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7篇“ 钛瓷结合强度“的相关文章
- 表面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型纯钛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表面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型纯钛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SLM技术制作纯钛条64个,钴铬合金条16个(25.0 mm×3.0 mm×0.5 mm)。根据喷砂压力及中间层将纯钛试件分为4组,TB1组为0.25 MPa喷砂的粘接瓷组,TG1组为0.25 MPa喷砂的金涂层,TB2组为0.45 MPa喷砂的粘接瓷,TG2组为0.45 MPa喷砂的金涂层,各组一半烤瓷试件进行10 000次冷热循环实验(n=8)。以0.25 MPa及0.45 MPa压力喷砂的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作为对照,记为C1、C2组(n=8)。利用经典三点弯曲实验测试烤瓷试件的金瓷粘接强度,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纯钛表面粗糙度,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钛瓷结合界面形貌,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瓷剥脱后钛表面形貌并分析断裂模式,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钛瓷结合强度TG2组(40.16±3.97) MPa显著高于TB2组(36.32±1.44) MPa,TG1组(37.38±2.39) MPa显著高于TB1组(33.75±2.31) MPa(P<0.05),TB2组显著高于TB1组(P<0.05)。冷热循环后钛瓷结合强度未见明显下降。喷砂压力从0.25 MPa增加至0.45 MPa时,钛表面粗糙度随之显著增加(P<0.05)。纯钛组断裂模式均为混合断裂。结论:本实验条件下,与粘接瓷相比,金涂层可显著提高Ti22瓷粉与SLM纯钛的结合强度,增加喷砂压力可进一步改善钛瓷结合。冷热循环10 000次后,钛瓷结合强度未见显著降低。
- 胡丹丹任灿霞骆小平
- 关键词:钛钴铬合金
- 热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型纯钛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热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melting,SLM)成型纯钛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利用SLM技术制作ISO 9693标准要求的纯钛试件96个,分为热处理组(A)和未热处理组(B)。A、B组试件根据瓷粉种类分为Super Ti22(a)、Titankeramik(b)、Triceram(c)组。再根据喷砂压力0.25 MPa(1),0.45 MPa(2),最终分为Aa1、Aa2、Ab1、Ab2、Ac1、Ac2及Ba1、Ba2、Bb1、Bb2、Bc1、Bc2组。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喷砂试件表面形貌及测量粗糙度;烤瓷后测试三点弯曲钛瓷结合强度;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瓷层剥脱后的钛表面形貌并分析其断裂模式。结果A组维氏硬度(188.21±11.94)HV低于B组维氏硬度(204.48±6.32)HV(P<0.05)。粗糙度值A1组(2.90±0.32)μm,A2组(3.43±0.4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2.62±0.08)μm,B2组(3.01±0.0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结合强度均高于B组[Aa1组(33.75±2.31)MPa,Aa2组(36.32±1.44)MPa,Ab1组(39.82±2.28)MPa,Ab2组(33.74±1.53)MPa,Ac2组(38.63±1.36)MPa;Ba1组(29.65±1.10)MPa、Ba2组(27.17±2.24)MPa、Bb1组(27.29±1.61)MPa、Bb2组(23.85±0.97)MPa、Bc2组(35.75±1.93)MPa(P<0.05)];随着喷砂压力的增大,钛瓷结合强度Aa2组高于Aa1组,Ab2组低于Ab1组(P<0.05);Ba2、Bb2、Bc2组结合强度低于对应的Ba1、Bb1、Bc1组结合强度。A组及Bc1、Bc2组为混合断裂,Ba1、Ba2、Bb1、Bb2组为界面断裂。结论热处理可降低SLM纯钛的维氏硬度;SLM纯钛热处理后有利于三种瓷粉与纯钛的结合;喷砂压力对钛瓷结合强度有影响。
- 胡丹丹骆小平任灿霞
- 关键词:纯钛瓷粉喷砂粗糙度维氏硬度
-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微弧氧化后钛片对钛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钛片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以期用一种清洁、高效、低耗的方法提高钛瓷结合力。 方法:将55片厚度为0.5mm、长度为25mm、宽度为3mm的纯钛片喷砂后,再选择20g/L Na2SiO3...
