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4篇“ 锆石定年“的相关文章
-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锆石定年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锆石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常见副矿物,由于其具有高Th、U含量的特点,已成为地质年代学研究的理想矿物之一。显微激光拉曼光谱锆石定年方法的原理是锆石中U、Th原子自发的α衰变而引起其自身晶格的辐射损伤,锆石晶格破坏的积累和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且与锆石拉曼光谱半高宽Γ具有相关性。利用锆石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锆石特征峰的半高宽可以计算出锆石的辐射损伤累积,进而计算得到锆石发生辐射损伤所累计的时间。锆石辐射损伤定年方法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样品制备和测试方法简单等优势。但是此方法也受控于诸多影响因素,例如锆石自身结构的不均一性、锆石发生热退火作用的速率、锆石重结晶作用及辐射损伤饱和度等对定年结果均具有影响。显微激光拉曼光谱锆石定年方法的建立将有助于判定碎屑锆石物源区、揭示岩体热演化史以及识别继承锆石经历的后期构造热事件等研究。本文从显微激光拉曼光谱锆石定年方法的基本原理、计算过程及年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松多高压变质带中变泥质岩中锆石的年代学研究,结合前人的应用实例,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锆石年代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 赵晓轩张聪刘晓瑜秦雪晴张建新毛小红
- 关键词:锆石低温热年代学
- 珠一坳陷文昌组锆石定年物源示踪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为示踪珠一坳陷文昌组砂岩物源,对研究区20口井22个砂岩岩屑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结果表明:陆丰凹陷中部及其东部,年龄复杂,年龄谱呈现多峰特征;陆丰凹陷西部及惠州凹陷东部,年龄相对集中,年龄谱主峰值为中生代,另出现了少量古生代、元古代和太古代年龄;惠州凹陷中部及以西所有凹陷,年龄集中,呈现出中生代单峰的特征。对比沉积区与潜在物源区的锆石年龄谱系,推测珠一坳陷文昌组物源东西有差异,东部以中生代沉积岩为主,西部以中生代花岗岩为主,2种母岩混合区在陆丰凹陷西部和惠州凹陷东部。不同母岩类型成岩演化路径的差异,形成物性迥异的储层,中生代沉积岩提供物源,较易形成原生孔发育的低孔中渗或中孔中高渗优质储层;中生代花岗岩提供物源,较易形成混合孔隙发育的低孔特低渗、中孔低渗特低渗储层;2种母岩混合区形成的储层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这些认识揭示了珠一坳陷文昌组储层差异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为珠一坳陷文昌组优质储层预测提供新的指导方向。
- 周凤娟丁琳李晓艳张月霞马永坤刘冬青王菲
- 关键词:锆石定年物源示踪储层文昌组
- 新疆托库孜巴依和金坝矿床闪长岩与金成矿关系:锆石定年与载金矿物特征约束
- 2023年
- 托库孜巴依矿床和金坝矿床位于中国阿尔泰南缘西段,是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内广泛分布闪长岩脉,与金矿脉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但其与金成矿是否具有成因关系尚不清楚。本次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显微鉴定、矿物自动分析系统、LA-ICP-MS等分析方法,对金成矿作用与闪长岩脉的关系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1)托库孜巴依矿床和金坝矿床中闪长岩脉受金矿脉穿切,其中闪长岩脉经历了明显的构造变形,而金矿脉却未见显示;(2)金主要分布在石英脉及两侧蚀变带中,托库孜巴依矿床金矿物主要为碲金矿,金坝矿床则以自然金、碲金银矿为主;(3)托库孜巴依矿床与金坝矿床闪长岩具有相近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82.3±0.9)Ma和(385.5±2.0)Ma,形成于中泥盆世古亚洲洋俯冲期。综合前人研究,金成矿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后碰撞期,闪长岩明显早于金矿形成,二者并不具备成因关系。金成矿可能与韧性剪切带和同期的岩浆活动有关,未来的勘查工作应聚焦于含金石英脉与同期岩浆岩体周围。
- 覃毅学孔华段旦刘飚吴堑虹包中林吴鸿飞
- 关键词:闪长岩金矿阿尔泰造山带
- 铀矿区花岗岩锆石定年的“高铀效应”:来自鲁溪和下庄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的启示被引量:6
- 2023年
- 下庄铀矿田是我国最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其中的复式花岗岩体已获得了一批锆石U-Pb年龄,基本上构筑了下庄铀矿田加里东、印支和燕山多期多阶段的岩浆演化系列。分析前人数据发现,不同学者获得的同一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差别较大,最大相差达17 Ma,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高U锆石的存在导致了加权平均年龄可靠程度的降低。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下庄铀矿田鲁溪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下庄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采用SHRIMP锆石U-Pb法测试U-Th-Pb含量,重点分析了锆石U含量对^(206)Pb/^(238)U年龄的影响,并厘定了这两个岩体的侵位年龄。