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22篇“ 颅多普勒超声“的相关文章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头晕、眩晕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
- 2025年
-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头晕、眩晕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头晕、眩晕患者 4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间段内体检为健康人员4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指标:影像学参数、诊断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左侧、右侧PSV、EDV、MFV、PI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与对照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头晕、眩晕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张大光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头晕眩晕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评估老年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CVUS)评估老年脑梗死(CI)患者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疑似CI老年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全部人员均接受TCCD、CVUS检查,以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CCD、CVUS单独及联合检测对CI患者血管病变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132例疑似CI患者中,经CTA检出阳性68例,阴性64例;经TCCD检出真阳性44例,真阴性53例;经CVUS检出真阳性50例,真阴性55例;经联合检出真阳性64例,真阴性60例。联合检查敏感性[94.12%(64/68)]、准确性[93.94%(124/132)]较TCD检查[64.71%(44/68)、73.48%(97/132)]、CVUS检查[73.53%(50/68)、79.55%(105/132)]高,且漏诊率[5.88%(4/68)]较TCCD检查[35.29%(18/68)]、CVUS检查[26.47%(24/68)]低(P<0.05)。结论TCCD联合CVUS应用于老年CI患者血管病变的评估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且联合使用可提升CI患者血管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降低漏诊率,还能准确显示动脉狭窄状况。
- 段新平史景璐王晓静
-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病变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动脉超声
- 一种用于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的留置针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的留置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三通输液接头的阀门为旋转式的,阀门封闭不紧导致串流,并且容易旋转不到准确的封闭位置,导致阀门封闭不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注射单元、混合单...
- 唐宇周宝华罗永梅傅瑜李葆华樊东升
- 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参数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参数在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出血性转化(H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145例ACI患者,采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平均血流速(Vm)和搏动指数(PI),采用CT灌注成像检测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记录30天内HT的发生情况,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HT的发生率为45.32%。发生组的Vs、Vd、Vm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而PI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的CBF低于未发生组(P<0.05),MTT长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的CBV、T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史、房颤史、入院时NIHSS评分、脑白质疏松、Vm、PI和CBF是ACI患者发生H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Vm和PI联合预测ACI患者发生HT的AUC为0.911,灵敏度为92.06%,特异度为78.67%。结论:TCD脑血流参数,特别是Vm和PI,对于预测ACI患者的出血性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指导临床决策。
- 王文荣蕙品晶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动力学急性脑梗死LOGISTIC回归分析
- 基于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脑血流自动调节评估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进展
- 2025年
- 脑血流自动调节(CA)是指脑血管在二氧化碳浓度、平均动脉血压或脑灌注压等因素发生变化时,能够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既往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CA在发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文综述了CA的生理机制、监测方法及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石仪徐梦媛马帅涛冯光韩冰莎
-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脑血流自动调节
- 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参数搏动指数与神经危重症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分析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参数搏动指数(PI)与神经危重症患者颅内压(ICP)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4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行TCD检查,获得PI水平,并行腰椎穿刺术测量IC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I值与ICP值的相关性。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33例和存活组151例。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临床资料、PI、ICP,采用多因素分析影响神经危重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对神经危重患者发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PI、ICP水平分别为1.37±0.26、(20.77±3.18)mmHg,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神经危重患者PI水平与ICP呈正相关(r=0.549,P<0.05)。死亡组ICU住院时间、PI、ICP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时间、PI、ICP、GCS水平异常均是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I预测神经危重患者发生死亡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33(95%CI:0.741~0.925)、87.90%、78.10%。结论TCD参数PI与神经危重症患者ICP呈正相关,且是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PI对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生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李梦迪娄君鸽张小艳闫媛媛
- 关键词:搏动指数颅内压预后
- 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 2025年
-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颈动脉超声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及检出率。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150 例,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联合检查的结果并了解诊断效能。结果 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与金标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诊断的检出率为96.67%。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颈动脉超声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张大光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动脉超声缺血性脑血管病检出率
-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检测在隐源性脑卒中卵圆孔未闭中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检测在隐源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PF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100例不明原因型的青年隐源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及TCD发泡试验进行检查,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PFO患者的检出率,分析TCD发泡试验与TEE检测PFO患者阳性率分布情况,并对两种检测方式在PFO患者进行PFO右向左分流的半定量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CD发泡试验和TEE在PFO诊断的特异度与敏感度。结果TCD发泡试验对PFO的检出率为42.00%,TEE对PFO的检出率为23.00%;TCD发泡试验与TEE对PFO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发泡试验检测的PFO中阳性患者42例,阴性患者58例,阳性率为42.00%;TEE检测的PFO中阳性患者23例,阴性患者77例,阳性率为23.00%;与TEE检测比较,TCD检测的PFO中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TCD发泡试验诊断PFO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敏感度为90.16%,特异度为91.62%;TEE诊断PFO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敏感度为82.16%,特异度为87.57%。在隐源性脑卒中患者合并PFO的诊断中,TCD发泡试验比TEE检测的诊断效能更高(P<0.05)。结论与TEE相比,TCD发泡试验对隐源性脑卒中患者PFO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且操作简便,推荐其在临床检测中推广使用。
- 李影刘立斌陈娜王琳李勃刘佳徐丽丽杨海华
-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CU)联合诊断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接收的49例CIS患者与同期体检健康者49名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TCD、CU以及联合检查,并绘制ROC评估不同检查手段的诊断效果。结果联合检测在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高于CU与TCD诊断(P<0.05),TCD与CU诊断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ROC曲线分析,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8;经CU检查,观察组患者的椎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以及脑部血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TCD评估CIS患者脑部狭窄程度的准确度为90%,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50,提示与金标准DSA评估的一致性较强。结论TCD与CU联合检测CIS患者的准确度较高,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详细的血流参数,并评估血管狭窄程度,为CIS患者的诊断方案提供新思路。
- 臧丽颖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多普勒受试者工作曲线颈动脉超声
- 经颅多普勒超声持续监测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持续监测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82例AIS患者分为参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TCD持续监测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功能、自理能力、预后情况、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TIBI分级优于参照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较参照组低,BI评分较参照组高,BA、ACA及MCA的Vm较参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88%)与参照组(9.76%)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TCD持续监测辅助阿替普酶静溶栓治疗可提高AIS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与神经功能,还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预后,且未显著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李娟周雨润潘燕王军委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相关作者
- 李国霖

- 作品数:50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经颅多普勒超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急性脑梗死 阿尔茨海默病 颅内
- 龚涛

- 作品数:184被引量:1,50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 研究主题: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脑卒中
- 殷镜海

- 作品数:122被引量:35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阻抗血流图 斑块稳定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经颅多普勒超声
- 丁美修

- 作品数:162被引量:38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并发症 脑动静脉畸形 体感诱发电位
- 林攀

- 作品数:25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经颅多普勒超声 右向左分流 疗效观察 偏头痛患者 卵圆孔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