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2篇“ 钾素吸收“的相关文章
新型肥对花生产量、品质及吸收利用影响的研究
2025年
针对粮油兼用作物产量与品质不佳,我国传统肥的施用存在肥效短、利用率低、应用效果差等问题,为研究新型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高肥利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传统肥(K_(2)O)常规用量处理(150 kg/hm^(2))为对照,研究了施用不同用量新型肥(0、75、150、225、300 kg/hm^(2))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吸收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肥用量为150 kg/hm^(2)时,花生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吸收以及利用率表现较好,花生油脂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花生总酸度方面也表现较好;新型肥用量为75 kg/hm^(2)时,可以有效改善花生蛋白质含量;新型肥用量为300 kg/hm^(2)时,在提高花生维生C含量方面表现较佳,同时其在土壤当季供水平(速效)和供潜力(缓效)均为最高。综合来看,新型肥用量为150 kg/hm^(2)时,对提高花生产量、品质及土壤吸收利用表现最佳。
洪熙明卢树昌郭刘明何季玲陶萱姜云惠
关键词:钾肥花生钾素吸收
根际解菌TK35促进烟草生长、吸收及烟叶产质量提升
2025年
选取前期从烟草根际筛选获得的烟草亲和性解菌TK35菌株,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估该菌株对烟草生长、吸收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施菌的烟株相比,施加TK35菌液烟株的叶片鲜重、叶片干重、叶片含量及根际土壤速效含量分别提高13.89%、11.97%、11.46%和4.9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TK35菌液、80%用量肥处理效果最佳,与不施菌液、施全肥对照(CK2)相比,其中部叶含量和上部叶含量分别提高14.64%和35.97%,中部烟叶比例、上等烟比例、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8.33%、3.20%、3.83%和5.35%。解菌TK35可提高烟草根际土壤速效含量,提高烟叶含量,促进烟株生长,有效提高烟叶产质量,提高烟草经济效益,具有开发应用潜力。
仇艳平蔡柯霍光田馨誊马俊锋张自豪张佳轩邝雪灵胡佳丽郑玉欣王义伟曹媛媛
关键词:烟草钾素吸收产质量经济性状
量对玉米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研究玉米群体干物质、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对的响应。于2018—2019年在宁夏银川平吉堡开展田间试验,设6个肥用量,依次为0、60、120、180、240、300 kg/hm^(2)。结果表明:施显著提高了玉米干物质积累、吸收转运及利用效率,以施量为180 kg/hm^(2)条件下最好,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提高了3.04%~13.80%,穗积累量较对照提高32.17%~42.57%。施处理下转运量提高了20.28%~68.73%,转运率提高了10.16%~30.37%,转运养分对籽粒贡献率提高了20.40%~67.71%。180 kg/hm^(2)较其他施处理,吸收利用效率提高了20.09%~247.97%,农学利用率提高了37.47%~221.27%,产量提高了6.99%~18.14%。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养分积累与转运及肥料利用等因,本试验条件下以施量为180 kg/hm^(2)较为适宜。
张正珍慕瑞瑞王佳徐灿陈永伟陈永伟吴宏亮吴宏亮
关键词:施钾量干物质养分吸收利用
胁迫下过表达NtCaM10对烟草生长及吸收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低胁迫下过表达NtCaM10基因对烟草生长及吸收的生理与分子调控机制,以野生型烟草K326(WT)及过表达NtCaM10转基因K326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水平,5 mmol/L(常)、0.15 mmol/L(低),分析低胁迫下NtCaM10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启动子活性,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离子吸收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及各部位含量。结果表明,低胁迫后NtCaM1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启动子活性被激活。与常水平相比,低水平下WT和转基因株系的鲜质量及根系长度均显著降低。在低水平下,WT生长受抑制的效果更加明显,NtCaM10过表达3个转基因株系的平均鲜质量相比WT显著提高了57.44%,平均根系长度显著提高了35.77%,转基因系中丙二醛的积累显著低于WT,SOD、POD、CA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WT,NtCaM10过表达烟草中的NtHAK1、NtHAK5、NtKC1、NtNKT2的平均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增幅分别为56.60%、81.84%、98.08%、638.89%,过表达NtCaM10烟草根部和地上部的平均积累与WT相比显著提高了21.59%和32.36%。NtCaM10基因参与烟株对低胁迫的响应,过表达NtCaM10可以通过调节烟草的抗氧化酶活性和离子吸收与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正向调节烟草对低胁迫的耐受性。
