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6篇“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相关文章
- 丁苯酞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目的丁苯酞是从食用植物芹菜籽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脑卒中。已有动物实验证明,丁苯酞可以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而改善脑缺血大鼠的认知功能,但尚无临床实验证明丁苯酞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本实验旨在观察丁苯...
- 孙晓丽
- 关键词:丁苯酞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丁苯酞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80例,ASA分级为II~III级,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丁苯酞组在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后15分钟开始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50 mg,对照组在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后15分钟开始静脉滴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1天与术后1天、3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病人认知功能。结果:2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术后1天和术后3天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 < 0.05);丁苯酞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术后1天和术后3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丁苯酞组术后1天、3天MMSE和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丁苯酞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7.5%,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55%,丁苯酞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丁苯酞能改善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 孙晓丽高俊琼贾长新段梅仇伯珏王士雷
- 关键词:丁苯酞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心肾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PCABG)患者苏醒质量、心肾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OPCABG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丙泊酚,31例)、B组(舒芬太尼、丙泊酚、0.5 MAC七氟烷,31例)和C组(舒芬太尼、丙泊酚、1.0 MAC七氟烷,31例)。观察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苏醒质量、心肾功能[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MB)/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测量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变化,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术后即刻(T1)~术后24h(T3)时间点HR升高后下降,MAP下降后升高(P<0.05);B组T1、术后6 h(T2)时间点HR低于A组、C组,MAP高于A组、C组(P<0.05);A组与C组T1、T2时间HR、MAP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A组、C组(P<0.05);A组与C组术后苏醒时间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的cTnI、CK-MB、Scr、BUN水平相较于麻醉开始前(T0)时间点均升高(P>0.05);B组T3时间点cTnI、CK-MB、Scr、BUN水平低于A组、C组(P<0.05)。B组术后第3 d MMSE、MoCA评分高于A组、C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OPCABG患者在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的基础上结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可更好的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对机体心肾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提高苏醒质量,且以0.5 MAC浓度的七氟烷综合效果最佳。
- 李选发唐婧英李瑞程靳闪张伊川王梅荣
- 关键词:七氟烷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苏醒质量心肾功能
- 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thoracic plane block,TTPB)联合全身麻醉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择期行OPCABG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A组,20例)和全身麻醉复合双侧TTPB组(B组,20例)。记录两组在术中不同阶段舒芬太尼靶控浓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术后镇痛VAS评分,术后气管导管保留时间和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中舒芬太尼的靶控浓度降低,循环波动小,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气管导管保留时间及ICU停留时间也显著缩短(P<0.05),术后12 h、24 h静息及运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双侧TTPB用于OPCABG有利于维持术中循环稳定,降低术中舒芬太尼靶控浓度,减少麻醉镇痛药物用量,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 叶伟光王天龙兰飞于巍尹橙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60~72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
- 卢学姿
- 关键词:体外循环PMN凋亡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BCL-2
- 文献传递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仪的使用价值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究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中应用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仪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OPCAB治疗的患者55例进行研究,术中应用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仪对其不同时期心脏功能指标的情况进行监测。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7d及术后3个月的Vp水平显著上升,且术后3个月水平高于术后7d(P<0.05),术后7d与术前EF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EF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仪应用于OPCAB手术中,可以对患者Vp、EF等心脏功能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对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进行准确的评价,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孟剑锋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食道
- 舒芬太尼后处理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后处理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PCABG)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OPCABG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Ⅱ~Ⅳ级,心功能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舒芬太尼后处理组(SI组),每组20例,其中麻醉诱导F组用芬太尼5μg·kg-1,S组和SI组用0.5μg·kg-1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其余诱导药物各组相同。SI组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通前5min给予0.2μg·kg-1的舒芬太尼,稀释浓度5μg·mL-1,输注时间2min,F组和S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1)、前降支动脉再通后(T2)、术毕(T3)和术后6h(T4)时抽取静脉血样,用ELISA测定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含量。记录各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液体出入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搭桥根数、手术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拔管时间,计算术后24h心肌收缩力。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心胸比、术前LVEF值、液体出入量、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硝酸甘油、多巴胺、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手术时间、搭桥根数、ICU停留时间、在院时间、拔管时间、引流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I组术后24h心肌收缩力与F组和S组比较均降低(P均<0.05)。F组和S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浆cTnI和h-FABP浓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I组从T1到T4血浆cTnI和h-FABP浓度呈下降趋势(P均<0.05)。T3时,SI组患者血浆cTnI浓度均低于F组和S组(P<0.05);T4时,SI组患者血浆cTnI和h-FABP浓度均低于F组和S组(P均<0.05)。组内比较,T3、T4时血浆cTnI浓度低于T1时(P均<0.05);SI组患者T4时血浆h-FABP浓度低于T1时(P<0.05)。结论舒芬太尼后处理能降低心肌酶cTnI和h-FABP的释放量,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张惟惟郑月梅张冬梅温恒王萌王海滨
- 关键词:舒芬太尼缺血后处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肌肌钙蛋白
- 舒芬太尼后处理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后处理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OPCABG)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
- 张惟惟
- 关键词:舒芬太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冠脉搭桥手术
- 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期间脑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无颅脑血管狭窄的冠心病患者
- 目的比较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与无颅脑血管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期间脑氧饱和度的差异。方法 24例冠心病冠脉搭桥术患者,根据术前颅脑血管超声筛查结果分为合并颅脑血管狭窄
- 赵磊王天龙肖玮
- 关键词:氧饱和度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冠心病患者
- 文献传递
- 有无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的冠心病者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间脑氧饱和度的差异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有无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期间脑氧饱和度的差异。方法24例冠心病冠脉搭桥术患者,根据术前颅脑血管超声筛查结果分为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组和无颅脑血管狭窄组,ASAⅡ~Ⅲ级,术中常规监测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脑电双频指数(BIS)、体温(T)、氧饱和度(Sct O2)。观察组内和组间各时间点脑氧饱和度变化趋势和差异。结果体外循环期间,Sct O2明显下降(P〈0.05),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组患者脑氧饱和度数值低于无颅脑血管狭窄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认知功能障碍和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期间,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氧饱和度下降,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的患者,脑氧饱和度下降持续时间更长,下降程度更为严重,需要更加积极谨慎的管理,预防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
- 赵磊王天龙肖玮
- 关键词:体外循环脑氧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