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篇“ 闭环靶控输注“的相关文章
环靶输注在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在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术中采取环靶输注(CLTCI)麻醉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开展腺样体肥大切除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开环靶输注麻醉,32例)与观察组(采用CLTCI麻醉,32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诱导插管即刻(T2)、麻醉后30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均较高,心率(HR)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6 h、1 d、2 d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6.26%、15.63%、3.13%,均低于对照组的31.25%、42.86%、28.13%(P<0.05)。较之对照组的37.50%,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更低(P<0.05)。结论在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术中采取CLTCI麻醉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降低其术后躁动发生率,保障临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谭兰兰黄文张小林胡小冬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躁动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丙泊酚环靶输注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采用丙泊酚环靶输注(CLTCI)的麻醉效果,以及对平均动脉压(MAP)、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7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过程中进行BIS监测,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丙泊酚开环靶输注(OLTCI),观察组(37例)患者采用丙泊酚CLTCI。两组患者均观察至术后7 d。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阶段和维持阶段麻醉满意、麻醉过深、麻醉过浅时间百分比,苏醒、拔管、肠鸣音恢复和首次排气时间,麻醉诱导前(T_(1))、插管时(T_(2))、手术结束时(T_(3))及拔管时(T_(4))MAP水平,以及术前及术后1、3、7 d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阶段和维持阶段的麻醉满意时间百分比均升高,麻醉过深时间和麻醉过浅时间百分比均降低,且拔管、苏醒、首次下床活动及首次排气时间均缩短;T_(1)~T_(4)时,两组患者MAP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观察组T_(2)和T_(3)时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前至术后7 d,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术后1、3 d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间T_(1)和T_(4)时及对照组T_(2)和T_(3)时MAP水平,以及两组间术前、术后7 d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应用BIS监测下丙泊酚CLTCI可延长麻醉满意时间,确保麻醉效果,且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较小,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
严梅生王珏胡乃浩沈进陈武
关键词:老年结肠癌根治术脑电双频指数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平均动脉压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麻醉中应用精准化环靶输注和恒速输注丙泊酚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麻醉中应用精准化环靶输注和恒速输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9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资料,依据不同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恒速输注丙泊酚,观察组接受精准化环靶输注。比较2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h、术后6 h、术后12 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前(T0)、全身麻醉即刻(T1)、术毕(T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情况比对照组稳定(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血糖(Glu)、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精准化环靶输注丙泊酚麻醉效果优于恒速输注,可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复苏,改善认知功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存在较高安全性。
李庆喜何伟李旭辉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髋关节麻醉复苏丙泊酚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环泊酚环靶输注静脉麻醉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运用
2025年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环泊酚环靶输注(CL-TCI)静脉麻醉用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ERCP的60例患者,根据术中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n=30)和环泊酚组(C组,n=30)。记录麻醉诱导前(T_(0))、诱导成功后即刻(T_(1))、进入十二指肠乳头时(T_(2))、苏醒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记录术中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低心率、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T_(1)、T_(2)点MAP、HR、SpO_(2)明显高于P组(P <0.05),两组T_(0)、T_(3)点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P组,苏醒时间短于P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小于P组(P <0.05)。C组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低心率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P组(P <0.05)。结论:BIS监测下环泊酚CL-TCI静脉麻醉用于ERCP的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金运敏杨彦伟刘骥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闭环靶控输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下丙泊酚环靶输注麻醉在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下丙泊酚环靶输注麻醉对行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20例行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基于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下丙泊酚环靶输注麻醉,n=60)和对照组(丙泊酚开环输注麻醉,n=60)。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炎症指标、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更短,丙泊酚用量、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更低(P<0.05)。重复测量显示,比较两组HR时点/交互效应、平均动脉压(MAP)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诱导前,两组插管时HR、MAP均降低,术毕即刻MAP降低(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插管时HR、MAP及术毕即刻MAP更高、HR更低(P<0.05)。重复测量显示,两组CRP、IL-6时点、组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诱导前,术毕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两组CRP、IL-6均升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6 h、术后24 h CRP更低,术毕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 IL-6更低(P<0.05)。重复测量显示,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诱导前,术后1 d两组MMSE评分均降低(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 MMSE评分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基于脑电双频指数指导的丙泊酚环靶输注麻醉用于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炎症反应,减�
