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40篇“ 降糖治疗“的相关文章
- 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胰腺炎后糖尿病降糖治疗处方模式探索
- 2025年
-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中慢性胰腺炎后糖尿病(PPDM-C)的降糖治疗处方模式。方法为横断面研究。收集并筛选出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PPDM-C患者,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入院时降糖治疗处方情况、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按照入院时降糖治疗处方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未治疗组、单纯口服降糖药组、单纯胰岛素组和胰岛素+口服药联用组4组。根据HbA_(1c)结果将HbA_(1c)>7%定义为血糖控制不佳,HbA_(1c)≤7%定义为血糖控制良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最终纳入386例PPDM-C患者。其中,未治疗组103例(26.7%)、单纯口服降糖药组135例(35.0%)、单纯胰岛素组107例(27.7%)、胰岛素+口服药联用组41例(10.6%);其中,男性314例(81.3%),224例PPDM-C患者(58.0%)血糖控制不佳。103例未治疗组PPDM-C患者中,血糖控制不佳者高达68.0%(70/103)。对研究对象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口服降糖药组血糖控制良好的比例[59.3%(80/135)]均高于未治疗组[32.0%(33/103)]、单纯胰岛素组[32.7%(35/107)]及胰岛素+口服药联用组[34.1%(14/41)](均P<0.05)。结论真实世界中,PPDM-C患者血糖控制不够理想,治疗不够规范,尚无统一的降糖治疗处方模式。
- 赵琪曹裕叶鋆陶红潘妍羽李一凡谢金金廖专陈佳云
-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降糖治疗
- 门诊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效果及心理情绪的影响
- 2025年
- 评估糖尿病患者接受门诊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于2023年1月-2024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以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各5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组采用门诊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探讨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门诊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优势显著,推荐应用。
- 李楚茜韩岩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
- 加强型降糖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加强型降糖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德化县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接收的62例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红蓝球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取糖尿病基础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加强型降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牙周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各项牙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加强型降糖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于改善牙周指数效果更佳。
- 林瑞坤赖丽清詹宗暧
-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炎性因子牙周指数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时的血脂异常类型与强化降糖治疗后血脂的变化
- 2024年
-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糖控制差时的血脂异常类型与在强化降糖治疗后血脂的变化。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40例,根据入组前治疗方式分为未使用药物治疗组(Con,n=50)、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OAD,n=41)、Ins治疗组(Ins,n=49)。结果OAD、Ins组年龄、DM病程高于Con组(P<0.05),Ins组HOMA-IR、FC-P低于OAD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FPG、TC、TG、LDL-C、果糖胺降低,FC-P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on、Ins组治疗后TG变化与△果糖胺呈正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TC、TG、LDL-C升高,强化降糖治疗后TC、TG、LDL-C降低,治疗后TG变化与△果糖胺呈正相关。
- 杨丽惠汤正义史燕青李丽娟白梦瑶孙立昊
- 关键词:果糖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中药足浴联合西药降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西药降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2023年5月江西省宜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分为西医降糖药常规治疗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西医降糖药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两组,各31例。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凉温感觉阈值,血糖、血脂水平,震动感觉阈值(VPT),疼痛觉阈值,间歇性跛行距离分级。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感、麻木感、烧灼感、异样感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凉感觉阈值、温感觉阈值,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足背VPT、第一足趾VPT、疼痛觉阈值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间歇性跛行距离分级1级比率高于常规治疗组,2级、3级、4级比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96.77%(30/31)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0.97%(22/31)(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西医降糖药常规治疗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的临床效果较西医降糖药常规治疗好。
- 杨洁李萍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足浴
- 维生素D联合降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降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在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于河南省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0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降糖治疗,研究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维生素D,用药1个月,观察直到临产。比较2组孕妇的临床各项指标(血糖、胰岛功能、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妊娠结局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效果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t=3.431、6.132、6.214、13.262,P<0.05)。研究组经治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对照组升高(t=7.425、8.857),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下降(t=8.857,P<0.05)。2组孕妇经治疗,25-羟基维生素D[25-(OH)D]、体质量指数(BMI)均升高,研究组效果更明显(t=15.280、5.048,P<0.05)。2组孕妇经治疗,研究组内脂素、瘦素降低,且低于对照组(t=7.148、2.176,P<0.05)。2组孕妇经治疗,研究组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χ^(2)=2.981,P>0.05)。结论以降糖药物治疗为基础,通过添加维生素D可以有效地缓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波动,改善妊娠结局,有效且安全。
- 周艳春经雯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维生素D降糖治疗
- 门诊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 2024年
- 探讨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中开展门诊护理的价值。方法 在某医院选择80例糖尿病患者,病例均于2022年8月—2024年4月入内科门诊就诊,依据随机数字法分2组,接受常规护理者合计40例(对照),接受门诊护理者合计40例(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并发症、自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的护理,门诊的护理对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血糖水平和他们的自我照顾能力,引导其积极配合进行治疗。
- 蒋玉婷
- 关键词:门诊护理糖尿病降糖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
- 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降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予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降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肿瘤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78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低剂量维生素D联合降糖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降糖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胰岛素分泌指数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4.16±0.48)mmol/L、空腹血糖(5.92±0.71)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18±0.52)mmol/L、(7.33±0.89)m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1、7.734,P均<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5)。结论予以GDM患者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降糖治疗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分泌指数,改善妊娠结局。
- 史慧敏
- 关键词:降糖妊娠期糖尿病
- 门诊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效果及心理情绪的影响评价
- 2024年
- 观察分析门诊优质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时,对降糖治疗效果及心理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于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门诊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SDS和SAS量表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高,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更接近正常范围,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较高,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门诊护理,可促进提高降糖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地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卢珊徐小丽曹婷朱小蓓刘静
- 关键词:糖尿病门诊护理心理情绪
- 基于MARCH试验数据的降糖治疗前后心血管评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MARCH(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中国作为初始降糖治疗)试验中应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24周时心血管评分值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录入MARCH数据库共784例患者,排除指标信息不全的152例,选取数据库中随机接受阿卡波糖(n=325)和二甲双胍(n=307)治疗24周的患者进行心血管评分,计算其基线时和治疗24周时的ADVANCE 4年心血管事件风险评分值及改善程度,应用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与评分值变化率(△score%)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632例患者治疗24周后,心血管评分值较基线皆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的甘油三酯值显著影响△score%(P<0.05)。结论: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可以显著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4年心血管风险评分值,2组效果相似。甘油三酯值可显著影响评分值变化率。
- 王艺静雷洁萍于利平宋璐璐张波
- 关键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
相关作者
- 郭艺芳

- 作品数:629被引量:2,701H指数:25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昼夜节律 降压治疗 心血管疾病 血压
- 李春霖

- 作品数:448被引量:3,675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老年男性 代谢综合征 老年人 老年
- 郭立新

- 作品数:511被引量:4,078H指数:29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
- 母义明

- 作品数:1,052被引量:7,002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库欣综合征 胰岛素 文献复习
- 杨文英

- 作品数:490被引量:7,416H指数:46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