测试结果显示,鲁溪粗粒黑云母花岗岩38颗锆石的U含量变化于152×10^(–6)~5687×10^(–6)之间,^(206)Pb/^(238)U年龄变化于234~1345 Ma之间,可分为五组,其中年龄最小一组由27颗锆石组成,变化于234~265 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247.3±3.2 Ma,MSWD=3.9;下庄中粒黑云母花岗岩18颗锆石的U含量变化于243×10^(–6)~2071×10^(–6)之间,^(206)Pb/^(238)U年龄为227~871 Ma,可分为三组,其中年龄最小一组由15颗锆石组成,加权平均值236.5±3.3 Ma,MSWD=1.6。鲁溪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年龄最小一组的锆石U含量变化大,^(206)Pb/^(238)U年龄变化也比较大,且U含量>2000×10^(–6)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存在不确定性,大部分呈明显偏大的现象,若剔除U含量>2000×10^(–6)的锆石^(206)Pb/^(238)U年龄数据,加权平均年龄为240.9±2.4 Ma(n=11,MSWD=0.38);下庄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也有一颗锆石的U含量>2000×10^(–6),^(206)Pb/^(238)U年龄为245.4±4.7 Ma,存在年龄偏大的问题,若剔除这个数据,加权平均年龄为235.9±3.3 Ma(n=12,MSWD=1.4)。再结合前人的测试数据表明,铀矿区普遍存在锆石的“高铀效应”,锆石的U含量>2000×10^(–6)时,虽然也存在部分颗粒年龄变化不大的情况,但多数颗粒的^(206)Pb/^(238)U年龄明显偏大或偏小。因此,
- 吴佳吴佳巫建华刘晓东王凯兴
- 关键词: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下庄铀矿田
-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始新统的源汇过程:碎屑锆石定年及物源示踪被引量:9
- 2021年
- 阳江东凹为近年来珠江口盆地取得重要勘探突破的凹陷。为阐明阳江东凹始新统文昌组-恩平组物源区、物源转换等源汇过程,以锆石U-Pb定年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研究区文昌组和恩平组7件砂岩的碎屑锆石形态和年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文昌组时期,阳江东凹以周缘凸起的中生代岩浆岩为物源区,为珠江口盆地内部(简称“盆内”)近物源输入,且物源输入量小,利于半-深湖相烃源岩的发育。文昌组的优质烃源岩为本地区油气勘探提供了物质基础。(2)在恩平组下段沉积期,凹陷主体的物源来自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西侧较远区域出露的加里东晚期岩浆岩或其再循环沉积物,局部仍由周缘凸起供源,洼陷由盆内近物源转变为盆内远物源为主;恩平组上段沉积期,洼陷兼具盆内物源和珠江口盆地外部(简称“盆外”)物源的贡献,其中盆外物源来自华南板块,并且从该时期开始,华南板块物源供给增强,并逐渐控制了整个凹陷的沉积充填。整个恩平组时期,物源供给持续增强及控洼断裂活动性减弱造成洼陷被浅水辫状三角洲所主导。
- 杜晓东彭光荣吴静蔡国富汪晓萌索艳慧周洁
- 关键词:始新统物源示踪珠江口盆地
- 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查干敖包一带二长花岗岩锆石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查干敖包二长花岗岩位于阿拉善左旗诺尔公苏木查干敖包一带。该岩体是阿拉善地块北缘诺尔公—狼山构造带诺尔公大型复式岩基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确定其形成年龄为(278±1)Ma,属早二叠世晚期。二长花岗岩SiO_(2)含量为72.88%~75.44%,全碱(K_(2)O+Na_(2)O)含量平均为8.16%,K_(2)O/Na_(2)O主要介于0.87~1.41之间,Al_(2)O_(3)含量为12.38%~13.98%,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0.88~1.02之间,在AR-SiO_(2)图上落入碱性系列区域。上述特征表明查干敖包二长花岗岩为高硅、富钾、准铝质碱性花岗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明显右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REE/HREE=4.70~14.66),δEu=0.18~0.87,平均为0.37,呈中等-较强烈负铕异常。明显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Sr平均值为94.44×10^(-6),Yb为3.10×10^(-6),呈现非常低Sr、高Yb的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查干敖包二长花岗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环境,地幔物质底侵作用下的伸展机制可能启动了这次岩浆侵入事件。结合区域资料推断阿拉善地块所代表的华北板块西北缘在早二叠世晚期已经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
- 李杰丛殿阁古艳春田颖
- 关键词:阿拉善地块后碰撞
- 新疆东天山奥姆尔塔格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定年被引量:1
- 2020年
