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 篇“ 难治性丙型肝炎 “的相关文章
观察丙肝冲剂对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HCVRNA阴转率和下降率的影响 2020年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临床中采用丙肝冲剂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HCVRNA阴转率和下降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本院在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常规组25例)和丙肝冲剂治疗(观察组2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比较明显,且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CVRNA阴转率和下降率分别为24.00%和48.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00%和12.0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丙肝冲剂可以显著改善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HCVRNA阴转率和下降率出现明显变化,建议长期服用效果更佳。 张昊关键词:阴转率 难治性丙型肝炎 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西医对难治性 丙型肝炎 气虚瘀热证患者肝功能及丙肝病毒的影响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西医对难治性 丙型肝炎 气虚瘀热证患者肝功能及丙肝病毒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CHC患者120例,计算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丙肝病毒(HCV-RNA)情况、肝功能、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早期抗病毒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CV-RNA对数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V-RNA对数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HCV-RN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TL、AST、TB、D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TL、AST、TB、D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ATL、AST、TB、D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区疼痛、乏力、纳差、腹胀、肌肤加错、尿黄、夜不能寐、五心烦热、面色晦暗积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肝区疼痛、乏力、纳差、腹胀、肌肤加错、尿黄、夜不能寐、五心烦热、面色晦暗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抗病毒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早期抗病毒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西医能显著改善难治性 丙型肝炎 气虚瘀热证患者肝功能,有效清除丙肝病毒,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荐使用。 梁文忠关键词:犀角地黄汤加减 难治性丙型肝炎 肝功能 丙肝病毒 清化瘀毒、益气养阴法联合干扰素治疗难治性 丙型肝炎 气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 慢性 丙型 病毒性 肝炎 是由丙型肝炎 病毒(HC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 炎症坏死性 疾病,是引发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丙型肝炎 的标准治疗方案多为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但是依然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在标准方案治疗后无法获得持续病毒... 蔡潘松善关键词:清化瘀毒 益气养阴法 干扰素 丙型肝炎 文献传递 清化瘀毒、益气养阴法联合干扰素治疗难治性 丙型肝炎 气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 慢性 丙型 病毒性 肝炎 是由丙型肝炎 病毒(HC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 炎症坏死性 疾病,是引发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丙型肝炎 的标准治疗方案多为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但是依然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在标准方案治疗后无法获得持续病毒... 蔡潘松善(THAI PHAN TUNG THIEN)关键词:丙肝 清化瘀毒 益气养阴 文献传递 老年难治性 丙型肝炎 初次治疗患者个体化治疗后的病毒学应答 2016年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老年难治性 丙型肝炎 (RHC)初治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通过12个临床中心入组225例老年RHC初治患者,先统一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利巴韦林(RBV)治疗12 w,之后根据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 EVR)情况分组。获得c EVR的患者进入A组,继续给予标准治疗到48 w;未获得c EVR的患者进入B组,并进一步随机分为B1组(继续治疗到72 w)和B2组(继续治疗到96 w)。随访24 w。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中、随访中的丙型肝炎 病毒(HCV)RNA水平,比较各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结果总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为85.09%。抗病毒治疗后A组147例患者延迟病毒学应答(DVR)、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SVR比例均明显高于B1组和B2组(P<0.01)。B1组和B2组抗病毒治疗后无效应答(p EVR)、DVR、ETVR、SVR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HCV基因6型患者SVR获得率明显高于感染HCV基因1、2、3型的患者(P<0.05)。IL28B基因型CC型患者SVR获得率明显高于非CC型。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DVR对SVR的阳性 预测率分别为92.93%、89.80%、85.71%;阴性 预测率分别为27.42%、90.00%、100.00%。结论中国老年RHC初治患者通过c EVR分组进行个体化治疗绝大部分可获得c EVR。其中治疗12 w未获得c EVR的患者,可将治疗延长至72 w,但不必到96 w。治疗12 w时患者仍未获得EVR,应当停止治疗,更换治疗方案;获得p EVR的患者可继续治疗到24 w;若仍未获得DVR,应停止治疗,更换治疗方案。 苏瑞霞 张群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 我国难治性 丙型肝炎 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初步明确我国难治性 丙型肝炎 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共分析来自全国18个研究中心的830例患者。