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6篇“ 阿氏评分“的相关文章
糖尿病母亲婴儿低评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糖尿病母亲婴儿(infant of diabetic mother,IDM)低评分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孕期诊断为妊娠期IDM 6 187例,根据新生儿出生后1 min的评分,分为低评分组(70例)及正常评分组(6 117例),以新生儿体重和身长为混淆因素,采用倾向性得分1∶1的比例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采用过4种机器学习方法筛选低评分的影响因素,同时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验证。结果 倾向性得分成功匹配65例。产妇年龄、分娩次数和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型)是4种机器学习方法中共有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35岁(OR=0.456,95%CI:0.252~0.824,P=0.009),分娩多次(OR=0.225,95%CI:0.057~0.898,P=0.035)是IDM低评分保护因素,有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型)(OR=4.840,95%CI:1.770~13.232,P=0.002)是IDM低评分的危险因素。结论 结合产妇年龄、分娩次数和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型)等因素综合判断,可以为IDM预后提供参考。
高正平程序寇晨
关键词:糖尿病母亲婴儿阿氏评分影响因素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模式在分娩镇痛中对产妇以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观察在分娩镇痛中实施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模式的有效性及对产妇和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实施镇痛分娩的产妇80例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3mg罗哌卡因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模式镇痛干预,研究组实施4mg罗哌卡因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模式镇痛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新生儿评分及产后不良结局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镇痛处理后的镇痛起效时间、自控镇痛药物使用量、疼痛评分显著短于/少于/低于参照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镇痛后的镇痛维持时间相对于参照组明显更长(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两组产妇镇痛处理后对比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产后结局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分娩镇痛的处理中实施4mg罗哌卡因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模式镇痛干预的镇痛效果显著,镇痛效果好,镇痛维持时间更长,改善母婴结局。
严笑朱晓勤
关键词: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新生儿阿氏评分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模式在分娩镇痛中对产妇以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2021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模式在分娩镇痛中对产妇以及新生儿评分(Apgar)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76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8),均采用PCEA联合规律间断注射模式,其中观察组联合注射罗哌卡因4 mg,对照组联合注射罗哌卡因3 mg。比较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及PCEA药物使用总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镇痛开始时、宫全开时、分娩时两组产妇疼痛情况;同时对比出生后1、5、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以及PCEA药物使用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维持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宫口全开时以及分娩时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产妇所有产程以及新生儿出生后所有时间点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EA联合4 mg罗哌卡因更有助于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减小镇痛用药,降低产妇疼痛程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黄玲胡慧忠杨涛
关键词:罗哌卡因分娩镇痛阿氏评分
一种新生儿评分提示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评分提示器,包括评分提示器本体,所述评分提示器本体包括用于显示实时时间和/或计时时间的显示模块、用于控制计时启始时间的计时按钮模块、用于清零/或暂停计时时间的复位按钮模块、用于存储新生儿...
彭海波詹媛丽陈幽刘方林小峰
文献传递
小剂量司匹林联合孕期保健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血压控制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司匹林联合孕期保健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高危孕妇血压控制及新生儿评分(Apgar)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96例HDP高危孕妇(2019年1月~2020年1月),其中48例接受常规孕期保健为常规组,48例采用孕期保健+司匹林治疗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产后1min、5min新生儿Apgar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干预后实验组DBP、SBP较低,产后1min、5min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P<0.05);实验组早产率、羊水过多率、产后出血率、产钳助产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小剂量司匹林+孕期保健可提高HDP高危孕妇血压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
杜丽丽
关键词:阿司匹林孕期保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持续硬膜外镇痛与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应激反应、泌乳功能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对比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对比持续硬膜外镇痛与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应激反应、泌乳功能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以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进行无痛分娩,观察组以相同药物行自控硬膜外镇痛。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产妇分娩前、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 ticotropic hormor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分娩前、分娩后30 min、24 h、48 h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泌乳素的变化;同时进行新生儿评分。结果:分娩后两组产妇ATCH、COR、NE及E均明显下降(P<0.05),且分娩后泌乳素水平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0.05),以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分娩后1 min、分娩后5 min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无痛分娩与持续硬膜外镇痛新生儿评分均较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自控硬膜外镇痛无痛分娩可明显缓解产妇应激反应,改善泌乳功能。
