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58篇“ 青霉素G钠“的相关文章
比较注射用他唑巴坦/哌拉西林青霉素G治疗新生儿感染的效果
2024年
探究注射用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86例确诊发生感染的新生儿,根据随机分组的规定,将患儿分成两组(43例),一组接受青霉素G的治疗,另一组接受注射用他唑巴坦/哌拉西林的治疗。将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效果以及成果,其中的关键因素是:细菌的清除率以及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细菌消灭比例达到95.35%,比对照组的67.44%要高(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成功比例为97.67%,比对照组的83.72%要高(P<0.05)。结论 注射用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治疗新生儿感染疗效优于青霉素G,细菌清除率及治疗有效率更高,临床值得推荐优先使用。
尹有会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细菌清除率有效率
大黄酸与青霉素G联合用药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大黄酸与青霉素G联合用药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属于联合用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大黄酸在制备提升抗生素抗菌效果的促进剂中的应用,大黄酸与青霉素G联合用药可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剂量...
王大成郑建泽刘欣张宇鑫杨菁菁杨璐娜
大黄酸联合青霉素G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研究
郑建泽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测定牛奶中青霉素G的残留量被引量:4
2022年
青霉素G(NaBP)溶液的常规拉曼光谱信号微弱.将制备的浓缩银纳米粒子(AgNPs)20μL与不同浓度(1×10^(-9)~1×10^(-1)mol·L^(-1))的青霉素G溶液(pH 6)20μL混合,所得混合液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信号显著增强,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1×10^(-2)mol􀅰L^(-1)硫酸镁溶液8μL,青霉素GSERS增强效果最佳.据此,提出了以AgNPs为基底,硫酸镁为凝聚剂,采用SERS测定青霉素G含量的方法,并用于加标牛奶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青霉素G浓度为1×10^(-8)~1×10^(-3)mol·L^(-1)时,其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应的SERS信号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8.2×10^(-9)mol·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0%~96.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2.3%~6.5%.
梁营芳周化岚张建国王锋李晓迪王乐惠
关键词:牛奶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降解青霉素G废水机制被引量:7
2020年
针对抗生素废水中青霉素类物质难于生化降解的问题,采用直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硼掺杂金刚石(boron-doped diamond, BDD)薄膜电极,以典型的青霉素G为目标污染物,对BDD电极降解青霉素的规律及降解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青霉素G在电极上均能够被完全降解,发生电化学燃烧.青霉素G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电流密度从10 mA/cm^2提高到20 mA/cm^2时,青霉素G和COD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增加了51.3%和29.1%.BDD电极上青霉素G的降解主要受液相传质过程控制,电流效率(current efficiency,EC)与青霉素G的质量浓度和电流密度有关.得到了青霉素G在BDD电极上的降解历程,主要的中间产物有青霉酸、异构青霉酸、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酸.
曲有鹏吕江维冯玉杰张杰
关键词:电催化电极电化学降解抗生素废水青霉素
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G残留的热加工风险评估
青霉素是一类能破坏细菌细胞壁并在细菌繁殖期有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对于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部分革兰氏阴性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青霉素由于其高效、低毒性而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医学和畜牧业上。近年来青霉素...
崔成
关键词:致突变性遗传毒性细胞毒性
文献传递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青霉素G对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青霉素G治疗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患儿9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青霉素G治疗)与观察组(给予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治疗),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78%和细菌清除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3.33%和52.94%(P<0.05)。结论:针对于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患儿,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不仅效果确切,而且细菌学疗效较为理想,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胡德飞
关键词:青霉素G钠新生儿细菌性感染
一种青霉素G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霉素G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将青霉素G溶于一定的溶液,所述一定的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和甲醇体积比为4:1的混合物;然后,加入功能单体搅拌,再加入交联剂、引发剂,氮气除氧,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洗去...
刘宏程沈报春杨倩
文献传递
注射用他唑巴坦/哌拉西林青霉素G治疗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注射用他唑巴坦/哌拉西林青霉素G治疗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感染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青霉素G进行治疗,疗程为5~10 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0.69%,高于对照组5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93.55%,高于对照组6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治疗新生儿感染疗效好,细菌的清除率高。
刘利梅何旭肖政祥李月香
关键词:青霉素G钠新生儿
青霉素G针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报告
2014年
目的观察青霉素G针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将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58例(62耳)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1耳鼓膜穿刺抽液后,口服糖皮质激素,并行咽鼓管吹张,治疗组37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加用青霉素G针。两组均治疗7天,2周后复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31耳中20耳治愈,9耳好转,3耳无效,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31耳中11耳治愈,12耳好转,8耳无效,总有效率为74.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加用青霉素G针更有效。
陈广力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相关作者

张秀英
作品数:271被引量:1,25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肠杆菌 中药 耐药性 兽医药理学 整合子
周瑞海
作品数:31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小板聚集 心肌梗塞 青霉素G钠 洛伐他汀 维生素E
王艳君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青霉素G钠 稳定性 配伍 溶媒 苯妥英
陈焕芹
作品数:69被引量:299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血脂 载脂蛋白A5 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人 心力衰竭
王新
作品数:127被引量:655H指数:13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甲氧苄啶 黄芩苷 中药 抗菌增效作用 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