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58 篇“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的相关文章
非 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被引量:3 2005年 非 ST 段 抬高 的急性 心肌梗死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 EMI)是指具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持续超过20min,血清心肌 坏死标记物浓度升高并有动态演变,但心电图不具有典型的ST 段 抬高 ,而是表现为ST 段 正常、压低等非 特征性改变的一类急性 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它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病理解剖学改变、心电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均与ST 段 抬高 的急性 心肌梗死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 EMI)不尽相同,现综述如下. 郑群 张颖轩 张慧晶 王歆月 郭丽娟 张俊岭关键词: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病理生理过程 缺血性胸痛 特征性改变 解剖学改变 心肌坏死 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院前急救中采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分析2025年 研究分析抗血小板治疗在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3.1——2024.6,共70例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在予以患者常规院前急救处置的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予以其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数据汇总,显示经急救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发生率较低。心功能指标、心肌 损害指标相比,可见观察组于院前急救实施期间,其心功能指标、心肌 损害指标在给药实施抗血小板治疗后,相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患者经院前急救后治疗,患者心功能等级有大幅度改善,可见在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等级有较显著恢复(P<0.05)。结论 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院前急救,急救中采取抗血小板治疗,在抑制疾病所致心血管事件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该病对患者心功能、心肌 等损害,并能够为其后续心功能恢复奠定良好基础。 林宝鹏关键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抗血小板治疗 替格瑞洛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非 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非 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NST 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乐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NST EMI患者110例,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联合组接受替格瑞洛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连续用药1周。比较两组心肌 损伤标志物指标[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清黏附分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冠状动脉(下称冠脉)血流指标[收缩期血流峰值(SPV)、舒张期血流峰值(DPV)、冠脉血流储备(CFVR)]、随访3个月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TNI、H-FABP、sICAM-1、sVCAM-1水平及MACE、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SPV、DPV、CFVR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NST EMI患者,可有效改善冠脉血流,减轻心肌 损伤,降低MACE、出血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一晋 王海方 吴建胜关键词: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标志物 急诊PCI时直接支架术和延时支架术治疗对老年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心功能及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直接支架术和延时支架术治疗对老年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效果.
方法:选取50例老年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治疗,观察... 刘晓林关键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直接支架术 血清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对重症非 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长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CAG)对重症非 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NST EMI)患者长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9年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IV)v2.0版本中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成人NST EMI患者513例,根据360 d死亡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87例及死亡组22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ICU时血清ACAG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ACAG组249例与高ACAG组264例,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360 d累计生存率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入ICU时ACAG对重症NST EMI患者360 d全因死亡率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年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急性 生理评估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阴离子间隙、ACAG、尿素氮、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血糖、血磷、发生心脏骤停比例、ICU住院时间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ACAG组360 d累计生存率更低(log-rankχ2=30.680,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ACAG(>20 mmol/L)是重症NST EMI患者360 d全因死亡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534(1.117~2.107),P<0.05]。结论入ICU时高ACAG(>20 mmol/L)是重症NST EMI患者360 d全因死亡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董慧凤 陆建红 周庆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长期预后 早期抗血小板治疗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和再发心肌梗死 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早期抗血小板治疗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ST eAMI)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ST eAMI患者,分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急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心功能有无差异。结果:试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输出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6个月,对照组再发AMI 9例,试验组再发3例,对照组AMI再发风险显著高于试验组,且差异有统计意义(HR=3.23,95%CI:1.12~10.23,P<0.05)。结论:ST eAMI患者早期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心血管事件及再发AMI发生率,并促使其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 谭亚波关键词:ST段抬高 抗血小板 心脏支架介入与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在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中的临床分析 2023年 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ST EMI)患者分别采用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和心脏支架介入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 观察患者为我科治疗的ST EMI100例,起止时间为2019年8月--2021年8月,分组方法为根据患者入院号随机分成血运重建组与支架介入组,两种患者分别采用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和心脏支架介入治疗,对比两组血清心肌 坏死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情况。结果 (1)血运重建组和支架介入组治疗后cTnl指标、CK-MB指标比较,血运重建组是0.32±0.03(ng/ml)、14.87±2.11(U/L),支架介入组是0.50±0.08(ng/ml)、18.59±2.83(U/L),(t=3.645,p=0.034),结果有差异。(2)血运重建组和支架介入组治疗后IL-10指标、IL-6指标、TNF-α指标、hs-CRP指标比较,血运重建组是32.46±4.73(ng/l)、60.47±7.44(ng/l)、79.42±8.53(ng/l)、30.81±4.28(mg/l),支架介入组是39.74±4.98(ng/l)、75.29±8.53(ng/l)、96.41±10.37(ng/l)、37.30±4.79(mg/l),(t=4.635,p=0.024),结果有差异。结论 ST EMI患者采用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许强早发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22年 分析早发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内选择对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早发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治疗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了同时段 之内至本院当中实施健康体检的25例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比两个组别当中患者的具体临床特征和预后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内患者的吸烟、超重和高血脂症的发生率明显更低,数据进行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内患者治疗后对其进行随访之后发现,有6例患者出现MACE,出现概率为24.00%,患者预后效果低。结论:高脂血症、超重以及吸烟是早发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的危险因素,且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 赵智宇关键词:预后 山区老年患者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的心电图对比分析 2022年 目的对山区老年患者ST 段 抬高 心肌梗死 (ST EMI)入院时心电图缺血程度(ST 段 抬高 和QRS终末扭曲)再灌注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108例心肌梗死 患者分为2组,A组有QRS终末扭曲,B组无QRS终末扭曲;观察并记录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及病死率。结果溶栓治疗前,有QRS终末扭曲比无QRS终末扭曲平均每个导联ST 段 抬高 的程度明显,严重并发症室性心律失常多见。溶栓治疗后2 h,平均每个导联ST 段 下降的幅度均>50%,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QRS扭曲梗死 范围大、病死率高,无QRS扭曲组梗死 范围小、病死率低(P<0.05)。结论山区老年患者ST 段 抬高 心肌梗死 入院时心电图有QRS终末扭曲缺血严重、梗死 范围大、病程长病死率高,无QRS终末扭曲缺血轻、梗死 范围小、病程短溶栓治疗后病死率低。 王汝关键词:老年病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机械溶栓 心电描记术 胸痛中心云端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在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 探讨基于胸痛中心云端的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在ST 段 抬高 急性 心肌梗死 (ST EMI)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我院急诊胸痛中心收治的ST EMI患者80例,根据不同护理流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胸痛中心云端的优化综合急救流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诊疗时间及干预后2周及3个月运动耐量及最大运动时间,观察两组随访3个月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首份心电图时间、急诊停留时间、肌钙蛋白完成时间、发病至PCI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6min步行测试(6 min walk test ,6MWT)、最大运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胸痛中心云端的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应用于ST EMI患者可缩短急救流程,对其预后也有积极作用。 潘小燕 梁添玉 邢艳虹关键词:胸痛中心 急救流程 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