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篇“ 闽紫糯1号“的相关文章
{1}1冬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07年
沈宝川
关键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闽紫糯1号冬种亚热带气候区气候资源优势地膜覆盖技术
{1}1无公害生产技术被引量:3
2005年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关键词:无公害生产技术
鲜食黑玉米新品种{1}1的选育技术报告被引量:5
2005年
{1}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以系9413为母本,晋系941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黑玉米单交种。具有抗倒、抗病、优质,子粒{1}黑、色泽光亮、嫩香爽滑等鲜食玉米特点,采青生育期84~92d,平均鲜穗产量13105.9kg/hm2,适宜种植密度57000株/hm2。
卢和顶陈山虎童川拉林建新纪荣昌
关键词:鲜食玉米杂交种闽紫糯1号品种选育
玉米杂交种{1}1制种关键技术
2004年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关键词:黑糯玉米杂交种制种技术
玉米{1}1高产结构与需肥特性研究
2004年
通过对玉米{1}1群体结构及需肥特性试验,探讨不同密度处理及肥料配比对{1}1光合群体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合理,光合势、净同化率与叶面积系数最高,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氮肥、磷肥、钾肥对玉米产量贡献:氮肥>钾肥>磷肥;氮肥对玉米籽粒重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的影响最大。氮、磷、钾3种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N 187.5kg·hm-2、P2O5 112.5 kg·hm-2、K2O 180.0 kg·hm-2。
滕振勇
关键词:玉米闽紫糯1号干物质积累需肥特性
玉米新品种{1}1
陈山虎黄华康翁定河卢和顶滕振勇童川拉林建新纪荣昌
{1}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以系9413为母本,晋系941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黑玉米单交种。具有抗倒、抗病、优质,子粒{1}黑、色泽光亮、嫩香爽滑等鲜食玉米特点,采青生育期84~92d,平...
关键词:
关键词:黑糯玉米闽紫糯1号
玉米“{1}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04年
玉米营养丰富,其籽粒中的淀粉完全是由支链淀粉构成,易消化,其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较普通玉米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B_1、B_2、G、肌醇、烟碱和矿物质元素。常食玉米,有利于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还可以防治肠道疾病和癌症的发生,保健效果好,是老弱病人和婴幼儿的良好食品。由省农科院选育的优质1品种。
邱国清
关键词:糯玉米栽培技术
特种玉米冬种示范总结
2004年
本文介绍特种玉米冬种{1} 98-1{1} 1 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林江鸿黄小华
关键词:特种玉米闽紫糯1号冬种栽培要点
特种稻{1}香1在联合梯田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6年
{1}香1是由福建省农业科院水稻研究所以"广{1}"为母本、"漳浦野生稻"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香黑米。2015年三明市尤溪县引进在联合梯田作中稻绿色栽培,表现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高产抗病,营养丰富等特点。并总结了{1}香1作中稻绿色栽培的高产技术。
吴正元
关键词:特种稻栽培技术
特种稻“{1}香1”新种质功能成份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籼型香黑米新种质“{1}1”具有株叶形态好、分蘖强、穗大粒多、高产抗病、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特点。其中总黄酮含量高达2 132.6mg/kg,且在不同地方其总黄酮含量较为稳定;氨基酸含量比福建省大面积推广的优质稻品种“佳禾早占”高30.28%。生产上应合理密植,创建理想的高产群体结构。
卢礼斌蒋家焕何琴陈金铨郑金贵叶新福
关键词:总黄酮

相关作者

童川拉
作品数:45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黑糯玉米 荸荠枯萎病 糯玉米 闽甜107 农艺性状
林建新
作品数:82被引量:407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甜玉米 玉米 自交系 选育 超甜玉米
陈山虎
作品数:90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甜玉米 选育 自交系 超甜玉米 玉米
卢和顶
作品数:88被引量:496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甜玉米 自交系 玉米 选育 超甜玉米
纪荣昌
作品数:182被引量:535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马铃薯 甘薯 选育 引物 闽甜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