刘灿代晓燕张玉银王英锋后亚斌李莹莹杨杰夏宗良常剑波
关键词:烟草低钾胁迫钾素吸收
量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2024年
为明确云南春作马铃薯的适宜肥用量,为云南春作马铃薯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主栽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120、240、360 kg/hm^(2)等4个肥处理,研究不同肥用量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肥能够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马铃薯平均增产14270 kg/hm^(2),平均增产率为43.1%,其中360 kg/hm^(2)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但与240 kg/hm^(2)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施用肥能够显著提高大薯率,与不施肥相比,大薯率平均提高36.19%,中薯率、小薯率分别降低29.16%、45.17%。施用肥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整个生育期株高、茎粗分别平均提高13.06%、17.78%;施用肥能显著增加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各器官的干重、含量及积累量,整个生育期马铃薯全株干重、积累量平均分别增加32.80%、81.55%;施用肥促进了马铃薯干物质、向块茎转运,在240 kg/hm^(2)用量下,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分配比最大,分别为70.68%、64.92%。然而,随着肥施用量的增加,肥利用率降低。综合考虑肥利用效率,云南春作马铃薯肥用量以240 kg/hm^(2)为宜。
李宁刘骏杨志清李鸣凤张炜
关键词:生长发育钾素吸收利用施钾量
肥用量对宁南山区芹菜产量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明确宁夏南部山区芹菜栽培生产的肥用量效应,为克服肥用量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芹菜病害频发、农户经济收益不高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皇后”品种芹菜为供试作物,用单因多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0、225、450、675和900 kg hm^(−2)5个施肥水平(分别记为K0、K225、K450、K675和K900处理),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芹菜产量、养分吸收数量与根茎叶分配及肥利用率等指标,分析肥用量与上述测定指标关系,探究宁南山区芹菜栽培适宜施肥量。【结果】结果表明,施用肥后土壤全含量随肥用量增加而增加,以K900处理为最大、达21.78 g kg^(−1)。单位面积和单株芹菜吸收量以K675处理最大、分别为344.68 kg hm^(−2)和1.57 g株^(−1)。芹菜干物质积累量随肥用量增加而显著变化,但以K450处理最高,为64.17 g株^(−1)。肥利用率在12.68%~34.43%之间,以K225处理为最高、达34.43%。芹菜偏生产力和肥农学效率也以K225处理为最高,分别为1006.43 kg kg^(−1)和128.95 kg kg^(−1)。当肥用量超过450 kg hm^(−2)时,土壤表观平衡为盈余。5个处理的芹菜产量依次分别为201.33 t hm^(−2)、223.00 t hm^(−2)、233.33 t hm^(−2)、228.33 t hm^(−2)、217.67 t hm^(−2),即各施肥处理比对照(K0)增产8.15%~15.90%,且以K450处理最高。用拟合肥用量与芹菜产量的关系曲线的方法,求得肥施用量为524.59 kg hm^(−2)时芹菜产量最高、为478.11 kg hm^(−2)时施肥经济效益最佳。芹菜的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粗纤维及硝酸盐含量都以K900处理为最高。使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表明K450处理肥施用效果最优。【结论】为提高宁南山区农户经济收入,降低过量施用肥造成的不利影响,推荐种植芹菜的肥施用量为455.12~592.50 kg hm^(−2)。
田伟冯海萍
关键词:芹菜钾肥用量钾肥利用率
肥用量对菊芋块茎产量、植株生理特性及吸收利用影响效应
2024年
为了探究肥用量对菊芋块茎产量、植株生理特性及吸收利用影响效应,为菊芋科学施及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2022年于河南省原阳县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布置肥用量田间试验,设置0(K0)、45(K45)、90(K90)、135(K135)、180 kg·hm^(-2)(K180)和225 kg·hm^(-2)(K225)K2O六个处理,系统研究肥用量对成熟期菊芋块茎产量(播种后206 d)及生育期间(播种后60、94、122 d和162 d)植株积累量、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有效辐射量(APAR)和吸收系数(FPAR)]、冠层温度、叶片SPAD值、叶片解剖结构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理化特性,分析计算收获指数、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施可显著提高菊芋块茎产量,肥用量与块茎产量间变化趋势符合一元二次方程效应函数,适宜施量为204 kg·hm^(-2)。