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6篇“ 释光测年“的相关文章
- 福建晋江颜厝老红砂的光释光测年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2024年
- 老红砂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载体,能有效反映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岸带地貌过程和气候演化背景。囿于不可靠的测年方法,华南老红砂的形成年代及其气候环境背景问题尚未解决。为了更好地揭示华南老红砂主要的形成时段及其环境特征,本研究经野外考察后选取了位于福建晋江的颜厝老红砂剖面进行采样。在实验室选用中颗粒石英单片再生剂量法进行光释光年代测量,并对测年样品进行了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测试。结合离散系数和化学风化指数CIA等指标对老红砂测年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对已有的部分华南老红砂年代数据进行概率密度统计分析,探讨华南老红砂的形成年代及其气候环境背景。结果表明:(1)颜厝剖面为典型的风成砂,分选性较好,整体以中细砂为主。(2)颜厝老红砂沉积主要形成于132.85~37.22 ka,其中,在MIS5和MIS4阶段,沙丘可能因为处于活化—沉积—再活化的状态,释光信号没有得到良好的保存,因而出现了“沉积间断”的假象。MIS3阶段对应海退时期,风沙沉积速率较快,在暖湿的气候环境下,风化作用强烈。(3)受到海平面变化和冬季风强度等因素影响,高海面和低海面环境均有可能发育老红砂,但其沉积时段主要在80~30 ka,对应MIS4和MIS3阶段。
- 许岱玉靳建辉李志忠卫俊杰侯晨阳
- 关键词:华南沿海老红砂
- 南佐遗址受热材料以及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研究
- 甘肃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诠释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遗址已有相应的放射性碳年代框架,但是缺乏多种测年技术结果的支持。南佐遗址出土的不同受热材料(陶片和红烧土)和沉积物(黄土)是很...
- 唐道斌
- 关键词:释光测年陶片沉积物
- 川西高原马尔康黄土光释光测年及其环境意义
- 李普爽
- 出土青釉瓷片的释光测年方法研究
- 2024年
- 文物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科学定年是文物研究的关键,释光测年技术是陶瓷类文物定年的重要手段。目前,陶瓷类文物释光定年较成熟的方法包括常规热释光法和热释光前剂量法,而使用光释光技术对陶瓷类文物定年鲜有报道。本文使用了常规热释光法、热释光前剂量法和光释光单片再生法(Single-aliquot Regenerativedose,SAR)对上海青龙镇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釉瓷片进行了测年。结果表明:使用常规热释光法测年时,其热释光信号在300~450℃几乎为零,无法准确计算等效剂量。采用热释光前剂量法的测年结果为(1.16±0.05) ka,说明该瓷器烧造于唐-五代;采用光释光SAR法的测年结果为(1.35±0.05) ka,烧造于唐代。本研究表明,光释光技术可用于瓷器文物定年,且对于本文中的青釉瓷片样品而言,热释光前剂量法和光释光SAR法的测年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 杨宏宇赵晖
- 关键词:测年
- 萨拉乌苏河流域现代沙丘沙钾长石单颗粒释光测年
- 2024年
- 沙漠沉积序列是重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利用释光单颗粒测年技术对毛乌素沙地萨拉乌苏河流域的现代沙丘沙进行了石英和钾长石的年代测试。对采集的3个样品分别提取石英和钾长石矿物组分,应用单颗粒测片SAR测试流程测试了样品中石英的等效剂量,应用两步红外激发的单片再生剂量流程(post-infrared infrared-stimulated luminescence,pIRIR流程)测试样品中钾长石的等效剂量,剂量恢复试验和释光特性等各项检验均符合要求。结果表明:(1)样品中石英信号很弱,不适用于该区域的年轻样品的释光测年。(2)采用pIRIR170测试程序对3个现代样品LJB-MD-01、SCHGCMD-01和M01中的钾长石进行等效剂量测试,循环比大部分为0.9~1.1,热转移大多小于10%,结果可靠。(3)IRSL50信号的异常衰退系数(单位为%/10a)为1.99±0.20~2.72±0.73;pIRIR170异常衰退系数为0.02±0.03~0.69±0.31,指示钾长石pIRIR170信号的异常衰减可以忽略。(4)3个地表沙丘沙的钾长石pIRIR170最小年龄模型年代结果分别为115±15、150±20、25±5 a,与理论年龄基本吻合;中值年龄模型年代结果分别为455±65、420±55、30±25 a,比理论年龄稍老。这说明单颗粒钾长石pIRIR170技术适用于该地区的沉积物测年,为包括毛乌素沙地在内的一些沉积物因石英信号弱而无法进行释光测年提供新的思路。
- 谢佳容温小浩欧先交牛东风王双双邱明昆
-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释光测年单颗粒钾长石
- 青藏高原中部风沙沉积光释光测年研究
-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并经历着广泛的沙漠化。研究高原过去风沙活动历史和影响因素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及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对青藏高原中部风沙活动的时代和变化历史知之甚少。 光释光测年...
