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重庆开埠“的相关文章
- 条约口岸体制的扩张——“固陵”号轮船入川计划与重庆开埠
- 2025年
-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商埠数量增长,条约口岸体制逐渐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扩张。重庆作为西部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立约开埠的过程尤为值得重视。1887至1889年间,英商立德乐筹资订造“固陵”号轮船,试图凭借《烟台条约》条款上溯川江,迫使重庆开埠,但商人隐瞒了“固陵”号轮船建成后动力不足的事实,欲以私利寻求英国政府支持。这一冒险计划受到英国驻华公使阻拦,甚至引发英国外交部和公使之间的矛盾。中英交涉过程中,清政府却积极调和地方抵制势力,主动以重庆开埠换取轮船罢驶。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更是在交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固陵”号计划是导致重庆开埠的直接原因。这一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华洋矛盾与央地博弈交织的情形,有助于认识晚清扩张条约口岸体制的内外动力与中国走向近代的独特过程。
- 李子归
- 关键词:重庆开埠
- 重庆开埠后(1891—1911年)四川棉纺织业的发展原因及其局限
- 2024年
-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其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相对迟缓。然而,自1891年重庆正式开埠以来,四川的棉纺织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这一时期,众多四川近代棉纺织工厂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资本主义雇佣模式在棉纺织业中逐渐普及,棉织工人群体也随之日益壮大。同时,这些近代棉纺织工厂或企业开始迈向现代化的崭新阶段。这些显著的变化,无疑是多种内外部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尽管如此,在四川棉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如投资额度受限,导致资金不足;生产动力不足,影响生产效率;自然经济解体的进程受阻,使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文章旨在深入探讨重庆开埠后四川棉纺织业所取得的新发展成就及其存在的局限性,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四川乃至全国棉纺织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 何振东
- 关键词:棉纺织业雇佣制度重庆开埠
- 数字文旅视角下的重庆开埠文创设计研究
- 2024年
- 一、数字文旅发展视域下重庆开埠文创概况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文旅产业不断拓宽其边界,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并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年)》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51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经超过4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市场,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显著。《“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智慧旅游发展,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等新型旅游服务。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催生新的业态和模式,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旅游体验,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 邹爽
-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体验新型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 昨夜西风入渝关 洋房旧影映沧桑——邮说重庆开埠遗迹
- 2022年
- 得地势水利之便,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的商贸重镇,往来客货顺着滚滚江水在这里集散。1883年,英国冒险家立德乐越过三峡天险抵达重庆,成为第一个进入重庆的外国商人。随后,西方各国的自由贸易随着一份份条约签订而深入到这座内陆山城。1891年3月1日,以重庆海关设立为标志,重庆正式开埠,成为中国第20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
- 吴显峰
- 关键词:外国商人商贸重镇
- 山地环境下传统风貌更新保护利用设计实践--以重庆开埠遗址公园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以重庆南岸区开埠遗址公园项目为例,介绍关于山地特征的传统景观风貌片区保护性更新与利用的实践思路。以风貌空间格局与文化内涵保护为前提,对现状空间进行了有序梳理、利用,依据地形塑造契合风貌特征的景观节点,实现公园的整体观览流线的畅达性,丰富公园景观的层次与功能,使公园空间形态承载和传递山地景观与开埠遗址风貌相融合的景观空间及文化属性,同时嵌入城市环境与功能,让遗址公园的更新建设成果能够丰富重庆的文化内涵,构建多元的城市文旅体系。
- 杜伏淋陈洋吴义沙
- 关键词:历史保护传统风貌
- 立德乐洋行重庆开埠史上的见证被引量:1
- 2021年
- 隐藏在南岸区南滨路繁华夜景深处,隐约在茂密树林中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曾是重庆最早的"洋人街"。1891年重庆开埠之后,无数的外商远渡重洋,来此建造起繁忙的国际贸易市场。在这临江码头又闹中取静的地方,立德乐洋行就见证着重庆开埠百年历史。
- 龙晓
- 关键词:国际贸易市场中西合璧重庆开埠洋行
- 重庆开埠文创APP界面设计研究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重庆开埠对重庆城市近代化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然而因为历史原因重庆开埠文化逐渐被人们忘却,一个城市的历史就...
- 李梦迪
- 关键词:软件开发
- 文献传递
- 白理洋行旧址 重庆开埠时期工商业贸易的见证
- 2021年
- 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成立,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长江之滨的南岸,成为了随之而来的英、法、德、日、美等国商人和外事人员的首选之地。他们在米市街建码头、修仓库,开洋行、公司、工厂等。如今,行走其间,不见来人,但闻历史的回响。米市街是重庆工商业贸易的摇篮,中西方文化在此交融,修建了不少中西合璧的建筑。房屋顺坡地而建,街区高低变化,形成错落有致的街巷空间和山地建筑面貌。
- 杨艳
- 关键词:工商业山地建筑中西合璧洋行街巷空间
- 重庆开埠后四川乡村手工业的嬗变与农村集镇的发展
- 2019年
- 重庆开埠后,川航开辟的推动、世界市场需求的拉动、政府的支持及商人的倡导促使四川乡村手工业发生嬗变。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新型手工业快速崛起,传统手工业面临着衰落萧条、持续发展、更加兴旺等命运选择。手工业的发展对四川农村集镇产生了影响,促使农村集市数量大增并涌现各种专门性集市;推动着集镇经济功能的增强;导致一批新型手工业集镇的崛起并使部分萧条集镇复兴。
- 张瑾仝瑞中
- 关键词:重庆开埠乡村手工业农村集镇
- 重庆开埠与传统金融业的现代转型(1891-1937)被引量:2
- 2018年
- 1891年重庆正式对外开埠后,重庆金融业随着开埠而发展壮大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并不是两条平行线,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金融业不断向现代金融的方向转化,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重庆金融业虽仍以传统金融为主体,但在逐渐转型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一系列现代化特征,不仅反映了中国西部城市走向经济金融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也折射出了西方列强不断深入中国内陆所产生的影响。
- 刘志英张格
- 关键词:票号
相关作者
- 陆远权

- 作品数:136被引量:1,230H指数:18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 脱贫 技术创新
- 张友谊

- 作品数:10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重庆开埠 川江航运 CSSCI 数字图书馆 信息检索
- 向春凤

-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 研究主题:重庆开埠 鸦片贸易 开埠 进出口贸易 中国近代史
- 周勇

- 作品数:34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抗日战争 抗战 大后方 纪录片 抗战时期
- 周琳

- 作品数:10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清代 重庆开埠 加州学派 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