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1篇“ 针灸作用“的相关文章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病因及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2024年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活动减退的现象,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提早出现绝经期表现,从而使女性生育力显著下降,同时也增加了全身各系统与此相关疾病的发生率。POI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免疫、医源性、感染等。中医传统针灸能通过调节生殖内分泌水平、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免疫或氧化应激损害或改善卵巢微循环,从而达到保护卵巢的作用。文章就POI病因及针刺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针灸在临床上更广泛应用于治疗POI提供新思路。
姚锐田丽颖王芬
关键词:病因针灸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危险因素及针灸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2024年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仍存在的顽固、剧烈的持续性神经痛,常发于老年人。针灸治疗PHN疗效较好,但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PHN的文章进行整理总结,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思路。该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年针灸治疗PHN的相关文献发现,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急性期疼痛程度、皮损严重程度、吸烟史、心理因素等均为PHN发病的危险因素。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is a persistent and severe neuralgia that persists after the skin lesions of herpes zoster have subsided, and it is common in the elderly. Acupuncture has shown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reating PHN, but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remains unclear. This article organizes and summarizes the article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HN in recent years to provide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ideas for clinical practice. By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HN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patient age, underlying diseases, pain intensity during the acute phase, severity of skin lesions, smoking history,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re all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N.
周建刚王和平
关键词:针灸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抑郁症的针灸作用机制及疗效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3年
抑郁症是以持久而显著的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性障碍类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以抗抑郁药物为主,但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药物依赖以及停药后复发等不足之处。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与抗抑郁西药相比,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系统的调节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运行气血、调和阴阳等作用,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焦虑和情绪低落等症状。现通过参阅近5年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文献,从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为出发点,总结针灸治疗抑郁症日趋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其在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孙继飞陈丽梅王智郭春蕾何家恺高德强方继良
关键词:抑郁症针灸临床疗效
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的困惑与出路--针灸调节肠易激综合征肠功能机制研究的系统科学思考被引量:4
2022年
以还原论为主体的研究方法在针刺作用机制探索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该方法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以针灸调节肠易激综合征(IBS)肠功能机制研究为例,对此进行了反思。认为针灸治疗IBS机制的探索涉及范围广泛、层次多样,但获得的认识多是碎片化的,缺乏对众多环节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了解。为弥补还原论方法的不足,从系统科学角度探索针灸作用机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特别是从细胞行为组学角度对针灸调节机制的研究思路及其可行性进行探讨,提出了一是基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胃肠道神经-Cajal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CNS-ANS-ENS-ICC-SMC)网络”细胞行为组学的研究,二是基于肠道类器官多种细胞行为组学的研究,以期将针灸调节规律及其机制的认识推进到更深的层次。
陈少宗刘保延刘保延张丽丽张丽丽
关键词:还原论肠易激综合征
转录组学应用于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的探讨被引量:5
2022年
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针对基因、转录子的测序技术与芯片库建立体系已日趋成熟,转录组学能够从RNA角度对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变化进行整体阐释,在疾病发生、干预机制的研究中应用价值突出。系统生物学概念与技术的普及为传统医学的机制机理研究带来新机遇,组学技术挖掘广谱变化的特点也与中医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故二者的结合应用是大势所趋。本文着眼于近10年通过转录组学方法探究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从实验设计、技术选择、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等角度进行整合,探讨转录组在针灸机理探究中的应用策略。
霍宏董旭崔一之李晶怡张莹刘佳惠丛婧王东岩
关键词:转录组学高通量针灸靶点
从干细胞方向研究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得到世界范围广泛认可,对其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扩展、深入。干细胞自上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其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迅速发展,对组织的修复、再生或替代治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也有研究报道试图从针灸对干细胞的影响方面揭示针灸的治疗机制,就此内容检索相关文献,从脑病、脊髓损伤、关节炎等不同疾病中针灸对干细胞的影响,以及不同针灸方法对干细胞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针灸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相关思路。
梁兴森郑小飞王华军
关键词:针刺疗法灸法干细胞
基于代谢组学的针灸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应用思路被引量:9
2019年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研究代谢产物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本质的一种科学方法。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针灸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针灸经典理论的科学内涵已成为传统医药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将代谢组学技术引入到针灸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必然。本研究从针灸与代谢组学的内在联系和代谢组学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两方面展开,随着针灸作用机制与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的深入研究,对于针灸理论和临床作用机制的诠释、促进针灸学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方芳陈岩波陈岩波马育轩马育轩
关键词:代谢组学针灸
基于代谢组学的针灸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9年
代谢组学是新近兴起的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手段,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反应生物体接受刺激时所作出的代谢物层面的变化,与中医整体观十分吻合,因此广泛用于中医中药学的研究中,在针灸学机制的研究中早已将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近年来针灸代谢组学的研究日趋增多,在揭示针灸作用机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对现今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愿能为代谢组学广泛应用于针灸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钟欢邵湘宁邵湘宁佘畅佘畅刘霞刘密常小荣刘迈兰
关键词:针灸代谢组学神经递质能量代谢氨基酸
结合现代技术,多学科交叉合作,系统全面阐释针灸作用机制——访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级中医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常小荣教授被引量:4
2019年
常小荣,女,1956年6月出生,汉族,山西壶关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国科协全国针灸经络养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湖南省教学名师,全国第五批、第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湖南省医学学科领军人才。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级中医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卫生部针灸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关键词:实验教学
针灸作用规律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0
2017年
"逆针灸"是指在机体健康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针灸方法,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预防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逆针灸"的方法治未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Pubmed、Ovid及CNKI数据库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逆针灸"的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探讨"逆针灸"保护机体的作用规律、效应影响因素以及潜在的相关机制,以期为"逆针灸"治未病的临床运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朱世鹏陈欢李晓泓王耀帅
关键词:逆针灸

相关作者

杨永清
作品数:214被引量:1,04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研究主题:哮喘 针灸疗法 针灸 针刺 针灸学
杜民
作品数:327被引量:414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
研究主题:人体通信 荧光 免疫层析 免疫层析试条 电流耦合
陈汉平
作品数:280被引量:1,909H指数:28
供职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研究主题:针灸疗法 针灸 针灸学 艾灸 针刺
王宇琳
作品数:8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
研究主题:治疗型 护膝 关节炎 针灸作用 骨性关节炎
郭义
作品数:977被引量:5,289H指数:34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灸 针刺 腧穴 经络 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