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符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为基础的标准治疗方案(Standard of Care,SOC)的初治丙型肝炎 患者,另一组是既往SOC应答不佳或不能耐受SOC的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 别、病程、体质指数、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肝功能和病毒学状态、宿主IL-28Brs12979860位点CC型比例、外周血细胞水平、感染途径、HCV基因型等,对难治性 丙型肝炎 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符合Peg-IFN联合RBV为基础的SOC初治丙型肝炎 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结果表明:(1)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年龄明显偏高、平均病程明显偏长、女性 比例更高、体质指数明显偏高(P<0.05);(2)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的宿主IL-28Brs12979860位点CC型比例明显偏低(P<0.05);(3)肝功能生化指标上,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的AST水平明显高于初治患者,而ALT却明显低于初治患者的平均水平,同时,球蛋白水平和碱性 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初治患者(P<0.05);(4)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的外周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水平明显偏低(P<0.05);(5)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的感染途径以输血和血制品途径感染为主(68.1%);(6)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的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66.7%)。结论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多以输血和血制品途径感染为主,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肝功能的AST、球蛋白以及碱性 磷酸酶水平更高而ALT却偏低;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年龄明显偏高、平均病程明显偏长、女性 比例更高、体质指数明显偏高。 聂红明 汪蓉 陈建杰 凌琪华 陈逸云 申弘 董亚男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 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 丙型肝炎 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 丙型肝炎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中药组予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西药组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丙型肝炎 病毒(HCV)RNA载量,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ALT水平及HCV RNA载量改善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化瘀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侯小兰关键词:难治性丙型肝炎 临床疗效 难治性 丙型肝炎 临床病理特点及中西药抗病毒治疗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 丙型肝炎 (RH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中西药治疗效果。方法难治性 丙型肝炎 患者70例(研究组)随机分为观察亚组37例和对照亚组33例,对照亚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亚组在对照亚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另选择同期治疗的普通慢性 丙型肝炎 患者50例作为普通组。观察难治性 丙型肝炎 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病毒载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 磷酸酶(ALP)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研究组重度肝细胞脂肪变性 率、小叶间胆管损伤率、淋巴滤泡样结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治疗12个月,2亚组ALT、AST及HCV-RNA定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亚组低于对照亚组(P<0.05)。观察亚组HCV-RNA阴转率为10.81%(4/37),高于对照亚组的3.0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9,P=0.030),治疗12个月后2亚组HCV-RNA载量均明显降低(t=4.929,2.225,P<0.05),且观察亚组低于对照亚组(t=2.475,P<0.05)。结论难治性 丙型肝炎 临床病理特点为重度肝细胞脂肪变性 、小叶间胆管损伤和淋巴滤泡样结构,血清ALT、AST及病毒载量显著升高。中西药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肝功能,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可以作为难治性 丙型肝炎 治疗的方法之一。 张琼 胡蓉 毛创杰 杨启 康信通关键词:难治性丙型肝炎 病理特点 抗病毒治疗 病毒载量 评估丙肝冲剂对难治性 丙型肝炎 的临床疗效及对HCV RNA阴转率和下降率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丙肝冲剂治疗难治性 丙型肝炎 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丙型肝炎 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取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取丙肝冲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情况,记录丙型肝炎 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转阴、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年后转阴率为17.14%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6个月、1年后的下降率分别为20.0%、34.29%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ALT值为(49.22±18.62)IU/L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取丙肝冲剂治疗,可提高HCV RNA下降率,控制疾病的发展。 王良超关键词:难治性丙型肝炎 临床疗效 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难治性 丙型肝炎 研究进展2014年 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提高了难治性 丙肝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但是由于其价格高昂导致接受治疗的患者有限,加之病毒变异、耐药性 、副作用及患者依从性 差等,再加上我国许多地区对丙型肝炎 筛查不足,使我国许多难治性 丙肝患者不能得到及早发现以及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致使病情进展。故而寻求安全、有效、低成本、具有良好耐受性 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是我国未来治疗难治性 丙型肝炎 关注的重点。文章综述了难治性 丙型肝炎 的治疗进展,包括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及安全,以及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 李红玉 薛博瑜关键词:难治性丙型肝炎 中医药
相关作者
薛博瑜 作品数:261 被引量:1,474 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慢性乙型肝炎 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 陈建杰 作品数:534 被引量:2,444 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陈逸云 作品数:65 被引量:300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胆管炎 丙型肝炎 叶天士 窦晓光 作品数:300 被引量:1,951 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 陈新月 作品数:333 被引量:1,628 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研究主题: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乙型 慢性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