生育期间,随肥用量增加,菊芋相关生理指标(植株积累量、APAR、FPAR、叶片SPAD值、上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体厚度、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冠层温度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且各指标均在施量为180 kg·hm^(-2)时达至最优。菊芋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随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收获指数总体则呈逐渐降低趋势。研究表明,合理施肥可显著增加菊芋块茎产量,改善菊芋生育期内生理活性,提高菊芋的抗逆性和肥利用效率。在豫北平原砂质潮土条件下,菊芋适宜施量为180~204 kg·hm^(-2)。
张铎秦丁杨启睿张潇王宜伦李岚涛苗玉红
关键词:菊芋冠层温度叶片解剖结构
烤烟品种中川208的吸收利用效率及动力学特征
2024年
为研究烤烟中川208对肥的需求规律,以云烟87为对照,研究了两者吸收利用效率,积累分配特性及离子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中川208对吸收效率及利用率均显著高于云烟87。在移栽后28~84 d,中川208的积累量显著大于云烟87,增幅为21.37%~111.76%;两个烤烟品种的分配率均为叶>茎>根;中川208在移栽后28~70 d积累速率显著高于云烟87,增幅为80.53%~546.63%。吸收动力学特征表明,与云烟87相比,中川208对离子的亲和力和吸收能力更强,吸收速率更高,耐低能力更强。综上,中川208对离子的高亲和吸收能力及吸收速率,使其积累速率和积累量更大,进而提升了其对吸收效率和利用率,团棵期至现蕾期是其吸收关键期。
许娜张海航刘杨艾琳雅王妍琪刘国侠张玉闫鼎
关键词:烤烟钾素
菌在烟草生产中促进吸收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菌普遍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因其独特的生物效应与潜力在优化土壤结构、提升烟草品质及减少化肥依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型解菌在农业领域尤其是烟草种植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分析了解菌的主要类型、分布情况以及分离和鉴定技术,对解菌的不同解机制进行探究,阐述解菌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对吸收,包括分解难溶性、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同时总结了新型解菌在烟草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其研制成肥料、菌剂、烟田养分利用与修复等方面,展望解菌在烟草的发展前景。
杜玉海王飞刘丽丽张训霞马军马蒙蒙王苒
关键词:烟草
分蘖期淹水对常规粳稻生长特性、产量形成与吸收的影响
2024年
为研究分蘖期淹水胁迫对常规粳稻生长特性、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吸收肥利用率的影响,阐明对常规粳稻分蘖期耐淹性的调控作用,以常规粳稻浙粳99为供试材料开展盆栽试验,设置CK(不淹水,对照)和ST(分蘖期用43 cm水层淹水15 d)2个主处理,在主处理下进一步设置K0(不施)和K180(K2O施用量180 kg·hm^(-2))2个肥处理。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淹水组2个肥处理的平均存活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单位面积颖花数分别显著(P<0.05)下降16.8百分点、71.1%和68.0%,退水后1 d和成熟期的植株积累量分别显著下降53.8%和44.6%,淹水期间和退水后的积累速率分别显著下降66.7%和45.0%,但植株含量、肥偏生产力、肥回收利用率、收获指数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分蘖期淹水胁迫显著抑制常规粳稻的正常生长,但在本试验条件下对水稻产量和肥利用无显著不利影响,增施肥对提高常规粳稻分蘖期的耐淹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陈宇眺闫川洪晓富宋佳谕
关键词:淹水胁迫常规粳稻钾肥利用率

相关作者

鲁艳红
作品数:220被引量:1,863H指数:25
供职机构: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研究主题:紫云英 双季稻 稻田 紫云英种子 绿肥
廖育林
作品数:316被引量:2,755H指数:33
供职机构: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研究主题:紫云英 水稻 双季稻 稻田 稻草
尹彩侠
作品数:147被引量:1,367H指数:23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施肥 养分吸收 春玉米产量
周冀衡
作品数:559被引量:6,085H指数:47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烤烟 烟草 化学成分 植烟土壤 烟叶
李前
作品数:120被引量:1,134H指数:21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春玉米产量 施肥装置 养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