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9篇“ 非言语交际“的相关文章
- 非言语交际被引量:2
- 2012年
- 在交际中人们往往忽视了非言语交际,但据有关研究表明,言语交际在交际中占仅30%,剩下的70%是靠非言语交际完成的。心理学家赫拉别思提出过这样的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因此可以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探讨了体态语、副语言、环境语和客体语等非言语交际形式的特点。
- 张幸幸高东军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体态语副语言环境语客体语
- 非言语交际与教师“威望”的树立
- 2023年
- 现代演讲学认为,演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对演讲者的总体印象,或者演讲者在听众心目中的“威望”(credibility)。文章基于当代著名演讲学家卢卡斯(Lucas)和亨特(Hunt)的观点,一方面论述教师这种特殊类型演讲者的授课效果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之间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阐述非言语交际对于树立教师“威望”的重要作用。
- 任梦雨
- 关键词:演讲非言语交际
- 基于语料库的非言语交际符号的社会性别定型分析——以问候类礼节身势为例
- 2023年
- 非言语交际符号作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的表情达意工具,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别定型特征。以多媒体俄语语料库(МУРКО)为语料来源,探讨“握手”“鞠躬”等俄语问候类礼节身势中的社会性别定型,同时辅以适量的俄语、汉语对比研究,以期给不同语言、不同性别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拓宽非言语交际的研究视野。
- 刘星周民权
- 浅析我国网络非言语交际中的“肢体延伸”方式
- 2022年
- 网络媒介现已成为重要的虚拟社交场域。随着网络交际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其中的非言语交际以"强交互"与"弱交互"为区分准则,诞生了形形色色的"肢体延伸"方式。它们皆因网络空间的"模仿"表征而兴起,循着虚拟化、娱乐化、情感化等新型社交特征,使日常交际中的基础"模因"在虚拟空间中得到创造性再现。要使网络非言语交际中的"肢体延伸"方式得到长足而健康的发展,一方面需做到精准化与实用化并置,另一方面需满足符号化与情感化相融。
- 杨程惠
- 非言语交际行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设计
- 2022年
- 语言交际行为与非语言交际行为之间是互辅互成的,它们共同构建了人类交际行为系统。非言语行为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际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样起到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整理研究法,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综述分析,并辅之总结法、调查法等多种方法,探讨非言语行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设计。
- 范君倩
- 关键词:对外汉语非言语行为调查法
-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认同:外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 2022年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急需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言语交际能力和非言语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能力的作用与言语交际能力一样举足轻重。然而,非言语交际中通常存在着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导致交际失败。文章着重讨论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认同以便实现和谐的跨文化交际。首先介绍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继而分析这些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结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尽可能使用中外文化中的体态语,但必须坚守本族语文化的认同。
- 赵桂英
-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体态语文化认同民族中心主义
- 论网络表情包作为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合理性被引量:1
- 2021年
- 在当代,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都陷入了一种表情包的狂欢,网络表情包正在以一种非言语交际形式丰富着人们的交际行为。自2016年起,国内外学者开始从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符号学、语言学等角度入手研究网络表情包,但很少有人从交际本身入手探索网络表情包的本质。笔者认为网络表情包实质上是一种非言语交际行为,该文将从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功能角度论证网络表情包作为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合理性,希望该文能够为以后从语言学尤其是从非言语交际视角研究网络表情包提供一点点理论参考。
- 刘倩倩
- 关键词:语言学非言语交际
- 语境视角下《红楼梦》非言语交际信息的英译对比
- 2021年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非言语交际行为和方式描写等多种写作技巧塑造了一系列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其中,非言语交际行为及方式既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法,也是分析人物特点和作品思想的重要切入点。以语境理论为指导,将《红楼梦》霍克斯英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对非言语交际行为及方式的翻译处理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深入分析,有助于贴切传译原文的非言语交际信息。
- 詹晓慧
-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语境翻译
-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成功因素分析——以自媒体博主李子柒为例
- 2021年
- 本文在非言语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框架指导下,运用文本分析法,以民间文化传播自媒体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典范李子柒为代表,研究分析其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因素和策略。可以发现,在非言语交际的运用方面,李子柒视频中的肢体语言及人物空间距离等处理方式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情感诠释得恰如其分;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李子柒的视频通过不断创新,融汇中西文化的同时又凸显中国特色。李子柒的视频不仅吸引了观众目光,而且还成功地输出了中国文化。这为民间个体依托自媒体树立中华文化正面形象及进行文化输出提供了新思路。
- 钱建萍丁锐
- 关键词:跨文化非言语交流
- 非洲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问题研究——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
- 中国和非洲的非言语文化习俗差异明显,领域内针对非洲来华留学生的非言语交际研究较少,本文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非洲留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留学生们在非言语交际的各方面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
- 于金力
-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魏晓红

- 作品数:25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 非言语交际 英文化 禁忌 大学英语课堂
- 芦俊

- 作品数:24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非言语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选修课 跨文化交际
- 田华

- 作品数:12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非言语交际 副语言 话语 语音教学 英语专业
- 于志浩

- 作品数:26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 跨文化交际 网络学习共同体 实证研究 大学生
- 黄金德

-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英语 非言语交际 认知语言学 翻译 语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