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9篇“ 非体育专业“的相关文章
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态度与健全人格的关系探究
2025年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科技以及教育事业等飞速发展,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青年群体,他们的知识、能力以及身心健康都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全面素质教育,早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指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紧张的学习压力以及过高的精神追求等,使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人格心理问题引发的自闭、抑郁、危害家庭和社会的现象频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杨玥曹玉萍高显达
关键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态度健全人格
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以来宾市为例
2025年
大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因此了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尤其是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十分必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来宾市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来宾市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相对匮乏,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相对较差,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为薄弱。建议: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丰富体育生活方式,积极储备体育知识,提高自身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通过保持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章永伟陆海勇经飞跃王奎风陈瀚
关键词:体育生活方式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高校
性别刻板印象对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
2025年
高校女大学生兼具女性与大学生群体的双重性,其体育参与与身心健康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为缓解女大学生体育参与不足的问题,对1063名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性别刻板印象显著降低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愿。(2)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刻板印象对体育参与意愿的影响路径中发挥并行中介作用。性别刻板印象通过降低积极归因方式、增强消极归因方式进而抑制女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愿;性别刻板印象通过削弱自我效能感进而降低女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愿,且两种归因方式并未对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路径产生显著影响。(3)相比于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刻板印象影响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愿的中介路径中效用更显著。提出以下建议:(1)营造公平体育文化生态,强化性别平等观念;(2)多措并举优化运动环境,减少消极归因方式;(3)深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促进自我效能感提升。
黄菁张雨函
关键词:性别刻板印象女大学生归因方式
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
2024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现代学生身体状况不佳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一大问题。但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高校对体育类学生身体状况的保护和发展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各方面缺乏发展,自信心受损。新时代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显着提高,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培养体育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整合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体育学生培养自我锻炼意识。
李成铭
关键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意识
功能性训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重视,功能性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健身方式备受关注。功能性训练注重身体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和爆发力,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来说,这种训练方式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文章探讨了功能性训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影响,希望为功能性训练在大学生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林岳晟
关键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健身自主支持感、手机成瘾、核心自我评价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借助健身自主支持感量表、手机成瘾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体育锻炼行为量表工具对439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健身自主支持感(t=4.392,P<0.05)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手机成瘾倾向(t=-3.568,P<0.05)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核心自我评价(t=1.472,P>0.05)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结论:体育专业学生的健身自主支持感水平越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可能性也越大;体育专业学生手机成瘾倾向越严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可能性越低。
郭鸿刘钊林彦
关键词:非体育专业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体育锻炼行为
同期耐力与力量训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800米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梅凤鸣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与效果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4年
作为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基础,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挖掘不仅可以丰富高校的体育课程资源,还可以促进高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了解。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与学习效果的现状进行调查,运用SPSS软件分析兴趣状况与学习效果间的相关性,进而提出优化对策。
魏治国
关键词:非体育专业学生民族传统体育
基于FMS的功能性训练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探究基于FMS的功能性训练法对体育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产生的影响。随机选取新疆理工学院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运用FMS功能性训练法,对照组运用传统训练法,观察两组功能性筛查动作和身体素质指标。结果表明,实验班在躯干旋转稳定性、直线弓箭步、主动直膝抬腿、跨栏架步、肩部灵活性项目的成绩数据P <0.05,说明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女子1min仰卧起坐、立定跳远、50m跑这三个项目中成绩数据P <0.05,说明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对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基于FMS的功能性训练法能提升身体素质和健康测试成绩。
林瑞祺
关键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极限飞盘运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何智强

相关作者

孙丽云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管理系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非体育专业学生 非体育专业 运动员
邱达明
作品数:48被引量:239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锻炼 生活满意感 大学生 中介作用 领悟社会支持
雷铁柱
作品数:20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教学 排球 非体育专业 普通高校 体育俱乐部
李良明
作品数:67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传统武术 健美操 公共体育服务 普通高校体育 健身模式
王婷
作品数:87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稀土发光材料 一线员工 企业 体面劳动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