李伟汪鸿刘伟娜陈燕张芳芳牛晶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机器人辅助手术脑电双频指数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丙泊酚环靶输注麻醉深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探究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丙泊酚环靶输注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丙泊酚环靶输注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区间将患者分为D组(BIS 40~49,43例)和L组(BIS 50~59,37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丙泊酚用量、血管活性药使用率、苏醒情况、认知功能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大于L组(P<0.05),血管活性药使用率高于L组(P<0.05);D组拔管时间长于L组(P<0.05);两组麻醉监护室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D组简易认知评估量表得分低于L组(P<0.05),术后3 d内谵妄发生率高于L组(P<0.05)。结论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维持相对浅麻醉下丙泊酚环靶输注,有助于术后尽快苏醒,避免认知功能损害,降低谵妄风险。
陈倩李查兵江涛康路王义桥
关键词: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脑电双频谱指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异丙酚环靶输注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可较好地反映异丙酚镇静深度[1]。本研究比较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时采用丙泊酚环靶输注(closed-loop target controlled ...
刘若璇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闭环靶控输注脑电双频指数
地塞米松辅助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环靶输注在肱骨近端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辅助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环靶输注在肱骨近端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9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手术患者9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丙泊酚环靶输注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
李炳良袁海祥欧阳胜男
关键词:地塞米松神经阻滞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丙泊酚环靶输注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影响被引量:6
2024年
目的研究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丙泊酚环靶输注麻醉的效果及对术后谵妄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入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参考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丙泊酚环靶持续输注麻醉,B组给予丙泊酚开环靶持续输注麻醉,C组给予丙泊酚人工持续输注麻醉。比较3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拔管时间)、麻醉相关指标(术中丙泊酚总计用量、术中维持泵调节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诱导开始(T_(0))、插管(T_(1))、手术开始(T_(2))、手术结束(T_(3))、拔管(T_(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结果(1)术中指标:3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麻醉相关指标:A组患者术中丙泊酚总计用量、术中维持泵调节次数均明显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单位麻醉时间内丙泊酚用量、单位手术时间内丙泊酚用量均明显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流动力学:A组T_(2)、T_(3)时平均动脉压均高于B组、C组,A组T_(4)时的平均动脉压更加接近于T_(0);3组患者不同时刻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_(2)、T_(3)时BIS值均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恢复情况:A组患者PACU停滞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反应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谵妄:A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B、C组(40.00%、4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丙泊酚靶输注麻醉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术中生命体征更加平稳,可降低人工操作次数,术后麻醉苏
王亚群邱新建彭杰成王辉汪东学王玲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谵妄
顺式阿曲库铵环靶输注联合子宫骶韧带区域神经阻滞在老年子宫肌瘤患者麻醉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环靶输注联合子宫骶韧带区域神经阻滞在老年子宫肌瘤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两组均行顺式阿曲库铵环靶输注,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子宫骶韧带区域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药物用量、术后疼痛程度、认知功能和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瑞马唑仑、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单位时间用量以及术后2h、6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12h、24h时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两组MMSE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术后24h时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环靶输注联合子宫骶韧带区域神经阻滞可有效减少老年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中、术后麻醉药物用量,且能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和麻醉安全性,对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赵丙伦
关键词:子宫肌瘤顺式阿曲库铵闭环靶控输注

相关作者

张玮
作品数:22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异丙酚 闭环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指数 BIS ICU
钱传云
作品数:154被引量:846H指数:1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创伤性脑损伤 脓毒性休克 异丙酚 恒河猴 凝血酶
吕建瑞
作品数:118被引量:573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全脑缺血再灌注 再灌注损伤 再灌注 全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王宁
作品数:114被引量:407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外科 C-JUN氨基末端激酶 茶氨酸 闭环靶控输注 再灌注损伤
薛荣亮
作品数:262被引量:1,586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麻醉 全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丙泊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