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篇“ 钉螺孳生“的相关文章
云南省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时空分布规律
2023年
目的:探索云南省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50-2014年云南省螺情数据(来自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建立新发钉螺孳生地分布的时空数据库,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扫描统计量分析方法探索不同环境类型(沟渠、塘堰、水田、旱地、滩地、其他环境)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1950-2014年,云南省年新发钉螺孳生地数量在1955年达到峰值(1 730个),其后呈现波动下降趋势。1993-2014年新发钉螺孳生地数量主要维持在100个以下,仅2004、2013年分别上升至160、131个。滩地环境新发钉螺孳生地的平均持续存在时间最长,为43.85年;其次是水田环境,为37.01年;塘堰环境的平均持续存在时间最短,为20.44年。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持续存在时间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全局莫兰指数为0.43~0.64,均 P < 0.05);扫描统计量分析显示,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均具有时空聚集性(均 P < 0.001),分别探测出3~6个聚集簇。 结论:云南省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均具有时空聚集性,对不同环境类型聚集区域需加强监测与防控,防止螺情进一步扩散。
黄君慧张云杜春红宋静徐宁蒋鸿琳王正中熊赢童懿欣尹江帆江峰姜庆五董毅周艺彪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聚集性
一种基于光谱特性的钉螺孳生地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谱特性的钉螺孳生地识别方法,属于遥感影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识别区域的多时期多光谱卫星遥感影像;确定识别区域的“冬陆夏水”区域;获得识别区域的钉螺孳生点坐标、非钉螺孳生点坐标;制作光谱曲线对...
刘新张志杰苏亚聪高风华孙阳徐爽
长江中下游钉螺孳生面积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2021年
血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钉螺是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对血吸虫病传播具有重要影响,收集了《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等中长江中下游5省份在1999—2018年间钉螺孳生面积长时间序列数据。运用Manner-Kendall检验方法对5省份钉螺面积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空间分析中湖南湖沼型钉螺面积构成比上升,湖北和江西湖沼型钉螺呈有小幅度的下降,安徽湖沼型钉螺有明显下降趋势,江苏无稳定的变化趋势。时间分析中江苏、安徽、湖北湖沼型钉螺面积有下降趋势,其中湖北的下降趋势不显著,而江西、湖南无显著的上升趋势。江苏和湖北湖沼型钉螺面积突变年份分别为2010年和2017年,安徽省无明显突变,湖南湖沼型钉螺面积突变点在2001—2002年之间,江西湖沼型钉螺面积突变年份为2002年。长江中下游钉螺孳生面积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控螺工作提供依据。
江曦王家生代娟元艺刘小光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一种基于光谱特性的钉螺孳生地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谱特性的钉螺孳生地识别方法,属于遥感影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识别区域的多时期多光谱卫星遥感影像;确定识别区域的“冬陆夏水”区域;获得识别区域的钉螺孳生点坐标、非钉螺孳生点坐标;制作光谱曲线对...
刘新张志杰苏亚聪高风华孙阳徐爽
文献传递
基于Excel VBA的钉螺孳生环境和螺情调查程序构建与应用
2021年
目的构建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和螺情调查程序,为开展血吸虫病精准防控,制定全省消除阶段策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Excel VBA语言开发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和螺情调查程序,并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对全省钉螺孳生环境开展调查,结合Google Earth Pro绘制钉螺调查环境分布图。结果本程序实现了钉螺孳生地环境登记卡、钉螺调查登记卡与样品复核登记卡自动生成,钉螺孳生地、螺情调查数据库与登记卡动态关联。2016-2017年江西省共调查钉螺孳生环境10284处,共查出有螺环境2175处,现有螺面积为83234.50 hm^(2)。结论通过本程序可准确便捷掌握江西省钉螺分布现状,为精准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陈喆江会文吕尚标李宜锋袁敏邹小青林丹丹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安徽省钉螺孳生环境分布时空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及感染性钉螺时空分布特征。