韩丽
关键词:持续硬膜外镇痛自控硬膜外镇痛泌乳功能新生儿阿氏评分
脐带扭转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婴儿在母亲腹中发生脐带扭转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期间在该院生产的产妇7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婴儿在母亲腹中发生脐带扭转,脐带扭转螺距值小于2.0及脐动脉血流S/D比值大于3.0,35例)和对照组(婴儿在母亲腹中未发生脐带扭转,35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脐带扭转螺距值、评分及剖宫产率的结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评分≤7分(28.57%),发生胎儿宫内窘迫(37.14%),孕妇剖宫产(40.00%)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小于等于7分(11.43%),发生胎儿宫内窘迫(17.14%),孕妇剖宫产(14.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56,5.321,5.394,P<0.05)。结论作为评估产妇生产胎儿的危险度重要指标,脐带扭转螺距值及脐动脉血流参数的结果具有重要价值。当婴儿在母亲腹中发生脐带扭转(脐带扭转螺距值小于2.0、脐动脉血流S/D比值大于3.0时),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发生的概率被明显加大,新生儿评分小于等于7分的概率被显著加大,产妇剖宫产率也被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区晓毅陈赞钢林绍东叶丽华
关键词:脐带扭转新生儿阿氏评分
人性化管理对经产妇分娩中新生儿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对经产妇分娩中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5月该院产科接收分娩的经产妇68例信息录入Excel中,利用Excel表格中随机数函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管理,两组均管理7d,管理完毕后对管理质量进行评估.统计两组生产时出血量、产后总出血量、生产及住院时间;采用新生儿评分对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1min、5min及10min身体状况进行评估;采用科室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新生儿健康教育、母婴安全管理、新生儿日常指导、护理技术操作及母乳喂养指导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管理效果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人性化管理实施后7d生产时出血量、产后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生产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娩后5min、10min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即刻、分娩后1min新生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管理后7 d新生儿健康教育、母婴安全管理、新生儿日常指导、护理技术操作及母乳喂养指导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用于经产妇围娩期能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及护理管理满意度,缩短生产、住院时间,降低分娩出血量,值得推广应用.
江红霞但桥英黄艳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产妇分娩管理效果新生儿阿氏评分
高通量测序技术筛查新生儿地中海贫血及与新生儿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查新生儿地中海贫血及和新生儿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万宁市人民医院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的新生儿脐血标本14032例,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查,筛查各个阳性标本的基因型,并对其进行评分。结果对14032例新生患儿的脐带血标本检测,检测结果中α-地中海贫血与β-地中海贫血呈现阳性的例数分别为967例和425例;对检测结果呈现阳性的新生儿进行NGS测序,经过NGS测序,其中α-地中海贫血中6种突变和GAP-PCR检测的结果一致,其中β-地中海贫血中17种突变和RDB-PCR检测的结果一致,NGS检测出的结果与Sanger结果一致。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评分,未筛查的新生儿中,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的例数均大于电泳筛查的新生儿(P<0.05)结论高通量测序的覆盖率从较高,且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速度快,在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筛查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尽早地发现和预防,减少地中海贫血新生儿的出生,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对提高人口素质和国民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吴亚武王一浪李剑欧先秦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新生儿阿氏评分
超声三维成像模式在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中的应用及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成像模式在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中的应用及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5200例孕妇,均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检查胎儿肢体发育及姿势形态情况,并与产后肢体结构进行对比,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情况。采取频谱多谱勒测量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S/D)和超声三维成像测量脐带扭转螺距值,并分析与胎儿出生后的评分的关系。结果产前超声三维成像对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影像检查(P<0.05);胎儿脐带扭转螺距值越低及S/D比值增高,新生儿的评分也越低。结论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成像模式对于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率更加准确,其通过三维超声检查胎儿的脐带扭转螺距值和脐动脉血流参数,对预测新生儿的评分有指导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卫红黄晓云王雪伟刘建薛丹
关键词:超声检查三维成像胎儿肢体畸形阿氏评分

相关作者

陈敬国
作品数:162被引量:39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早期干预 脑白质损伤 脑皮质
夏世文
作品数:136被引量:891H指数:18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婴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韩玉昆
作品数:230被引量:2,409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大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胡屏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阿氏评分 新生儿阿氏评分 新生儿 脐带 腹膜外剖宫产
陈幽
作品数:40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解脲脲原体 极低出生体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