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1篇“ 镇咳作用“的相关文章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结合人工辅助观察评价油茶皂素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结合人工肉眼辅助观察评价油茶皂素的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利用呼吸波振幅变化率结合人工肉眼辅助观察,评价油茶皂素剂量变化对豚鼠嗽次数、嗽潜伏期的影响,并经多元线性回归得出油茶皂素量效关系方程。结果与正常呼吸波比,首次嗽波平均振幅变化率为2335%,末次为125%;油茶皂素75、100、175、200 mg/kg等剂量均可明显减少豚鼠嗽次数(P<0.05),回归方程为y=54.4576-0.2693x+0.0011x^(2);75,100、125、175、225 mg/kg等剂量均能明显延长豚鼠嗽潜伏期(P<0.05),回归方程为y=27.1679-0.4169x+0.0014x^(2)。结论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结合人工肉眼辅助观察能客观评价油茶皂素量效关系,实验表明油茶皂素用药剂量与效应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李祚勇唐远鹏陈芳辉曾韬慧林金海
关键词:油茶皂素镇咳作用量效关系
半夏地上、地下部分活性成分分析及作用比较
2023年
目的研究半夏地上部分(非药用的茎和叶部分)的活性成分和作用,并与半夏地下部分(药用的地下块茎部分)进行对比,为半夏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气相色谱(G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对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氨基酸类、挥发油类、总黄酮类、有机酸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浓氨水引实验,对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的作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TLC结果显示,在与半夏对照药材以及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芦丁对照品色谱图相应的位置上,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GC分析结果显示,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特征图谱的相似度为0.767;HPLC和UPLC-MS/MS分析结果显示,与半夏地下部分相比,地上部分中琥珀酸、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分别高了0.15%、0.15%、0.09%、0.03%,天门冬氨酸含量低了2.5 mg/g。药效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嗽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3 min内嗽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且各给药组大鼠3 min内嗽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地上部分的氨基酸类、挥发油类、总黄酮类化合物组成与半夏地下部分相似,琥珀酸、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含量高于半夏地下部分,天门冬氨酸含量低于地下部分;半夏地上部分可延长大鼠嗽潜伏期,减少嗽次数,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作用比地下部分稍弱。
赵丽徐加兵陈晓兰顾庆云仇雅静刘明丁奕竹
关键词:半夏活性成分镇咳作用
射干止胶囊对嗽豚鼠的作用
2023年
目的研究射干止胶囊对嗽豚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枸橼酸钠引实验,考察射干止胶囊对豚鼠嗽潜伏期及5、10 min内嗽次数的影响;采用辣椒素刺激引实验,考察射干止胶囊对豚鼠嗽潜伏期及嗽次数的影响,并测定豚鼠肺泡灌洗液及血清P物质水平,探究其止作用机理;采用烟熏诱导慢性支气管豚鼠模型,考察射干止胶囊的作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射干止胶囊各剂量组(0.026、0.052、0.104 g/kg)能够延长枸橼酸、辣椒素所致豚鼠嗽的潜伏期(P<0.05,P<0.01),减少嗽次数(P<0.05,P<0.01),抑制豚鼠P物质的释放(P<0.01);射干止胶囊中剂量组(0.052 g/kg)可延长烟熏豚鼠潜伏期(P<0.05),降低嗽次数(P<0.01),射干止胶囊各剂量组(0.026、0.052、0.104 g/kg)均能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P<0.05,P<0.01)。结论射干止胶囊具有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物质释放有关。
孟莉甘雨张宏乔敏武晓琳刘禾包玉龙张颖李国信
关键词:枸橼酸钠辣椒素镇咳
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及其在烟草工业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烟草工业的、具有作用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将浙贝母、黄精、桔梗和甘草用醇水溶剂提取,减压浓缩,低极性溶剂萃取后,取水层,减压浓缩得到复方提取物。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可应用于烟草制品、电子烟生产...
