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460篇“ 银行监管“的相关文章
- 银行监管
- 本书用信息经济学和契约理论的工具,尤其是企业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的思想分析了银行的审慎性监管问题;探讨了最优的投资者激励方案、银行经理绩效评估办法、如何选择监管框架;探讨了银行监管的政治经济学,还对《巴塞尔协议》和其他国家...
- (美)德沃特里庞(Mathias
- 关键词:银行监督
- 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回顾和展望
- 2025年
- 2024年9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至4.75%~5.00%,从而开启了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降息。虽然当时我同意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开启政策调整,但并不支持大幅降息,我认为,应当先进行小幅度的降息,因为利率的过快下调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需求刺激并重新引燃通胀。
- 米歇尔•鲍曼赵晨晰(译)
- 关键词:降息联邦基金利率银行监管货币政策美联储
-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与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基于资管新规出台的证据
- 2025年
- 以2007—2022年沪深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广义差分法研究了资管新规实施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显著降低了金融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杠杆操纵水平。机制分析表明,资管新规通过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降低金融资产配置程度影响企业杠杆操纵。异质性分析发现,资管新规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在生产效率和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企业中以及影子银行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更加显著。经济后果方面,资管新规对企业的表外投融资业务加强监管,会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并降低企业的破产风险。
- 陈力朋祁永基
- 关键词:影子银行
- 公众参与、银行监管和银行风险
- 2024年
- 鼓励公众参与是赋能银行监管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银行监管领域中的公众参与区分为公众监督监管行为(公众监督)和公众举报违法行为(公众投诉),并使用2SLS-IV回归法,探讨了两类公众参与在银行监管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公众参与均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但其发挥作用的渠道机制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公众监督通过提升监管执法规范来降低银行风险,而公众投诉则通过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来降低银行风险。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反腐败强度越大,公众监督的影响效应越强;银行资产规模越小,公众投诉的影响效应越强。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建议银行监管改革在注重监管机构“从上而下”治理思路的同时,还应重视公众参与“自下而上”的作用。
- 程军国何婧
- 关键词:公众参与公众监督银行监管银行风险
- 银行监管面临的两个事实和一个谬论
- 2024年
- 多年来,在欧洲金融监管专业智库Eurofi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人们一直热衷于讨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的工作以及更加广泛的审慎监管问题。粗略地回顾一下Eurofi之前召开的会议,大家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些主题:“巴塞尔协议Ⅲ对欧盟金融活动的影响”(2019年)、“在欧盟实施巴塞尔协议:尚存的挑战和时机”(2021年).
- 巴勃罗·埃尔南德斯·德·科斯张林(译)
-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审慎监管金融监管银行监管欧盟
- 宏观审慎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 2024年
- 性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的金融主体,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宏观审慎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商业银行监管是完善金融体系、防止金融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而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监管面临诸多问题、风险隐患。
- 周琳
- 关键词:商业银行监管金融主体宏观审慎完善金融体系
- 宏观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监管套利行为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通过隐匿信贷资产规避微观审慎监管,而宏观审慎监管在理论上能够防止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宏观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进行监管套利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搜集商业银行财务数据构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指标及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压力指标,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变动刻画其监管套利行为。首先,分析了微观审慎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监管套利行为的影响;其次,在模型中加入宏观审慎监管压力指标,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监管套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宏观审慎监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防止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规避监管,但针对同业业务的资金拆出方和资金拆入方的政策效果具有差异性。
- 侯垚鑫
-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监管套利
- 奋力谱写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民营银行监管工作新篇章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构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司党支部自觉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深学细悟、实干笃行上下功夫,努力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民营银行(以下简称"三类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 无
- 关键词:金融监督管理商业银行监管民营银行银行监管工作股份制银行
-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2023年银行业风险事件的报告
- 2024年
- 2023年3月,欧美发生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系统性银行业风险事件,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部分银行股价暴跌,金融体系发生剧烈动荡。此次银行业风险事件显示出诸如存款流失速度快、业务模式风险高、未受保存款金额大等新的风险因素,给监管带来全新的挑战。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此次银行业风险事件的经过和处置进行了复盘,并于10月5日发布《关于2023年银行业风险事件的报告》。报告指出此次银行业风险事件主要源自银行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能力缺陷、监管有效性不足、监管标准不健全等三方面,并给出了在日常监管有效性和监管规则制定方面的经验教训与启示。现将报告内容编译1如下。
- 储兆林潘婧媛黄静
- 关键词:金融监管风险管理
-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组合的有效性检验被引量:2
- 2024年
- 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是维持银行审慎经营的重要条件,二者不同方式组合的有效性如何?基于这一问题,本文选取2007—2021年248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的不同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与数量型市场约束、流动性监管与价格型市场约束的组合产生相互削弱的作用;资本监管与价格型市场约束、流动性监管与数量型市场约束的组合产生相互支撑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相较于非存款债权人,存款人的市场约束与银行监管组合的效果更明显。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的组合通过促进银行信息披露、降低银行杠杆风险发挥作用。在不同的监管压力与市场约束压力下,高监管压力与市场约束的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显著,高数量型市场约束压力和低价格型市场约束压力与资本监管的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显著。
- 丁鑫马玥陈珏津
- 关键词:资本监管银行风险承担
相关作者
- 王兆星

- 作品数:152被引量:3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研究主题:银行监管 国际金融监管 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银行业 银行业
- 牟益斌

- 作品数:25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 研究主题: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监管 银行监管 外资金融机构 中资银行
- 巴曙松

- 作品数:1,679被引量:10,137H指数:4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金融 金融市场 金融体系 金融危机
- 司振强

- 作品数:27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研究主题:公允价值 银行监管 国际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 衍生金融工具
- 王刚

- 作品数:25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外资银行 银行监管 金融稳定 外部审计师 有效银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