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67篇“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的相关文章
-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奥氮平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的药学监护
- 2023年
- 目的为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奥氮平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借鉴。方法2022年9月4日该院收治奥氮平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例,对其进行医院内全程的药学监护,包括手术前后药物使用、抗凝溶栓药物合理使用、用药安全教育、与临床医师共同负责特殊患者药物使用等,并对患者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协助医师调整用药方案。结果医师、药师、患者三者共同参与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与医师的手术治疗方案相结合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用药安全、有效,整个药事服务过程环节简单、高效。结论药学监护的实施保障患者手术前后药物抗凝治疗的安全性,使临床监测指标达标并维持稳态,发挥了药学服务的积极有益性,同时,提高了相关临床第一线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 何小姣谭谡刘志王鸿彬温辉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奥氮平抗凝治疗药学监护
- 康复训练联合经典抗精神病药用于流浪乞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效果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经典抗精神病药用于流浪乞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2月至12月收治的流浪乞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予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流浪乞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可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能力。
- 彭杰吴从正
- 关键词:精神疾病流浪乞讨精神发育迟滞药物康复训练
-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联合情感稳定剂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联合情感稳定剂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至2018年7月于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和整体呈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稳定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有利于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 郑志贤
- 关键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双相情感障碍
- 三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喹硫平和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8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0例、喹硫平组29例和阿立哌唑组30例,采用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估工具(RBANS)评价患者入院当天和治疗4周后认知功能。结果: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患者治疗后除言语功能外,即刻记忆、视觉广度、注意力和延时记忆的单项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RBANS量表涉及的所有单项得分及总分较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药物RBANS评分差值比较,阿立哌唑组在即刻记忆、言语功能、延时记忆和总分方面优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P<0.05)。结论:3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均具有改善作用,但存在部分差异。
- 孔思瑾刘金同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 三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
- 目的 本研究将三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利培酮、喹硫平和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 方法 本课题选取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的住院患者,按照入组标准、排除...
- 孔思瑾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
- 阿立哌唑对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甲状腺激素改变的疗效
- 2019年
-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对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甲状腺激素改变的疗效。方法对64例首次发病或停药3月以上的患者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治疗12周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有改变的患者,加用少剂量阿立哌唑(<10 mg)后进行血清中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加用阿立哌唑后FT3第4周开始恢复,第8周正常; FT4第8周开始恢复,第12周正常; T3、T4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后及加用阿立哌唑后则维持相对平稳。提示加用阿立哌唑后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有效,但TSH则于第12周末开始逐步恢复,可能与FT3、FT48周以后开始恢复正常,而机体对其副反馈作用相对延迟有关。结论阿立哌唑能够一定程度恢复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 余银亮翁赛峥占家铣邓泓李晓丹
- 关键词:阿立哌唑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甲状腺激素
-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体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4组,甲组(齐拉西酮)32例,乙组(阿立派唑)35例,丙组(利培酮)27例,丁组(氯氮平)组24例,分别口服对应药物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检测4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体质量指数的变化.结果 甲、乙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治疗后仅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显著高于甲、乙组(P<0.05);丁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血糖、血脂指标显著高于甲、乙、丙组,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甲、乙组(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对糖脂代谢和体质量的影响最小,氯氮平影响最为严重,应引起临床用药的重视.
- 张胜佳高镇松马晓强郑闻华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血糖血脂体质量
-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近几十年来抗精神病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精神症状的缓解率和精神病患者的出院率,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可靠、副作用相对较轻微,而被作为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线用药。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日趋广泛,由此引发体重增加、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MS)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受到精神科医生的重视。为了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变化、糖脂代谢异常影响的差别,我们选用本院常用的5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体重、糖代谢、脂代谢影响的比较研究,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 樊学文祝峰陈小明周桂明
-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经典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糖脂代谢异常抗精神分裂症体重增加
-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研究及展望被引量:9
- 2014年
-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BPD)是精神科常见疾病,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情感障碍,其症状具有多样性,呈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混合状态、快速循环发作、伴有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境稳定剂(MS)逐步广泛用于治疗BPD,锂盐被认为是BPD急性期和维持期一线治疗的“金标准”,但约有42%~64%的患者尤其是混合状态和快速循环患者对锂盐反应不佳.此外锂盐治疗起效慢,毒副作用大,治疗窗狭窄,需经常检测血锂浓度,患者或因难以忍受的不良事件导致依从性较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经典抗精神病药逐渐用于BPD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就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在BPD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以便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储文革许嘉燕本刊
- 关键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双相情感障碍一线治疗躁狂发作抑郁发作
- 浅谈进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分析进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利培酮组(70例)和齐拉西酮组(70例),分别应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这两组患者进行维持治疗,并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对这两组患者进行体重测定及空腹血脂四项测定,即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体重为(52.7±8.9)kg,TC水平为(4.21±0.6)mmol/L,TG水平为(1.49±1.3)mmol/L,HDL水平为(1.59±0.32)mmol/L,LDL水平为(2.31±0.7)mmol/L;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平均体重为(56.4±9.7)kg,TC水平为(4.68±0.7)mmol/L,TG水平为(1.78±0.9)mmol/L,HDL水平为(1.75±0.28)mmol/L,LDL水平为(2.62±0.5)mmol/L。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体重、TC水平、TG水平、HDL水平及LDL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利培酮和齐拉西酮等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脂代谢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 肖伟霞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脂代谢
相关作者
- 汪洋

- 作品数:9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利培酮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治疗精神分裂症 药品不良反应 分光光度法测定
- 谭兰

- 作品数:404被引量:824H指数:13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
-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基因多态性 痴呆 癫痫 META分析
- 袁祖贻

- 作品数:181被引量:1,505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巨噬细胞 冠心病
- 陈致宇

- 作品数:81被引量:40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自杀未遂 强迫症
- 朱文静

- 作品数:4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抗精神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