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7篇“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相关文章
玄武岩纤维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2023年
考虑水胶比、纤维种类(玄武岩纤维钢纤维)及纤维体积掺量设计了18组活性粉末混凝土,通过试验测试了18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以及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分析了水胶比、纤维种类及纤维体积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的变化对不同组RPC性能影响相似,水胶比每增加0.02,新拌混凝土的扩展度平均提高约40~50 mm。且强度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强度下降率也趋于增大;大掺量玄武岩纤维RPC内易出现结团效应,对RPC工作性能影响巨大。结合文献对比分析在不同配合比下纤维体积掺量对RPC的增强效果,提出玄武岩纤维建议体积掺量在0.1%~0.5%,钢纤维体积掺量在0.75%~2.00%。
于新民王德弘马一丹刘晏廷鞠彦忠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玄武岩纤维钢纤维水胶比工作性能
定向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弯及受剪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通过电磁场干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中钢纤维分布特征,制备了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定向分布钢纤维RPC(ASFRPC)和乱向分布钢纤维RPC(SFRPC)试件,并对各试件开展了双面直剪试验和四点弯曲试验,分析了纤维长度(13~20 mm)和纤维方向对RPC试件的开裂性能、抗弯承载力、弯曲韧性、抗剪强度、剪切韧性等的影响。研究表明:纤维长度和方向对钢纤维PRC试件的初裂强度和初裂挠度无明显影响;双面直剪试验中,ASFRPC试件的强度、峰值变形及韧性相比SFRPC试件均得到了显著提高,表现出更高的剪切性能;四点弯曲试验中,ASFRPC试件的弯曲峰值应力、弯曲韧性、峰值位移较SFRPC试件均有显著提升。纤维方向对弯曲性能和剪切性能的影响比纤维长度更显著。
林一苇杨克家李坤坤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弯曲韧性抗弯承载力
与外包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PowderConcrete)具备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将型放入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中构成的型外包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SteelReinforcedReactiv...
张冰杰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特性研究
2021年
文章以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比例极限和弹性模量为表征指标,研究了钢纤维掺量(0%、0.5%、1%、1.5%、2.0%、2.5%)对活性粉末混凝土上述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可以大幅度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其中抗折强度提升高达154%。
蒋春钢万华柱原国智覃权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纤维弹性模量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三点弯曲试验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21年
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了钢纤维体积含量为1%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棱柱体试件(40 mm×40 mm×160 mm)数值建模过程并储存钢纤维端点坐标值。对棱柱体试件进行六面体单元网格划分(六面体单元边长设定为2 mm)并记录六面体单元节点坐标值。由Matlab软件编程对棱柱体试件域内由钢纤维端点及六面体单元节点形成的点云进行四面体单元网格划分及网格质量优化,形成钢纤维RPC棱柱体数值试件。把数值试件导入LS-DYNA软件,钢纤维设定为杆单元,RPC基质选用Solid164单元,钢纤维杆单元与RPC基质单元均满足各向同性线弹性本构模型,通过对棱柱体试件三点弯曲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该数值模拟方法合理可行。
王晓飞张晓虎周海龙
关键词: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数值模拟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采用立方体黏结劈拉试验和混凝土构件在对称集中荷载作用的抗剪试验,探讨不同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活性粉末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斜截面抗剪试验过程中,构件混凝土开裂时间推迟,最大裂缝宽度减小,裂缝发展变缓。这说明,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的钢纤维有阻裂抗裂作用,增加钢纤维掺量将增大黏结劈裂强度,提高界面粗糙度和机械咬合力。
刘超李月霞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纤维抗裂性能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振动搅拌试验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工程品质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人们对混凝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材料的高功能化和高性能化已成为21世纪混凝土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
刘欢建
关键词: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振动搅拌振动加速度力学性能
高温下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在实验室高温环境下对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和钢纤维掺入量对钢纤维RPC的拉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钢纤维体积掺入量一定时,随试验温度的提高,钢纤维RPC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均表现出先提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钢纤维RPC抗折强度临界温度为200℃,抗拉强度的临界转变温度为120℃,表明钢纤维RPC试件的抗拉强度对高温环境更敏感,当温度升高时,试件的抗拉强度退化更为明显。
鞠杰汤道清
关键词: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折强度抗拉强度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为研究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中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受剪承载力,完成了8个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中节点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筋强度、节点核心区配箍率、贯通节点的腰筋及柱内非角部筋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中节点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受剪承载力、滞回特性、耗能、承载力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梁柱纵筋采用HRB600高强筋延缓了刚度退化速率,提高了试件的耗能能力;核心区箍筋配筋率的增大能够改善破坏阶段试件的承载力退化特性和耗能能力,节点核心区横向筋面积率为0~0.98%时,节点的受剪承载力和延性随横向筋面积率的增大而增大;贯通节点的梁内腰筋和柱内非角部筋均能够有效提高节点受剪承载力、延缓构件承载力的退化、提高其耗能能力。采用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受剪承载力公式,对于低配箍率节点承载力计算偏于保守,当面积配箍率大于0.98%时偏于不安全;ACI 352-02中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更接近,约有9%~46%的安全裕度。
王德弘王德弘郑文忠鞠彦忠
关键词:梁柱中节点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拟静力试验受剪承载力抗震性能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为研究圆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短柱的轴压性能,完成了7根外径219~273 mm的圆钢纤维RPC短柱轴压性能试验,分析了套箍系数、径厚比对轴压试件荷载-应变曲线和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箍系数ξ在0.63~0.88时,荷载-位移曲线在峰值荷载后出现下降段,短柱呈现剪切破坏模式;当ξ≥1时,在到达峰值荷载后,荷载下降幅度明显减小或出现回升趋势,短柱呈现腰鼓形破坏模式。在达到峰值荷载的85%之前,试件处于弹性阶段,管纵向应变大于横向应变;弹塑性阶段,管横向应变增加较快,其横向变形系数超过管的泊松比并逐渐增大,管对RPC的约束作用不断增强。随着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其横向变形系数减小,管对核心区RPC约束效果降低。
戎芹戎芹侯晓萌侯晓萌郑文忠
关键词:圆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压试验套箍系数荷载-变形曲线

相关作者

吴炎海
作品数:63被引量:498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活性粉末混凝土 受力性能 钢纤维 开孔梁 钢筋混凝土
郝文秀
作品数:74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活性粉末混凝土 ANSYS 大流量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 钢纤维
徐晓
作品数:63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活性粉末混凝土 减震效果 摩擦耗能支撑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 钢纤维
林清
作品数:8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活性粉末混凝土 钢纤维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 力学性能 受压
郑文忠
作品数:516被引量:1,976H指数:24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 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