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0篇“ 阑尾切口“的相关文章
- 改良阑尾切口联合复方大承气栓的临床应用观察
- 2022年
- 比较改良麦氏点切口与传统麦氏点切口方法,探讨改良麦氏点切口在阑尾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改良阑尾切口联合复方大承气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涟水县中医院和涟水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改良组50例,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切口的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23,P<0.05);两组切口延长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283,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76,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398,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654,P<0.05);两组切口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7,P>0.05);两组切口延长/切口未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00,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00,P>0.05)。结论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寅敏郁春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
- 无留置线缝合法联合应用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术预防阑尾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无留置线缝合法联合应用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术预防阑尾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8年1月对368例阑尾炎患者实施无留置线缝合法和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经过4个月~12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均愈合良好,其中36例有切口红肿或线结反应,通过治疗后痊愈。结论无留置线缝合法联合应用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术预防阑尾切口感染的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式。
- 张玉清
- 关键词:阑尾炎切口感染负压封闭引流
- 甲硝唑冲洗阑尾切口预防切口感染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甲硝唑液在冲洗阑尾切口,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术后切口清洗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术后采用0.9%的氯化钠溶液冲洗切口,观察组采用0.5%的甲硝唑溶液冲洗切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P<0.05);在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冲洗可有效预防阑尾切口感染,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余方华
- 关键词:甲硝唑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
- 经原阑尾切口标本拖出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原阑尾切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标本拖出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手术)患者64例。其中既往阑尾手术瘢痕史患者(有瘢痕组)32例;无腹部手术瘢痕患者(无瘢痕组)32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对经原阑尾切口瘢痕处行标本拖出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64例均顺行直肠癌根治术(TME),有瘢痕组标本经原阑尾切口瘢痕行标本拖出,有7例在原阑尾切口处加行回肠末段造口术;无瘢痕组行左、中下腹重新切口行标本拖出,有6例于右下腹加行切口行末段回肠造口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个数、预防性造瘘例数、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时,对原有阑尾切除手术瘢痕的患者,标本经原阑尾手术瘢痕处拖出是可行的。
- 曹关义朱红岩周鸿徐庆钟鸣
-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麦氏切口
- 甲硝唑有效冲洗阑尾切口预防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甲硝唑液的有效冲洗在预防阑尾切口感染时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7例阑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性阑尾炎208例,化脓性阑尾炎399例,穿孔合并腹膜炎者58例,阑尾周围脓肿23例;切口感染8例,感染率为1.3%。行脓液细菌培养,其中1例脓液有恶臭,细菌培养阴性,其余细菌培养均为大肠杆菌感染。结论:有效的甲硝唑冲洗切口,及早清除了感染源,有利于抗菌素发挥作用,局部抗炎明显预防了切口感染的机会。
- 苗雨实
- 关键词:甲硝唑切口感染
- 农村卫生院阑尾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对策
- 2012年
- 目的:讨论农村卫生院患者阑尾切除术后,用有效的方法预防切口感染。方法:回顾分析94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从原因出发,寻找感染原因并总结经验。结果:94例仅4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2%,经对症处理后全部好转。结论:从医疗环境出发,结合患者自身病理类型,采取多元化的防护措施,是减少切口感染的最佳办法。
- 施小平
- 关键词:农村卫生院阑尾手术切口感染
- 垂直“8”字全层缝合阑尾切口1092例体会
- 2011年
- 我科将阑尾手术麦氏切口缝合改良为垂直"8"字全层缝合,切口感染率较低,现将2000-2008年病例共计1 092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 092例,男588例,女504例;年龄4~87岁,平均37岁。全部病例均为经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者,其中慢性阑尾炎(包括单纯性阑尾炎)66例,占6%,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61例,
- 陆玉姬
- 关键词:阑尾炎阑尾切除术
- 阑尾切口改良296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提高寻找阑尾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96例阑尾炎患者均采用麦氏切口改良的方法,全部患者均常规给予硬膜外麻醉,根据个体差异于麦氏点外侧旁开1~2cm为中点,向上下打开切口,切口相对较直。结果:全部病人手术成功,手术时间6~115分钟,平均32分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30小时,手术后4~9天出院,平均住院7天,约80%病人随访无一例并发肠粘连。结论:阑尾切口改良术,符合人体的解剖及生理特点,为我们在手术中顺利找到阑尾及缩短手术时间提供了保障,值得基层临床推广。
- 彭素梅
- 关键词:阑尾切口改良切除术
- 全层抽线缝合与传统分层缝合阑尾切口的对比分析
- 2011年
- 目的比较60例阑尾切除术全层抽线缝合与传统分层缝合切口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我院的60例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全层抽线缝合30例,传统分层缝合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单纯性阑尾炎中,全层抽线缝合组切口感染率低于传统分层缝合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7d的例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脓性和(或)坏疽性阑尾炎中,全层抽线缝合组在手术时间短于传统分层缝合组(P<0.05),全层抽线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7d的例数多于传统分层缝合组(P<0.05),全层抽线缝合组切口感染率低于传统分层缝合组(P<0.05)。结论全层抽线缝合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便的方法,可降低术后感染及窦道形成的发生率。
- 李博王晓丽李艳军李晨华
- 关键词:阑尾炎疗效
- 预防阑尾切口感染的主要做法被引量:1
- 2010年
- 阑尾切口的感染主要是由于切口周围软组织被腹腔内有菌物质污染所致,采用二重保护法,将腹膜固定于护皮之上,减低了腹腔内有菌物质与切口周围软组织接触的机会,从而大大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其感染源的不同,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
- 曲卫东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甲硝唑
相关作者
- 卫洪波

- 作品数:179被引量:1,281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直肠肿瘤 胃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结直肠肿瘤
- 陶伟

- 作品数:70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男性尸体 桥静脉 显微解剖 解剖学 正中神经
- 冯善权

-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男性尸体 旋股外侧动脉 腹壁下动脉 股深动脉 阑尾切口
- 崔英健

- 作品数:67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解剖学 实验教学 局部解剖学 动静脉 解剖学教学
- 唐景志

- 作品数:12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实验教学 教学 阑尾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