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5篇“ 针术“的相关文章
- 王毅刚运用动留针术结合意念导引治疗中风的经验
- 2024年
- 该文总结王毅刚教授运用“动留针术”针刺结合意念导引治疗中风的临床经验,并分享典型医案。王毅刚教授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为元神蒙蔽,神机失用,经络虚损,奇经瘀堵,十二正经虚损停滞,治疗应重视导引神机,通调奇经,尤以督脉为宜,并灵活运用《黄帝内经》中“卫气循行”“从阳引阴”“治痿独取阳明”等理论,运用意念导引法,使气机在体内沿经络运行大周天,气血得以流灌周身。
- 张鹏苟春雁豆江移向其兴王毅刚
- 关键词:中风针刺
- 王毅刚针刺天柱穴“动留针术”治疗痛症效应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王毅刚老师针刺天柱穴“动留针术”治疗痛症的相关机制;方法:从天柱穴解剖、功用主治与针刺法、天柱穴与膀胱经督脉的相关联系、膀胱经主筋所生病、针刺镇痛机制、运动导引治痛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结果:天柱穴是膀胱经“通项入于脑”支的腧穴、直接联系脑部;膀胱经“主筋所生病”并通过督脉联系全身经脉而调治全身痛症;运动导引具有收缩伸展经筋、疏通经脉气血、和调五脏六腑、消除炎症水肿等作用而治痛;针刺天柱穴“动留针术”则是发挥了针刺镇痛效应和运动导引治疗痛症效应的双重机制,是“针以调气、动以促通、调神导气”的具体机制;结论:王毅刚老师提出的针刺天柱穴“动留针术”是针刺与运动导引术的有机融合,具有“以神驭气、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舒缓经筋、调理筋骨、祛除外邪、调整阴阳、和调脏腑”的功效,可广泛应用于痛症的治疗。
- 程永
- 关键词:天柱穴针刺导引
- 基于经筋理论运用动留针术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下运用动留针术治疗难治性面瘫的有效性,为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提供更高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本试验以难治性面瘫病例为研究对象,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基于经筋理论运用动留针术组(试验组)和普通...
- 于本画
- 关键词:难治性面瘫经筋理论
- 王毅刚针刺动留针术治疗脑干炎性动眼神经麻痹案
- 青年患者无明显诱因晨起突发眼睑下垂,视物重影,西医院诊断考虑为脑干脑炎,予以激素治疗1月后病情稳定,但视物双影、头昏、眼睑下垂无改善。王毅刚医生行针刺动留针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40余天,病情逐步好转达到临床痊愈。中医诊断头...
- 古利花豆江移苟春雁廖焦鲁王毅刚
- 关键词:脑干脑炎动眼神经麻痹中药调理
- 内热针术式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总结
- 2024年
- 该文总结归纳王开龙主任医师应用内热针术式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经验。王开龙主任医师结合现代软组织解剖学理论,依据PHN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与症状特点,提出“不动则痛”理念。运用内热针术式针刺治疗PHN,能疏通粘连、解除压迫、恢复气血灌注与力学平衡,还能改善缺血缺氧、防再纤维化,同时调节神经机能、营养神经、提高痛阈。
- 张也杨培培农金丽崔洪运陈梓瑜谭旭荣谭良源唐海威王开龙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叩齿调气”动留针术治疗恢复期中重度贝尔面瘫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动留针术治疗恢复期中重度贝尔面瘫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动留针组各30例,对照组参照指南所推荐的恢复期贝尔面瘫针刺方法治疗,动留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动留针术。两组均接受每日1次的针刺治疗,每6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中病即止。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量表(HB)评分、平均痊愈时间、临床痊愈率、口角歪斜症状的改善程度以及面部残疾指数(FDI)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动留针组各时间段痊愈率、痊愈疗程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双侧口角到门齿中缝的距离差值均缩短,动留针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FID评分均明显改善,动留针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安全、有效改善恢复期、单侧、中重度贝尔面瘫患者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功能。“动留针术”有进一步缩短病程、提高痊愈率、改善躯体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的疗效,今后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临床研究予以证实。
- 林启慧王梦秋苟春雁王毅刚廖焦鲁
- 关键词:针刺
- 杨骏特色针术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比较杨骏特色针术与普通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验证验证安中面瘫精细分度量表的实用性和精细度。方法:将65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特色针术组(32例,脱落2例)和普通针刺组(33例,脱落3例),每组完成治疗各...
- 解鸿宇袁爱红杨骏石杰夏玉王泽华叶敏张乐乐阚文静
-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针刺手法红外热成像表面肌电图
- “动留针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冯巩
- 两种不同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单孔腹腔镜单凹槽单疝气针术与传统雪橇疝气钩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以及对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金堂县妇幼保健院(金堂县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进行单孔腹腔镜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传统雪橇疝气钩针术治疗)和观察组(予以单凹槽单疝气针术治疗),各40例,术后均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术后4、8、24、48 h的疼痛程度,术前、术后24 h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预后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斜疝的复发率及对侧疝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两组手术操作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48 h,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均逐渐减轻,且较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更低;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低;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斜疝的复发率及对侧疝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传统雪橇疝气钩针术比,单孔腹腔镜术中应用单凹槽单疝气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改善手术指标,缓解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反应,还能减少穿刺点硬结,避免术后伤口局部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预防术后复发。
- 邓天文赵小平张志冬
-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疼痛程度
- 浅针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临床观察
- 2023年
- 目的:观察吴炳煌浅针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行吴炳煌浅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疾病相关评分、血清相关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SQI、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清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炳煌浅针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对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负性情绪均有积极作用,机制可能与患者5-HT水平增长有关。
- 董锦丽张蕴卢敏敏蒋雁华饶婷余运影
- 关键词:失眠肝郁化火针灸疗法
相关作者
- 王毅刚

- 作品数:88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针术 针刺 针灸 按压 针灸针
- 董泉声

- 作品数:30被引量:156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内毒素 皮肤感受器 针术 电反应 灸法
- 董新民

- 作品数:29被引量:156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内毒素 皮肤感受器 针术 电反应 灸法
- 刘运珠

- 作品数:55被引量:358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 针灸 学术性 针刺疗法
- 樊艺

- 作品数:32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针灸针 针术 脓毒症 针刺 针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