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2篇“ 面神经功能“的相关文章
- 针灸结合面神经功能训练治疗儿童淋巴管瘤术后面瘫1例
- 2025年
- 面部淋巴管瘤术后面瘫根据临床表现主要考虑为周围性面瘫,属中医“口癖”范畴,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病位在面部,与少阳、阳明经筋相关[1]。笔者根据辩证取穴原则用针灸治疗儿童淋巴管瘤术后面瘫1例,体会如下。黄某,男,8岁,因右侧口眼歪斜4年多于2024年3月7日于我科就诊。4年多前因面部淋巴管瘤于当地人民医院行切除术,术后第7d发现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睑不能闭合、右侧口角下垂、鼓腮漏气,期间未做相关诊治,4年多来未见明显好转。刻诊症见神志清晰,对答流畅,右侧面部表情板滞。右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右侧眼裂增大、右眼睑闭合不全;右侧鼻唇沟变浅、耸鼻不能.
- 张婧雯潘早波
- 关键词:眼睑闭合不全淋巴管瘤面神经功能眼裂
- 预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结局的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 2025年
- 目的构建预测听神经瘤(AN)术后面神经功能(FNF)结局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4例AN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N术后FNF结局的因素,将其纳入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124例AN患者中术后FNF预后良好57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67例(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前部长度、肿瘤后部长度更大,肿瘤与面神经粘连程度为中度和重度以及肿瘤性质为囊性的人数比例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大的年龄[OR(95%CI)=1.078(1.025~1.134)]和肿瘤直径[OR(95%CI)=2.231(1.274~3.906)]、肿瘤性质为囊性[OR(95%CI)=7.601(2.212~26.124)]、肿瘤与面神经粘连程度为中度[OR(95%CI)=11.182(3.023~41.364)]和重度[OR(95%CI)=86.653(13.414~559.774)]是AN患者术后FNF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年龄、肿瘤性质、肿瘤直径、肿瘤与面神经粘连程度4个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95%CI:0.869~0.971),预测效能较高。采用Bootstrap重抽样法(1000次)对模型校准度进行验证,校准曲线接近理想曲线,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决策分析曲线(DAC)分析结果显示,在5%~65%阈值范围下,曲线位于None线和All线上方,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AN术后FNF结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郐国虎廉明昊李彦东章高财朱国华麦麦提力·米吉提更·党木仁加甫
- 关键词: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列线图面神经功能
- 子午流注开穴法联合中药熏蒸对周围性面瘫病人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开穴法联合中药熏蒸对周围性面瘫(PFP)病人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PFP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子午流注开穴法联合中药熏蒸护理,两组均连续干预3周。比较两组病人面神经功能分级(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估)、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Portmann评分和面神经肌电图情况。结果:干预3周后观察组病人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社会生活功能量表(FD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指数量表(FDIP)评分、Portmann评分、传导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子午流注开穴法联合中药熏蒸应用于PFP病人可有效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恢复。
- 林春英谢晖曾丽英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子午流注中药熏蒸面神经功能
- 不同面神经功能重建方式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面神经重建方案的影响因素及其疗效,为面神经功能重建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因面神经不可逆损伤,行面神经功能重建手术的24例患者,面神经全瘫时程均<18个月。面神经中枢端可利用的患者中,根据面神经缺失长度,行面神经吻合术6例(A组),行面神经移植术(腓肠神经或耳大神经)5例(B组);面神经中枢端无法利用时,行面神经-舌下神经桥接术(端-侧吻合)5例(C组),面神经移植术(腓肠神经或耳大神经)-舌下神经桥接术(端-侧吻合)4例(D组);联合修复术(面神经-咬肌神经桥接术联合上述方式之一)4例(E组)。术后随访时程≥1年。结果:24例患者中,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HB-Ⅲ级的百分比分别是:A组83.3%(5/6),B组60.0%(3/5),C组40.0%(2/5),D组25.0%(1/4),E组50.0%(2/4)。非多重面神经修复患者,口眼联动发生率为15.0%(3/20),而进行面神经-咬肌神经桥接的多重面神经修复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口眼联动,且微笑时口角偏斜不明显。所有面神经-舌下神经端侧吻合的患者,伸舌无偏斜,舌肌无萎缩。结论:周围性面瘫的面神经功能重建方案多样,需根据中枢端能否利用及面神经缺损长度制定个性化修复方案。在单一修复方案中,为增加术后面神经功能疗效,应尽量减少神经的吻合口,提倡面神经转位吻合,同时为避免术后舌下神经功能障碍,提倡面神经-舌下神经端侧吻合。另外,多重面神经修复能够有效提高微笑时口角活动对称性,并降低口眼联动的发生率,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 金婷婷柴永川柴永川蒋刈薛娜薛娜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神经移植
- 面神经功能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面神经功能评价是面神经诊疗中至关重要的工作。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主要分为主观评价系统和客观评价系统。主观评价系统简便、应用广泛,但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精准性欠佳。客观评价系统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提供更多的量化信息。随着近年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精准、稳定且智能化的面神经评价系统逐渐走向临床应用。在选择具体的面神经评价系统时需综合临床场景、评价目的、患者特点等因素进行选择。
- 高志强
- 关键词:面神经功能人工智能
- 一种面神经功能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面神经功能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完成预设面部动作的面部视频图像;对所述面部视频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得到用户在完成所述预设面部动作时满足预设幅度要求的面部图像;将所述...
