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篇“ 面颅骨“的相关文章
- 利用三维CT重建和基因检测系统评价TCDD对小鼠面颅骨发育的致畸作用
- 2023年
- 目的通过小鼠胚胎面颅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重建技术,结合成骨相关基因检测系统分析2,3,7,8-四氯代二苯并[b,e][1,4]-二噁英(TCDD)对面颅骨发育的致畸作用。方法将孕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于小鼠胚胎期第12.5天,使用TCDD(玉米油配制)按40μg/kg对实验组孕鼠单次灌胃,对照组单次灌胃等体积玉米油。收集胚胎期第13.5天和第14.5天胎鼠头颅,组织切片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两组胚胎期第18.5天小鼠胚胎头颅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并三维重建,将面颅骨分块测量、对比分析。结果TCDD造成小鼠多种面颅畸形,包括颅缝早闭、上颌骨及腭骨水平短小、翼腭突畸形及下颌下降不足。实验组小鼠下颌骨的宽度和体积明显减少,腭突的水平生长明显受损,导致垂直延伸过度,腭中缝宽大,形成腭裂。实验组小鼠腭突内,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Osterix、Col1a1、Bmp2和Bmp4表达下调。实验组小鼠腭突内芳香烃受体水平升高,雌激素受体水平下降。结论TCDD能显著抑制小鼠面颅骨发育,特别是造成颅缝早闭和腭骨成骨抑制,该效应与多种成骨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相关。
- 张昕宇蔡明钦马彦清李逗郑艳刘斌刘斌
- 基于面颅骨建模的三角网格分片拟合曲面算法
- 2019年
- 针对人体面颅骨三维模型重建问题,提出一种改善面颅骨模型重建质量的三角网格分片拟合曲面算法(TMPSA)。首先,根据面颅骨曲面的复杂性,提出面颅骨多曲面片点云数据的分割方法,并将其映射到对应平面;然后,引入分片数据的三角网格化法,建立三角网格模型;接着,将三角网格平面映射回三维空间,并拟合曲面;最后,将拟合的面颅骨曲面进行光顺处理。通过对多个面颅骨模型进行重建的结果表明,该算法生成的网格模型质量较高,能够较好地描述点云数据所表示的曲面形态,能够解决复杂空间曲面重构的问题。该算法能够为后续人体面颅骨修复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数学模型。
- 裴永生杨园超张世哲赵建华
- 关键词:三角网格曲面重构
- 华北地区汉族成人面颅骨X线片性别判定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成人面颅骨正位X线片的量化特征,为利用面颅骨进行性别鉴定提供一种简便、高效、准确的方法,进而为准确查找尸源、缩小侦查范围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通过收集142例汉族成人面颅骨正位X线片的特征点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计算各指标的回归变异系数。结果剔除了重复测量和结果不稳定的指标,保留了测量结果相对稳定、男女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论建立了判别回归方程,从而得出利用华北汉族成人面颅骨X线片进行性别判定的新方法。
- 刘玉勇
- 关键词:法医人类学X光性别判定面颅骨
- 西南地区成人面颅骨的性别判定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建立适合西南地区成人的颅骨性别判定函数。方法性别明确的颅骨67个,测量颅骨最大长、颅骨最大宽、颅高等16项指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单一变量及多变量性别判定方程,并对5个无名颅骨进行回带检验。结果 16项指标中有13项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大于女性,单变量函数推断性别以鼻高(男78.4%,女83.3%)、颅骨最大长(男83.8%,女73.3%)准确率较高。多变量性别判定函数以颅周长、鼻高贡献最大,判定准确率男89.2%,女90.0%。结论单变量推断颅骨性别以鼻高或颅骨最大长较为理想,但以颅周长、鼻高联合推断性别准确率更高。
- 李明范英南喻永敏夏鹏李红卫代国新
- 关键词:法医人类学性别判定颅骨
- 眼眶面颅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眼眶面颅骨螺旋CT扫描技术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8例眼眶面颅骨外伤患者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眼眶面颅骨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显示眼眶面颅骨内解剖结构及外伤性病变,两种扫描方法图像中发现病灶数量相同。两种剂量CT扫描的定性诊断结果也相同。低剂量单圈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为6.57mGy,常规剂量的CT-DIw为13.13mGy,其CTDIw降低了50%的辐射剂量。结论:低剂量CT扫描发现病灶数量及定位定性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均相同,故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对眼眶面颅骨外伤的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
- 黄云海田璐鲁书琴田素良张力张卫柏
- 关键词:低剂量CT眼眶面颅骨
- 螺旋CT三维成像在诊断面颅骨骨折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诊断面颅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处理 2 6例面颅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分析其多平面重建 (MPR) ,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 ,容积重建 (VRT)等多种重建技术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MPR、SSD、VRT可清晰显示面颅骨骨折的位置、形态、大小 ,叠加成像能清楚显示面颅骨骨折与邻近结构关系。结论 3D重建能立体地显示面颅骨骨折 ,结合轴位图像能提高诊断面颅骨骨折的准确性 。
- 蒋锐顾明何乾文
- 关键词:颅骨骨折三维成像技术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
- 胎儿面颅骨初级骨化中心的观察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观察胎儿面颅骨初级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顺序。方法采用Noback氏法将胎儿制成透明标本,用茜素红染色观察。结果胎儿面颅骨初级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为8~32周;最早出现的是上、下领骨及颧骨,最晚出现舌骨大角。面颅骨出现初级骨化中心的数目分别是1~5个,其中泪骨、下鼻甲最少,仅1个;舌骨最多,5个。除舌骨、下鼻甲、腭骨锥突和下领颈为软骨内成骨外,其余面颅骨均为膜内成骨。结论我国胎儿面颅骨初级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与Potter报导的美国胎儿面颅骨初级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基本相同。
- 张维建马永臻孟庆利刘照民任广艳
- 关键词:面颅骨胎儿
- 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人工骨修复面颅骨缺损实验研究
- <正>目的:应用基因工程所获取的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与四种不同的载体复合,修复动物的骨缺损,检测这些复合植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用rhBMP-2分别与几丁质、珊瑚、珊瑚羟基磷灰石和羊松质骨复合,分别植入兔下颌...
- 毛天球王常勇张森林陈富林马秦韩亮王会信赵明
- 文献传递
- 64排螺旋CT自动毫安调制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面颅骨外伤的应用初探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自动毫安调制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面颅骨外伤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8至2013/6因面颅部外伤行面颅骨CT扫描的成人病历,共132例,其中2012年63例,2013年69例.使用GE64Lig...
- 游学宇刘永錡杨光明王观水
- 螺旋CT三维成像在面颅骨骨折中的应用
- 2006年
- 颌面部创伤常伴随面颅骨折,X线片及CT是其主要检查手段:但X线片及常规CT平扫均不能直观、立体、多角度的为临床医生显示面颅骨骨折后的整体形态,螺旋CT三维成像在显示面颅骨骨折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特别是在目前医学美容的应用上,对外科修复有极大的诊疗价值.现就我院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55例面颅骨骨折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 张均
- 关键词: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颅骨骨折颌面部创伤外科修复面颅骨
相关作者
- 李秀丽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0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外科学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综合康复护理
- 张春华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2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小儿烧伤 外科学 面颅骨 外伤后
- 李慧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8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外科学 小儿烧伤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面颅骨
- 阮世捷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89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 儿童 生物力学 颅脑损伤
- 罗金超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5被引量:21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下颌骨 同种异体骨 下颌骨缺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