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45 篇“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的相关文章
肥胖与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相关研究进展 2025年 肥胖作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与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ICAS)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不同肥胖评估指标与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风险的关系需进一步探讨,以及肥胖在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干预策略仍需深入研究。文章通过系统检索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肥胖评估指标与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的关系、肥胖影响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发生与发展的潜在机制,以及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防治中肥胖相关的管理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综述。Obesity, as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global public health issu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onset of various chronic diseases, particularly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ICAS), which 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obesity assessment indices and the risk of ICAS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as does the specific role of obesity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ICAS, along with potential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his review systematically examine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ree key asp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assessment indices and ICA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by which obesity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ICAS, and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obesity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CAS. 孔祥龙 王巧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肥胖指标 炎症 氧化应激 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评分的建立及可行性研究2025年 目的初步建立一种用于全面反映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病变严重程度的评分体系,并探讨该评分与动脉 粥样 硬化 危险因素以及脑梗死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8月,在北京医院接受头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并在CTA检查前后1个月内进行了头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患者。根据颅内 血管狭窄的程度及数量构建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评分(Intra Cranial Atherosclerosis Disease Score,ICADS)系统。根据ICADS的四分位数分组,探讨ICADS与动脉 粥样 硬化 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将入组患者分为急性脑梗死组、无急性脑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ICADS、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并探讨脑梗死事件与ICAD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ICADS组之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B=1.17,95%CI:0.20~2.14,P<0.05)、糖尿病(B=2.75,95%CI:1.85~3.64,P<0.001)是ICADS较高的危险因素。急性脑梗死组的ICADS高于无急性脑梗死组(9分比6分,P<0.001),较高的ICADS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1.10,95%CI:1.07~1.14,P<0.001)。结论ICADS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病变严重程度,与脑梗死事件具有相关性,可以用于临床对脑梗死高危患者的筛查。 常嫣格 宋焱 于雪 黄娟 于雪 黄娟 焦晟 黄天琪 孙宇鹏 季福绥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 脑梗死 脑血管造影术 HR-MRI在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斑块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2025年 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病因之一就是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ICAS),其中易损斑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其危险程度可能会超过预期,因此如何识别易损斑块显得尤为重要。现有大部分影像检查方法仅能显示血管腔的情况,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的特点是在显示血管腔信息的同时可以显示血管壁的情况,应用此项技术,在显示颅内 动脉 时能够更全面地显示血管病变情况。这种技术能够从多个方面分析和评估血管斑块的特征,如斑块的负荷、重构模式、斑块内出血、强化模式和分布等。它能够帮助医生早期发现颅内 易受损的斑块,对于控制和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行茹 陈新建 徐敏 赵建丽 周建国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血管壁 易损斑块 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人群的认知障碍测评装置和设备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人群的认知障碍测评装置和设备,该装置包括:神经影像数据获取模块、认知障碍测评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神经影像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试人员的神经影像评估结果;认知障碍测评模块,用于对待... 刘彩燕 徐蔚海 程安琪 司倩倩 李婧 李洋澜TyG指数与脑梗死患者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的相关性 2025年 探讨甘油三脂葡萄糖指数(TyG指数)与脑梗死患者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ICA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2年8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期间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内科四号楼神经内科一病区和二病区住院的150例大动脉 粥样 硬化 (LAA)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塞缪尔斯分级方法,并根据ICAS定义即患者颅内 动脉 血管狭窄程度是否≥50%将患者分为非ICAS组(n=38)和ICAS组(n=112),其中对照组为非ICAS组,试验组为ICAS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TyG指数水平,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梗死患者发生ICAS的影响因素以及制作ROC曲线来评价TyG指数预测ICAS发生的应用价值。结果 试验组FPG、TG、LDL-C及TyG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与ICAS呈正相关(r=0.56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TyG指数、LDL-C为IC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HDL-C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制作ROC曲线结果显示,TyG指数预测ICAS可靠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特异度为0.921,敏感度为0.670,最佳截断值为8.85。结论 TyG指数与脑梗死患者ICAS呈正相关,可能成为临床实践中预测ICAS的一种新型简易复合型指标。 姚建强 徐劲关键词:脑梗死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全脑血管造影术 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 血管内治疗已成为颅内 急性大血管闭塞(LVO)性卒中的一线治疗方案,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ICAS)病变是中国人LVO的重要病因。由于ICAS病变识别困难,导致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增加。基于ICAS-LVO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结合临床专家经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针对ICAS-LVO的临床识别、影像学特征、手术策略、围手术期管理等制定该共识,以期为规范ICAS-LVO血管内治疗的策略与技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促进临床规范化管理提供帮助。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 刘锐 黄显军 李威 沈华超 代齐良 孙文 胡伟 朱武生 刘新峰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治疗 评估椎基底动脉 钙化对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斑块不稳定性的作用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高分辨血管壁磁共振成像(VW-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估椎基底动脉 斑块的钙化特征,并分析其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706例接受VW-MRI和CT检查的椎基底动脉 狭窄患者,使用CT图像分类方法将钙化形态分为内膜优势型或内弹性层(IEL)优势型,对责任病变和非责任病变的斑块参数指标、钙化特征以及临床数据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钙化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一共有244名患者(124名有症状,120名无症状)符合入组标准。与非责任斑块相比,责任斑块显示出更多的内膜优势钙化、较低的钙化密度和较小的钙化体积(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内膜优势型钙化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独立相关(P<0.001),IEL优势型钙化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呈负相关(P<0.001)。结论椎基底动脉 中内膜优势钙化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独立相关;其可作为评估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像学标志,为进一步提高后循环卒中危险分层提供指导。 薛晨 杨欢 杨钰成 王翠艳 王焱炜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钙化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一种自动识别和分析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斑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和分析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斑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医学图像处理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待评估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患者的图像,导入检测设备预先设置的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 刘华波 龚涛 陈玉辉 尹家文 栾存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亚洲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预测ICAS患者卒中发生风险并进行卒中风险分层,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型超高分辨率的血管内实时成像技术,在评估动脉 粥样 硬化 斑块特征和管腔形态学方面具有多重优势,特别是在揭示易损斑块的微细结构特征方面,为评估斑块稳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图像支持;结合血流动力学评估,判断斑块形成与发展趋势,对预测ICAS患者卒中复发风险、指导个体化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旨在对OCT及其结合血流动力学评估应用于ICAS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展望OCT在脑血管领域的应用前景,为ICAS患者的风险评估、疾病监测和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陆悦新 王明 万曙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血流动力学 卒中 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临床分型、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2025年 颅内 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窄(ICAS)是临床常见病、高发病。在中国,约46.6%的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ICAS引起。但目前ICA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主要综述了ICAS的临床分型、危险因素,并基于脂质浸润学说阐述了ICAS的主要发病机制,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ICAS的认识。 张金磊 苑杨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临床分型 发病机制
相关作者
王拥军 作品数:1,868 被引量:26,375 H指数:6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卒中 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病 脑卒中 脑梗死 刘丽萍 作品数:286 被引量:1,920 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卒中 缺血性卒中 预后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患者 赵性泉 作品数:785 被引量:5,360 H指数:3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卒中 预后 脑出血 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病 高山 作品数:183 被引量:1,986 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经颅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卒中 脑梗死 TCD 烟雾病 缪中荣 作品数:381 被引量:3,588 H指数:2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