陆天琦范博义凌勇许东朱敏
银马解毒颗粒肺力合剂桔贝合剂复方鲜竹沥液作用研究
2023年
目的考察银马解毒颗粒、肺力合剂、桔贝合剂、复方鲜竹沥液作用。方法建立浓氨水和枸橼酸引模型,检测嗽次数和嗽潜伏期,考察该4种中成药作用。结果浓氨水试验表明,给药3、5、7 d后,与模型组相比,该4种中成药均能显著减少嗽次数(P<0.001),银马组和肺力组均能显著延长嗽潜伏期(P<0.001),桔贝组和鲜竹沥液组分别在5 d和7 d显著延长嗽潜伏期(P<0.01)。枸橼酸试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该4种中成药均能有效减少嗽次数和延长潜伏期(P<0.05)。4种药物的作用均呈时效关系,银马解毒颗粒和肺力合剂的作用强度相当。结论该4种药物均具有作用,银马解毒颗粒的作用呈量效和时效关系。
黄廉展王真高宏锦陈正伟丁选胜
关键词:肺力咳合剂桔贝合剂复方鲜竹沥液
射干止胶囊作用及对RARs受体、HA、5-HT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射干止胶囊作用部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浓氨水诱发小鼠嗽模型,观察射干止胶囊作用的量效关系;采用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引模型,观察射干止胶囊中枢性作用;采用机械刺激致辣椒素脱敏豚鼠嗽模型,观察射干止胶囊外周性作用;采用烟熏建立豚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观察射干止胶囊对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组胺(HA)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结果射干止胶囊在43.00、86.00、172.00 mg提取物·kg^(-1)剂量下具有降低小鼠嗽次数的作用(P<0.05或P<0.01)。射干止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在给药后30 min、60 min时,均无明显抑制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引作用。射干止胶囊低剂量组在给药60 min,中剂量组在给药30 min,高剂量组在给药30 min、60 min时可显著抑制机械刺激所致的辣椒素脱敏豚鼠嗽(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射干止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豚鼠血清中HA含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射干止胶囊高剂量组豚鼠血清5-HT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射干止胶囊的作用部位不在中枢,其外周性作用与抑制RARs受体有关,同时HA、5-HT等血管活性胺类物质也参与其中。
甘雨李国信陈贺包玉龙张宏孟莉乔敏朱竟赫武晓琳马跃海
关键词:组胺5-羟色胺
肺炎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及其对小鼠的作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优化肺炎颗粒成型工艺,并评价其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浸膏粉与稀释剂(乳糖)比例、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润湿剂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成型工艺。采用小鼠氨水引实验,考察肺炎颗粒的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浸膏粉与稀释剂比例1∶1,润湿剂体积分数90%,润湿剂用量15%~20%,矫味剂(三氯蔗糖)用量0.08%,成型率96.4%,吸湿率1.91%,休止角7.12°,含水量4.62%。与模型组比较,高(9.4 g/kg)、中(4.7 g/kg)、低(2.4 g/kg)剂量肺炎颗粒组嗽潜伏期延长(P<0.05,P<0.01),嗽次数减少(P<0.01)。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所得肺炎颗粒性质稳定,吸湿性低,溶化性好,并具有明显作用
谢伟娜王宝娟张海波张海波胡君萍
关键词:正交试验镇咳作用
一种具有作用的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如式(Ⅰ)所示的一种具有作用的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化合物来源于云南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var.yunnanense)中提取...
吴旖江仁望刘敬朱自荣张娜夏雪
文献传递
桔梗不同炮制方法工艺优选及其作用比较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优选桔梗最佳炮制工艺,比较桔梗不同方法炮制饮片的作用,为临床用药客观选择桔梗的炮制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桔梗生制、蜜炙以及蜜烘3个不同炮制方法进行工艺优选,用优选出的最佳工艺对同批次桔梗原药材进行炮制,制成3个不同炮制品。采用浓氨水喷雾引实验,观察3个不同炮制方法的桔梗饮片水提物对小鼠嗽次数及嗽潜伏期的影响。结果:生桔梗饮片最佳炮制工艺为润制2 d切制3 mm在55℃条件下烘干6 h;蜜炙桔梗饮片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kg饮片加蜜25 kg,在160℃条件下炒制17 min;蜜烘桔梗饮片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kg饮片加蜜25 kg(水蜜比1∶2.5),在90℃条件下烘2 h。蜜的水溶液组、桔梗生饮片水提液组可减少小鼠的嗽次数,蜜炙桔梗饮片以及蜜烘桔梗饮片水提液组能显著减少小鼠嗽次数;桔梗生饮片水提液组、蜜炙桔梗饮片以及蜜烘桔梗饮片水提液组均可延长小鼠嗽潜伏期。结论:本研究优选制定的生桔梗饮片、蜜炙桔梗饮片、蜜烘桔梗饮片生产工艺稳定可行,为其饮片规范化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表明桔梗具有明显作用,蜜烘桔梗效果最佳。
黄艺钟凌云钟国跃张寿文祝婧彭春艳徐梦甜
关键词:桔梗镇咳正交设计
线叶菊黄酮滴丸解热、祛痰和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线叶菊黄酮滴丸的解热、和祛痰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管段酚红法和浓氨水喷雾法分别观察线叶菊黄酮滴丸对小鼠的祛痰和作用;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内大鼠的体温变化,观察线叶菊黄酮滴丸的解热作用。结果:祛痰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铵组,线叶菊黄酮滴丸高、中、低剂量组小鼠酚红排泄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线叶菊黄酮滴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酚红排泄量均高于低剂量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右美沙芬片组、线叶菊黄酮滴丸高剂量组小鼠化学刺激引的时间均高于线叶菊黄酮滴丸低剂量组(P<0.05);线叶菊黄酮滴丸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化学刺激引的时间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解热实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组和线叶菊黄酮滴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8 h后体温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线叶菊黄酮滴丸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在8、10、12 h后体温低于线叶菊黄酮滴丸低剂量组(P<0.05)。结论:线叶菊黄酮滴丸具有明显的解热、祛痰和作用
渠弼兰耀冬王来兵马睿婷乔俊缠
关键词:解热祛痰镇咳药效学小鼠

相关作者

江南
作品数:18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甘草酸二铵 小鼠 镇咳作用 凝血时间 胆碱酯酶
吴旖
作品数:33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镇咳 缓释片 总生物碱 镇咳作用 药物制剂
江仁望
作品数:104被引量:339H指数:1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布渣叶 蟾毒灵 蟾酥
付颖
作品数:10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马鞭草 镇咳 镇咳作用 中药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贾昌平
作品数:6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总黄酮 万寿菊 镇咳作用 总黄酮提取工艺 镇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