云南省兰坪县兔子山矿段磨面河河岸带构建灌/草套种模式生态缓冲带开展原位试验,研究8种灌-草模式生态缓冲带植被生长状况、植物重金属累积特征、水土流失及重金属扩散特征。结果表明:泥沙是Cd、Pb和As迁移的主要载体。在生态缓冲带植被恢复初期,草本植物盖度超过85%时,提高植被盖度能有效消减污染扩散。11月径流中泥沙、Cd、Pb和As平均浓度较7月分别降低58%、46%、41%和40%。灌/草套种模式水土流失量和重金属流出量较草本植物单作模式更低。PCA分析表明,8种模式中黑麦草/杜鹃模式水土流失和Cd、Pb、As流出得分最低。研究表明,灌/草套种模式生态缓冲带能有效减少采矿废弃地重金属扩散,推荐采用黑麦草/杜鹃套种模式生态缓冲带作为Pb-Zn矿采矿废弃地沟渠河岸带污染物消减措施。
- 邓江堤张灿李宇李博祖艳群李元陈建军张洲
- 关键词:采矿废弃地重金属
- 采矿废弃地小流域沟渠生态缓冲带灌/草群落模式对重金属扩散的消减效应
- 河岸生态缓冲带是连接陆地-水生态系统过渡区的植被带,是生物生产力和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之一,能减少坡面水土流失和污染物迁移。通过揭示采矿废弃地小流域沟渠生态缓冲带灌/草群落模式对重金属扩散的消减效应及影响机制,分析缓冲带...
- 邓江堤
- 关键词:采矿废弃地植物群落多样性
- 采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的群落特征——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阿苇戈壁矿区为例被引量:3
- 2022年
- 在干旱且无灌溉条件的矿区,演替初期自然定居的植物是植被修复乃至生态修复的基础。文章通过野外实地踏查和植物群落样方调查,对新疆青河县阿苇戈壁砂铁矿废弃地自然定居的植物及原生植被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停产7年来,该采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的群落总盖度约为1%,自然定居植物共有56种,菊科和藜科植物最多,占27%.从生活型来看,一年生和两年生草本植物占比最高,为41.1%,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分别占39.3%和16.1%.其中,对植被覆盖贡献最大的有雾冰藜、盐生草、大籽蒿等一年生和两年生植物,充当了废弃地自然修复的先锋植物;(2)这些植物发生的微生境为高大排土堆的平坦顶部、可集雪集雨的小排土包背风面和低洼处以及复垦推平地。文章分析了自然定居植物群落特性对干旱冷凉矿区植被恢复的启示。
- 赵晓英朱成林海鹰成鹏王伍帕如扎·哈力木拉提
- 关键词:荒漠草地采矿废弃地群落组成植被修复
相关作者
- 赵晓英

- 作品数:70被引量:66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锦鸡儿属 萌发 灌木 种子萌发 锦鸡儿属植物
- 尹晓蛟

- 作品数:37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采矿废弃地 重楼 重楼属 生物被膜
- 杨旭

- 作品数:154被引量:1,189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研究主题:厚朴 种源 濒危植物 石蒜 不同种源
- 李博

- 作品数:147被引量:57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重金属 间作 铅锌矿区 钝化剂 蚕豆
- 潘叶

- 作品数:4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采矿废弃地 健康风险评价 健康风险分析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