- 陈芳兵
- 关键词:钛片微弧氧化低温等离子体
- 文献传递
- 电子束蒸镀纳米二氧化硅涂层对钛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 目的:钛作为一种新兴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口腔的各个领域,如纯钛种植体,可摘局部义齿纯钛支架,钛金属桩核及纯钛基底烤瓷冠,纯钛作为烤瓷冠金属基底具有较多的优点,但是纯钛基底与瓷结合强度相对较低,临床上常出现崩瓷的现象,钛...
- 吕静
- 关键词:纯钛钛瓷结合强度二氧化硅瓷粉
- 文献传递
-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微弧氧化后钛片对钛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钛片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以期用一种高效、低耗的方法提高钛瓷结合力。方法:将55片规格为25mm×3mm×0.5mm的纯钛片喷砂后,再选择20g/L Na2SiO3电解液,对钛试件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将所有钛片平均分成5组,A组为对照组,其余4组(B、C、D、E组)用氧气低温等离子体,95%氩气+5%氧气等离子体,氮气等离子体,氩气等离子体分别处理。处理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2个试件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处理面表面形态,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处理面元素组成,再每组随机选取3个试件测量钛试件的接触角,剩余试件进行烤瓷,结束后每组选取4片钛片进行三点弯曲实验测试钛瓷结合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用SEM观察瓷剥脱面形态及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分析瓷剥脱面元素,剩余的2个试件用环氧树脂包埋,SEM观察钛瓷结合横截面。结果:A-E组钛瓷结合强度如下:A组为39.57±0.61MPa,B组为49.17±1.03MPa,C组为51.97±2.84MPa,D组为49.20±1.31MPa,E组为47.90±2.34MPa。B-E组的钛瓷结合强度均大于A组(P<0.05)。扫描电镜示各组钛片表面均呈现较均匀的多孔状结构,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孔径大小、形状未出现明显改变。XPS结果显示实验组C元素含量明显降低,O、Si元素含量升高。接触角测量结果为实验组较对照组接触角明显降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各组钛片都表现出超亲水性。将瓷层从钛表面剥脱,通过EDS测得B-E组钛片表面Si、F、Na、K等瓷粉特征元素比A组显著增高,B-E组钛瓷结合界面的裂隙、孔洞较A组明显减少。结论:低温等离子体可以在不改变试件表面形貌的前提下提高钛瓷之间的化学结合力,这可能与低温等离子体能够在钛表面引入新的官能团,清洁钛片污染的表面,从而增加试件表面润湿性和表面能有关
- 陈芳兵柏娜谈飞王英王丽喆王少磊刘杰
-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微弧氧化
- 纯钛表面电子束蒸镀钴铬合金涂层对钛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 目的:应用电子束蒸镀的方法于纯钛表面沉积不同厚度钴铬合金涂层以研究其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方法:将60片切削钛片(25mm×5mm×0.5mm)随机分成5组,钛片均经过喷砂处理。其中4组为实验组,通过电子束蒸镀的方式...
- 王硕
- 关键词:纯钛表面钛瓷结合强度
- 文献传递
- 纯钛表面电子束蒸镀钴铬合金涂层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应用电子束蒸镀的方法于纯钛表面沉积不同厚度钴铬合金涂层以研究其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将60个喷砂后的钛片(25.0 mm×3.0 mm×0.5 mm)随机分成实验组(A,B,C,D组)和对照组(E组)5组,实验组喷砂后通过电子束蒸镀的方式于表面形成不同厚度的钴铬合金涂层,其厚度分别为20 nm(A组)、40 nm(B组)、60 nm(C组)、80 nm(D组),E组仅喷砂处理。对电子束蒸镀完成后于纯钛表面形成的涂层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及能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um,EDS)分析,试件烤瓷后通过三点弯曲力学试验检测其钛瓷结合强度,瓷剥脱后进行SEM和EDS分析以及钛瓷结合界面的SEM和线性分析。结果:A,B,C,D,E组钛瓷结合强度分别为(36.11±1.17),(43.33±1.17),(39.95±2.22),(38.85±1.10)和(30.23±1.94)MPa。实验组钛瓷结合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高于ISO 9693规定的临床标准,其中B组(40 nm)的钛瓷结合界面结合紧密,无空洞及裂隙,钛瓷结合强度和钛片瓷剥脱后表面瓷粉残留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结论:通过电子束蒸镀的方式于纯钛表面形成适宜厚度的钴铬合金涂层可提高钛瓷结合强度。
