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609篇“ 重症患者“的相关文章
一种急危重症患者鼻饲设备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危重症患者鼻饲设备,包括用于包装营养液的营养袋、用于固定保存营养液的保存舱、用于进行营养液加热的加热部、用于进行加热后营养液温度监测的温度监测部、用于进行鼻饲的鼻饲管与连接头...
郝温温石华倩孟翠华郝晓可赵菁
ICU危重症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2025年
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在自主呼吸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危重患者由于其原发病及多种治疗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膈肌功能障碍(diaphragmatic dysfunction,DD),影响危重症患者治疗进程与临床结局。目前有关D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诊断方法尤其是超声诊断方面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将对DD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危重症患者个体化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
卢静张永利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超声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2025年
探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80例神经外科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基于并发症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80例患者,导管移位10例,占比12.5%、血栓2例,占比2.50%、感染8例,占比10.00%、引流不畅3例,占比3.75%、静脉炎3例,占比3.75%、渗血或淤血2例,占比2.5%、导管断裂1例,占比1.25%、过敏5例,占比6.25%、营养不良15例,占比18.75%。患者留置PICC后,与留置前进行对比,其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凝结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结论 神经外科留置PICC导管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导管移位、血栓、感染、引流不畅、静脉炎、渗血或淤血、导管断裂、过敏、营养不良。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岳红婷
关键词:神经外科留置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护理
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探究
2025年
探讨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92名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人。对照组接受标准肠内营养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改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策略。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营养指标、胃肠道恢复进程、并发症出现率以及康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含量明显超出对照组(P<0.05)。在胃肠道功能恢复和首次排便时间上,观察组也比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在并发症如腹胀、腹泻、误吸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和机械通气时间也较对照组有显著减少(P<0.05)。因此,对重症患者实施改良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能显著提升患者营养状态,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并缩短ICU住院期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吴静
关键词:重症病例
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救治分析
2025年
观察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产妇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疗效。方法 我院产科2022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21例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产妇(即为观察组)以及同期收治的21例正常产妇(即为对照组)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后以及观察组产妇急救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动脉压、脉搏等生命指征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脉搏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此外,观察组产妇急救后均脱离生命危险,抢救成功率为100.00%。经干预,患者主观感受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产妇脉搏加快,血压降低,抢救后各项生命指征可趋近正常水平。
郭蔓张华妮
关键词:产科失血性休克救治措施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四级康复护理活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025年
目的构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四级康复护理活动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08—12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96例患者为试验组,患者入住ICU≥24 h且病情稳定后,根据其意识和肌力评估情况,实施四级康复护理活动方案。选取2020-03—07神经外科ICU收治的99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11(5,17)d比16(7,24)d]、ICU住院时间[13(7,25)d比20(12,30)d]、住院费用[137070(76603,219237)元比193839(129781,321362)元]和出ICU的APACHE-Ⅱ评分[(22.03±7.54)分比(25.21±6.51)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ADL评分[5(0,15)分比0(0,10)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肺部感染[40(41.67%)比57(57.57%)]和下肢深静脉血栓[3(3.13%)比25(25.25%)]方面,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CU谵妄和压力性损伤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四级康复护理活动方案能够改善重症患者的恢复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促进重症患者早期康复。
李曼张娜芹王军宋为群王宁纪媛媛单桂香俞洁王娜赵朋朋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康复护理并发症
入ICU 12h内相关指标构建危重症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2025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子,以入ICU 12h内指标构建危重症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ICU接收的危重症患者资料,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因子,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Nomogram模型展示影响因子对预后影响可视化。结果:共纳入259例危重症患者,入ICU 28d存活180例,死亡7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1,95%CI:1.002~1.040)、收缩压(OR=0.990,95%CI:0.981~0.999)、血清肌酐(OR=1.142,95%CI:1.018~1.281)、氧合指数(OR=0.998,95%CI:0.996~1.000)、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R=0.992,95%CI:0.868~0.981)是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子(P<0.05);建立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预测模型为P=1/(1^(+)e^(-z)),Z=0.021×年龄-0.010×SBP^(+)0.133×SCr-0.002×OI-0.081×GCS,该模型对危重症患者预后预测AUC为0.752(95%CI:0.685~0.819,P<0.001),敏感度为0.658,特异度为0.767。结论:入ICU 12h内的年龄、收缩压、血清肌酐、氧合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本组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子,依托入ICU 12h内建立的预测模型在早期预测危重症患者有良好的价值。
李淑娴翁慧纯洪春燕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重症监护室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2025年
探讨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4年01月至2024年11月收取的6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加入循证护理。结果 护理前两组营养状况无差异,P>0.05。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10%,低于对照组30.3%,P<0.05。护理前两组淋巴细胞数量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有差异,P<0.05。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王亚洲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循证护理
急危重症患者CT增强扫描的护理风险及干预的对策
2025年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明确急危重症患者CT增强扫描的护理风险,并在研究中根据研究数据与患者反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 本研究从2023-01-01至2023-12-31在人民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急危重症患者中抽取10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和护理风险组,每组患者50例。结果 对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护理风险组操作熟练、知识储备、沟通交流、总分概率6.76%较常规组25.4%低,P<0.05。护理风险组统计总满意率98%较常规组70%高,护理人员综合护理水平评分等指标中,护理风险组各指标均显著更优P<0.05。对比护理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后,风险组各项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急危重症患者CT增强扫描存在较多的风险事件,对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王玉玉赵静张赛鸿
关键词:急危重症CT增强扫描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策
辅助空肠管置换套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究辅助空肠管置换套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100例使用鼻空肠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鼻空肠管采用床旁盲插空肠管技术,观察组鼻空肠管采用辅助空肠管置换套管,比较2组患者空肠管更换成功率、置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属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简明状况调查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结果 观察组空肠管更换成功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SF-36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精力、总体健康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助空肠管置换套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空肠管更换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升患者舒适度,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耿锦硕黄芝王建新李斌彭颖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置管时间家属满意度

相关作者

邱海波
作品数:796被引量:7,073H指数:3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ARDS 机械通气 感染性休克
杨毅
作品数:535被引量:4,690H指数:2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ARDS 感染性休克 重症患者
刘大为
作品数:299被引量:3,315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重症医学 感染性休克 休克 重症 脓毒性
黄英姿
作品数:250被引量:1,376H指数:2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ARDS 感染性休克
安友仲
作品数:245被引量:1,988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ICU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脓毒症 重症医学 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