- 奥姆尔塔格岩体作为哈尔里克造山带的一部分,通过该岩体7件岩石化学全分析和1件锆石U-Pb年代学样品分析,可以制约哈尔里克造山带晚石炭纪构造属性。奥姆尔塔格岩体以二长花岗岩为主,w(SiO2)62.51%~75.65%,w(K2O)(1.52%~5.86%),富w(CaO)(1.07%~4.08%)、贫w(Al2O3)(11.83%~17.7%),w(TiO2)0.08%~0.49%,FeO^T值为0.98%~4.19%,Mg^#值为33.02~43.32,铝饱和指数值(A/CNK)0.90~1.01,里特曼指数(σ)1.14~2.74,属中—高钾、富碱、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岩石ΣREE较低(92.76~131.04×10^-6),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Th,U),相对亏损Nb,Ta,Sr,Ti等高场强元素,与典型岛弧型岩浆岩相似。La/Ta值20.33~143.68,La/Sm值2.59~7.42,SiO2与Fe2O3,CaO,P2O5,TiO2具负相关性,显示奥姆尔塔格属于成熟度较高的花岗岩,其母岩浆可能为闪长质,受到了地壳物质不同程度混染,经历了较高程度的结晶分离,为壳幔混合成因。锆石U-Pb年龄为311.7±2.2Ma(晚石炭世)。奥姆尔塔格岩体岩浆形成于碰撞前的岛弧环境,为哈尔里克造山带碰撞挤压-伸展转换阶段的产物。
- 刘亮刘亮马运超黎诗宏王莲王傅佳
-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构造环境
- 嵩山五佛山群碎屑锆石定年、软沉积变形构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河南嵩山地区属华北克拉通的南缘,广泛发育中-新元古代稳定类型沉积建造,是认识华北古陆南缘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古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环境的重要“窗口”。本文选择五佛山群及兵马沟组开展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地质学、大地构造学...
- 黄政武
-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南缘碎屑锆石U-PB年龄构造古地理
- 文献传递
- 合肥盆地南缘碎屑锆石定年及其对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岩石折返的指示被引量:4
- 2020年
- 合肥盆地形成于大别造山带同造山折返阶段,其演化过程与造山带隆升密切相关.在详细野外考察基础上,本次工作对合肥盆地南缘下侏罗统防虎山组、中侏罗统三尖铺组及造山带南部的宿松杂岩内的云母石英片岩和黑云母花岗片麻岩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定年结果显示,防虎山组砾岩及其中砾石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于2.0~1.8Ga,与宿松杂岩岩石基本一致,并且长石砂岩碎屑锆石年龄中缺失佛子岭群特征的1000~900Ma年龄峰,表明防虎山组物源更可能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古生代岩浆岩以及宿松杂岩构成的混合物源.三尖铺组以印支期和新元古代年龄为主,两个样品的年龄结果集中出现在797和791Ma(新元古代中期)和226Ma(三叠纪),同样缺失佛子岭群碎屑锆石年龄特征.佛子岭群被掩盖的现象存在两种可能的形成机制,一种是大别造山带发生了部分岩石的向北折返,导致部分佛子岭群被宿松杂岩覆盖,其余部分则形成合肥盆地基底;另一种则是俯冲过程中部分宿松杂岩岩石卷入构造加积楔,堆积在佛子岭群之上.
- 王勇生白桥田自强杜辉
-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合肥盆地锆石定年
- 鲁西栗杭地区新太古代地质剖面的解剖:野外研究和SHRIMP U-Pb锆石定年被引量:3
- 2020年
- 以往对鲁西新太古代地质研究主要是区域性的,对于露头尺度上的深入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对鲁西泰山栗杭地区的地质剖面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岩石十分新鲜,类型多种多样,现象丰富且复杂.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细粒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岩浆锆石年龄分别为2.62 Ga和2.63 Ga,可解释为岩石的形成时代.另一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年龄相近,均为~2.57 Ga,其地质意义需进一步工作来确定.奥长花岗质岩脉的形成时代为2.60 Ga.闪长质片麻岩侵入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奥长花岗质岩脉,岩浆锆石年龄为2.52 Ga,存在2.66~2.69 Ga外来锆石.研究表明,泰山地区存在不同时代(~2.7 Ga和~2.6 Ga)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仅根据野外特征难以相互区别.该剖面所记录的岩浆构造热事件是鲁西地区新太古代地质演化的缩影,但缺失~2.7 Ga TTG岩石记录.
- 李源任鹏任鹏颉颃强谢士稳王世进宋志勇
- 关键词:新太古代岩浆作用锆石SHRIMP定年岩石学
相关作者
- 闫峻

- 作品数:85被引量:731H指数:16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长江中下游 锆石定年 岩石成因 锆石U-PB定年 火山岩
- 李全忠

- 作品数:47被引量:38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长江中下游 岩体 中生代 锆石定年 锆石
- 宋传中

- 作品数:221被引量:1,949H指数:27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郯庐断裂带 秦岭造山带 韧性剪切带 断裂带 大别造山带
- 李才

- 作品数:516被引量:2,526H指数:3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羌塘中部 青藏高原 糖尿病 羌塘 地球化学
- 孙敏

- 作品数:134被引量:2,758H指数:35
-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
- 研究主题: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造山带 中亚造山带 西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