方法根据2016年安徽省钉螺调查建立的数据库,描述全省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有螺环境中钉螺空间分布和感染性钉螺在1950-2016年聚集分布情况。结果1950-2016年,安徽省共发现钉螺孳生环境22757个,其中曾为感染性钉螺环境5004个,分别呈单峰和双峰状变化,1970年是变化拐点;历史累计有螺面积共14.10万hm^2,其中88.08%于1950-1979年首次发现;共消灭11.45万hm^2有螺面积,77.17%的历史有螺环境在1970-1999年消灭。截至2016年,全省现有螺环境4830个,其中曾为感染性钉螺环境1051个;78.12%的现有螺环境已存在40年以上,65.75%的感染性钉螺环境在10年内消除了感染性钉螺。安徽省现有螺环境活螺密度存在空间自相关(Moran’s I=0.196,Z=139.63,P<0.001);局部热点分析显示有螺环境活螺密度在空间上呈聚集性,长江以南呈高值聚集,长江以北呈低值聚集;21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活螺密度高值聚集区分布于长江沿线及支流水系。时空扫描分析发现现有螺环境中感染性钉螺在4处区域存在时空聚集性。结论安徽省现有螺环境存在时间长久,仅靠药物难以消灭,必须结合环改灭螺。现有螺环境的活螺密度存在空间聚集性,部分聚集区也是近年的高风险区域。时空扫描分析发现的历史上感染性钉螺聚集分布的区域中,部分环境流行因素和人畜感染的风险仍然存在,还需将其作为重点防控区域。
高风华张世清汪天平何家昶李婷婷许晓娟薛靖波
关键词:钉螺空间自相关
江汉平原钉螺孳生的土壤适宜性分析
2020年
钉螺孳生与土壤环境密切相关,通过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钉螺孳生的适宜性,可以判断某一地区钉螺孳生及扩散的风险程度。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运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和集中指数方法,综合分析了土壤类型与钉螺的密度及空间分布的关系,并根据钉螺孳生的适宜程度对土壤进行分类。结论如下:(1)不同土壤类型在有螺区的面积差异明显,灰潮土面积最大,为2575.01 km2,占有螺区总面积的34.16%;(2)不同土壤类型的平均钉螺密度差异明显,淹育水稻土平均钉螺密度最高,为7.27只m-2;(3)不同土壤类型在有螺区和较高钉螺密度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差异明显。在有螺区和高钉螺密度区分布的集中程度较高的土壤亚类有淹育水稻土、潜育水稻土、棕红壤、石灰性草甸土;(4)按对钉螺孳生的适宜程度,将淹育水稻土、潜育水稻土和石灰性草甸土划分为宜孳生型,将潴育水稻土、典型潮土、灰潮土、棕红壤和水域变化地带划分为较宜孳生型,将漂洗水稻土、典型黄棕壤、黄棕壤性土、红壤性土、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典型沼泽土、草甸沼泽土和石灰性紫色土划分为不宜孳生型。研究有利于深入不同土壤类型对钉螺孳生影响的认识,为因地制宜的钉螺防治策略实施提供参考。
邵奇慧李仁东王宏志杨兰芳邱娟肖瑛崔颖
关键词:土壤类型钉螺江汉平原
基于LandSat-8影像构建指数识别钉螺孳生
近年来我国的血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湖北钉螺作为日本血吸虫寄生的唯一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和扩散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生物因素。值得警惕的是,局部地区尤其是湖沼型流行区的钉螺...
苏亚聪
关键词:生物监测钉螺孳生地遥感影像光谱特征植被指数
文献传递
江西上高县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环境现状
2018年
目的掌握上高县钉螺孳生环境分布现状,为今后螺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全县钉螺孳生环境;用GPSmap76采集环境空间数据,结合Google Earth绘制钉螺孳生环境图。结果调查的67个环境均为山丘型流行类型。孳生钉螺环境总面积516. 51 hm^2,历史累计有螺面积为232. 56 hm^2,未发现有螺面积。Ⅱ类环境数和面积分别占10. 45%和6. 49%,Ⅲ类环境数和面积分别占89. 55%和93. 51%。有60个环境局部或全部有人为改变,占总环境数的89. 55%,主要方式以农业结构调整或血防林为主,其次是田地整治,再次是沟渠硬化或护坡,城镇化建设最少。结论上高县历史有螺环境改造呈中等局部程度,仍存在钉螺孳生的基本条件,尚需开展持续的螺情监测工作。
李红霞黄学礼周荣易惠娟吕尚标
关键词:钉螺孳生环境
基于遥感环境指标的鄱阳湖典型湿地钉螺孳生地研究
鄱阳湖洲滩是钉螺孳生的主要区域,钉螺作为血吸虫寄生的唯一中间宿主,钉螺孳生与环境要素关系密切,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近年来受鄱阳湖低枯水位影响,钉螺孳生区域有向低高程扩张的趋势。因此,探究与鄱阳湖钉螺孳生关系密切的环境...
饶滴滴
关键词:钉螺孳生地多尺度分割

相关作者

姜庆五
作品数:792被引量:5,971H指数:3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流行病学 湖北钉螺 农村
郭家钢
作品数:178被引量:2,244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疫情 血吸虫病防治 钉螺 流行病学
周晓农
作品数:569被引量:5,073H指数:52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寄生虫病 日本血吸虫 疫情
汪天平
作品数:421被引量:1,991H指数:29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流行 藐小棘隙吸虫
张旭东
作品数:164被引量:2,319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钉螺 滩地 植被恢复 小流域 植被恢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