- 刘晓静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中部风沙沉积光释光测年
- 高密度光释光测年揭示青海湖流域千年尺度气候演变
- 具有良好地层连续性和对比性的风成沉积物是古气候研究中的常用记录材料,其形成机制相对简单,环境指示作用更为明确。特别是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风成沉积物与古气候变化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驱动机”和“...
- 张兆康
-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青海湖流域风成沉积气候演变
- 不同沉积环境中海洋沉积物光释光测年之环境剂量研究
- 第四纪海洋沉积物年代的精确测定在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释光(OSL)测年测定的是沉积物最后一次曝光以来的埋藏年代,且具有测年材料丰富,测年范围广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第四纪沉积物测年领域。提高光释...
- 周从艳
-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海洋沉积物铀系不平衡
- 腾格里沙漠两万年以来典型沉积物钾长石和石英光释光测年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沙漠内部保存的晚第四纪沉积序列,是重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材料。近年来,不同测年方法被用于测定风成、湖相等各类沉积物的年龄,特别是光释光测年技术在沙漠地区的应用越来越多。然而,对不同光释光测年技术能否获得相对年轻样品的可靠年龄等问题,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本研究在腾格里沙漠不同点位采集了沉积物样品,开展了石英单片再生剂量法(SAR-OSL)和钾长石红外后释光法(pIRIR150)对比测试,尤其是针对钾长石pIRIR150进行了剂量恢复实验、衰退系数(g-值)以及残余剂量测定,进而探究钾长石pIRIR150技术在该地区沉积物测年中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钾长石pIRIR150释光信号总体晒退良好,30 h晒退后的残余剂量仅为0.07~0.27 Gy,并且在60 Gy的剂量范围内(对应研究区约两万年以内的样品),剂量恢复比率基本为1。经g-值校正后的钾长石pIRIR150年代结果总体上出现高估,而未校正的年代则与石英SAR-OSL年代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研究区沉积物样品的g-值校正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建立年代控制的基础上,本文发现不同点位重建的局地地貌格局变化具有强烈的异质性,但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与大范围的气候环境格局变化基本一致。在末次盛冰期及冰消期,沙丘活跃,植被退化,湖泊和绿洲面积相对缩小;而在早中全新世,沙丘流动性减弱,植被增多,湖泊和绿洲面积相对扩大。过去几百年以来,不同点位的沙丘也经历了多次活化与固定的转换,这与局地的环境变化和其他扰动等因素有关。
- 王颖弋双文徐志伟张昊辰李徐生
-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腾格里沙漠
- 晚更新世以来萨拉乌苏河湖积-风积地层释光测年研究
- 萨拉乌苏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记录了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沙漠黄土过渡地带气候的演化,同时其流域内出露的萨拉乌苏组为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河湖相标准地层。然而关于萨拉乌苏组沉积时代仍存在着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一...
- 朱景宇
- 关键词:萨拉乌苏组石英光释光地层时代
相关作者
- 陈杰

- 作品数:138被引量:1,767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光释光测年 地震 背斜 光释光 M
- 周亚利

- 作品数:118被引量:736H指数:19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古洪水 全新世 汉江上游 滞流沉积物 光释光测年
- 卢演俦

- 作品数:90被引量:1,032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光释光测年 第四纪 黄土 释光测年 测年
- 赖忠平

- 作品数:75被引量:511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 研究主题:光释光测年 柴达木盆地 光释光 黄土 年代学
- 黄春长

- 作品数:310被引量:2,135H指数:30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全新世 古洪水 汉江上游 滞流沉积物 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