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1篇“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相关文章
非全日制研究生线上教学培养模式探索
2025年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培养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开展线上教学和教学管理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时传递知识和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陈晓琳
关键词:非全日制研究生线上教学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
党的二十大背景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2025年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分析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现状,从学校、教师、学3个层面梳理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相关建议,旨在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
陶国银
关键词:非全日制研究生混合式教学教学质量
基于OBE理念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024年
随着国家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报考、培养和就业方面提供度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上升,但当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质量不高的客观现实,急需对当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本文通过介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困境和OBE理念引入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分析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的意义。
王斌魏晨
关键词:非全日制研究生
我国统筹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政策评析
2024年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设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和“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全国联考”两大渠道;2016年开始实行“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统筹管理”。统筹管理政策的实施目标和价值取向包括: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自身规范管理的需要,加强对招、经费与拔款的管理;二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尤其是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以期达到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等的质量;三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要以及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丁晓丽李凯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型社会建设同等学力人员
协同育人机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4年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构建非全日制研究生协同育人机的关键在于形成高校内外部各要素、各主体之间的有效协同,通过从管理协同、过程协同、导师协同、资源协同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全面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和高校办学水平,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李印福赵露赵亮
关键词:非全日制研究生应用型人才
基于SECI模型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4年
为进一步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课题组基于SECI模型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四个阶段进行转换成,并充分与导师培养进行融合,使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合理提升和运用专业知识,丰富和创新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
焦红超刘宁赵森浩
关键词:SECI模型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非全日制研究生歧视知觉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公平感知和群体认同的作用
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学习、就业、工作、家庭等多个方面均面临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加速其学习倦怠现象的产。其中,就业歧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面临的主要压力源之一。当个体感受到自身因非全日制身份而遭到区别对待和不公正待遇时,便会引发歧...
王鸿璞
关键词:非全日制研究生歧视知觉学习倦怠公平感知
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倦怠内因路径的组态分析
2023年
学习倦怠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为揭示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倦怠产的主要内因,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方法,从组态视角分析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多重并发内因路径。最终得出五条等效路径,并将其归为三类:(1)调剂不甘型,对于此类学习者,高校应减少其歧视知觉,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其就业保障;(2)分心乏术型,对于此类学习者,高校应做到产教结合、因材施教,避免全日制课程内容与评价机的机械迁移;(3)厌学型,对于此类学习者,应重点培养积极的学习心理,保证饱满的学业效能感。
林洪毅郑红马一娇
关键词:学习倦怠非全日制研究生
我国统筹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政策评析被引量:2
2023年
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重点对2016年开始实行的统筹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政策进行考察和分析,结果发现新政实施过程中存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难以享受学校各种资源以及就业遭受歧视等突出问题。原因有二:一是政策本身还存在不足,教育行政部门对统筹管理考虑“不全”“不周”,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统筹管理涉及的招录取、培养、奖助、就业等各环节关联政策明显滞后甚至缺乏;二是政策执行层面,部分高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工作重视不够,存在管理与服务缺位的现象。为此应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两个层面,对我国统筹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政策进行优化,即: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高校办学自主权,由高校依据自身优势与定位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招考工作,同时激发不同主体的积极性,营造良性的社会氛围;高校则应树立“三同等”理念,消除认识误区,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赢得社会的认可。
丁晓丽李凯
关键词:研究生管理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陕西省五所高校为例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力求提升国家科研事业发展力度、实现科学技术创新、取得人才竞争优势的支柱性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体系当中,全日研究生教育无疑是极为特殊的,主要培养的是具备职业性范围的...
张美琪
关键词: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作者

毛甜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
研究主题:非全日制研究生 研究生师生关系 高等教育 行政效能建设 行政效能
刘阳
作品数:30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尿酸盐结晶 化学成分 脑性瘫痪 血尿酸 痛风
陈婷
作品数:26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全脑 CT灌注 CT血管成像 医学影像学 血管造影术
刘建辉
作品数:12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
研究主题:ESI 学科导航 信息采集 数字参考咨询 高校
陈文雯
作品数:29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患者血浆 脂联素 利拉鲁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