- 王硕吕静陈芳兵李莉谈飞刘杰
- 关键词:钛瓷结合强度
- 电子束蒸镀纳米二氧化硅涂层对钛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索在纯钛表面电子束蒸镀纳米二氧化硅涂层对提高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将50个纯钛试件随机分成5组,每组10片,喷砂后用电子束蒸镀40、60、80、100 nm厚度的二氧化硅膜层(分别为A、B、C、D组),对照组为仅喷砂的试件(E组),每组随机选取6片烤瓷后,根据ISO-9693的要求进行三点弯曲,以评估钛瓷结合强度,并对镀膜后试件表面、瓷剥脱后的试件表面及钛瓷结合界面进行电镜及元素分析。结果:5组钛瓷结合强度依次为31.14±1.43MPa,38.15±0.52 MPa,42.69±1.08 MPa,46.28±0.94 MPa,29.47±0.65 MPa。三点弯曲结果表明B、C、D三组的钛-瓷结合强度明显高于E组(P<0.05),A组与对照组E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D组钛瓷结合强度最高,钛瓷结合界面相对平整,无明显的孔隙及空洞。瓷剥脱面及钛瓷结合界面的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表明实验组试件表面瓷粉残留的量多于对照组。结论:纯钛表面电子束蒸镀纳米二氧化硅膜层可以提高钛-瓷结合强度。
- 吕静谈飞袁慕洁王少磊王丽喆刘杰
- 关键词:纯钛钛瓷结合强度二氧化硅
- 冷热循环对不同电解液体系微弧氧化后钛瓷结合强度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冷热循环对不同微弧氧化电解液体系处理后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研究于2018年1—10月在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进行。制备纯钛切削试件72片,随机均分为3组。A组(对照组)仅喷砂处理;B、C组(实验组)喷砂后微弧氧化,B组电解液为20 g/L MgSiF6,C组电解液为20 g/L Na2SiO3。各组根据烤瓷后冷热循环次数的不同再分别分为1、2、3组,1组未经冷热循环,2组3000次循环,3组6000次循环。三点弯曲实验检测钛瓷结合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微弧氧化后膜层形貌、钛瓷结合界面并进行能谱分析。结果 2个实验组钛瓷结合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各组经冷热循环后的钛瓷结合强度较未经冷热循环的均有降低,经6000次循环的C3组降低幅度(16.60%)小于B3组(34.03%)。结论 20 g/L Na2SiO3溶液体系的微弧氧化处理更适用于临床。
- 朱佳妮王硕宋续军徐婷谈飞刘杰
- 关键词:微弧氧化电解液
- 冷热循环对不同电解液微弧氧化后钛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 研究目的:研究冷热循环处理对分别以20g/LNa2SiO3溶液和20g/LMgSiF6溶液为电解液,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后的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研究方法:将78片切削纯钛试件(25mm×3mm×0.5mm)随机分为三组:...
- 朱佳妮
- 关键词:电解液微弧氧化
相关作者
- 刘杰

- 作品数:173被引量:217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 研究主题:钛瓷结合强度 微弧氧化 共混膜 制备及性能 棉织物
- 谈飞

- 作品数:24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钛瓷结合强度 微弧氧化 藻酸盐凝胶 电解液 凝胶
- 郭天文

- 作品数:230被引量:980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钛 纯钛 义齿 牙科材料 全口义齿
- 张玉梅

- 作品数:148被引量:88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钛 成骨细胞 钛合金 微弧氧化 羟基磷灰石
- 骆小平

- 作品数:204被引量:1,061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钛 义齿 纯钛 牙科材料 美学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