- 蒋晟吴剑煌
- 温针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评估温针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编号的方式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基础处理相同,对照组(38例)予以面部康复训练,观察组(38例)予以温针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完成为期3周的康复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的面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Portmann评分和TFGS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Portmann评分和TFGS评分较高(P<0.05)。结论温针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 卢婷
- 关键词:温针灸疗法康复训练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
- 时机理论护理结合表情肌康复训练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康复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时机理论护理结合表情肌康复训练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时机理论护理结合表情肌康复训练,两组均护理6个月。比较两组的面神经功能、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面瘫House-Brackmann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机理论护理结合表情肌康复训练能够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张静张国芹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
- 术中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对小脑脑桥角区肿瘤患者面神经功能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系统评价术中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对小脑脑桥角区肿瘤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发表于2005年1月至2023年11月的关于将术中FNMEP用于小脑脑桥角区肿瘤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预测的诊断研究, 不限语种及地区。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 采用QUADAS-2量表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 17.1软件进行Meta分析, 评价术中FNMEP对小脑脑桥角区肿瘤术后早期(术后<1周)及远期(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的预测价值, 计算合并灵敏度及合并特异度, 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I2值定量分析异质性, 若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若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根据不同预警标准(波幅或阈值法)、不同肿瘤类型(听神经瘤或非听神经瘤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19项研究共1 4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 FNMEP对术后早期及远期面神经功能预测的合并灵敏度分别为0.85(95%CI:0.77~0.90, P<0.001)、0.89(95%CI:0.79~0.95, P<0.001), 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2(95%CI:0.87~0.96, P<0.001)、0.93(95%CI:0.73~0.99, P<0.001), 合并AUC分别为0.94(95%CI:0.92~0.96, P<0.001)、0.93(95%CI:0.90~0.95, P<0.001)。亚组分析显示, 波幅法和阈值法的合并灵敏度均为0.85(均P<0.05), 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2、0.94(均P<0.05);非听神经瘤组和听神经瘤组的合并灵敏度分别为0.97、0.85(均P<0.05), 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3、0.84(均P<0.05)。结论术中FNMEP对小脑脑桥角区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和远期面神经功能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张晗曦宗轶烜胡悦方媛
- 关键词:颅底肿瘤小脑脑桥角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META分析
- 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中的面神经功能保护
- 2024年
- 面神经功能障碍是听神经手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肿瘤大小、手术入路、切除程度等因素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相关。为保护面神经,肿瘤较大时可以选择性保留部分瘤体。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术前确定瘤体与面神经的关系,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神经内镜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等技术对于手术的安全性和面神经功能的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未来,医学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监测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研究新的手术技术也将有助于患者术后的面神经功能保护。
- 郝玉哲宗世民黄奇麟程华茂肖红俊
- 关键词:听神经瘤面神经神经电生理监测
相关作者
- 吴皓

- 作品数:666被引量:2,39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听神经瘤 人工耳蜗 儿童 面神经 耳聋
- 汪照炎

- 作品数:232被引量:65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听神经瘤 面神经 耳内镜 神经瘤 儿童
- 袁贤瑞

- 作品数:329被引量:1,51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听神经瘤 脑膜瘤
- 杨军

- 作品数:618被引量:2,818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梅尼埃病 听神经瘤 耳蜗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 殷善开

- 作品数:601被引量:1,758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OSAH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胆红素 内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