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8篇“ 颈丛“的相关文章
- 布托啡诺在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 研究布托啡诺在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的甲状腺手术患者72例,依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A组予以常规镇痛药物(n=36)与B组给予布托啡诺静脉注射(n=36)。对比2组的麻醉效果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镇痛效果、术后相关指标。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A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A组,P<0.05。在HR方面,麻醉前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中及术后B组心率较A组有所上升(P<0.05);在MAP方面,麻醉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中及术后B组MAP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术后4 h、8 h、12 h及24 h的镇痛效果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A组,术后恢复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布托啡诺具有稳定的镇痛效果、可控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促进术后恢复等优势,临床应用成效显著,可采纳、应用。
- 郑桢林潇宇
- 关键词:布托啡诺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麻醉镇痛
- 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静注镇静辅助颈丛、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比较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比较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静注镇静辅助颈丛、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3年1月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锁骨骨折患者,根据麻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30例观察A组、30例观察B组、31例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颈丛、臂丛神经阻滞,观察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静注镇静辅助麻醉,观察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静注镇静辅助麻醉。对比三组麻醉效果、不同时刻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药用量与苏醒质量,最后对比三组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A组及观察B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麻醉优良率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在T_(1)到T_(4)时间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及观察A组在T_(1)到T_(4)时间生命体征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和T_(3)时间三组患者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和观察A组术中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6 h及12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低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观察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静注镇静辅助颈丛、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且能够进一步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水平,减少麻醉药用量,提升苏醒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张海清李刚峰杨平
- 关键词:地佐辛咪达唑仑舒芬太尼
- 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在甲状腺手术中运用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和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8月于河北省献县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94例患者,采用随机抓阄法分为两组(干预组47例和常规组47例)。常规组患者予以静脉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干预组患者则予以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血压水平、动脉压平均值(MAP)、心率(HR)、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程度评分、苏醒情况(OAA/S)、血糖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术后24 h,干预组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吞咽、睁眼、应答时间及OAA/S评分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及24 h干预组疼痛分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糖及甲状腺激素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血糖、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运用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疼痛程度,降低血糖指标及激素水平。
- 刘南南
- 关键词:甲状腺静脉全身麻醉颈丛神经阻滞
- 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7例,按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实施时间分组,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实施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前纳入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实施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后纳入的4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疼痛情况、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RS评分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时间与组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1 h、术后4 h及术后12 h时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h、术后4 h及术后12 h时的NRS评分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中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可缓解焦虑、抑郁,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段静静何佳佳李晔彤翟盛楠马烁
- 关键词:颈丛神经阻滞
- 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瑞芬太尼在锁骨骨折中的应用及对OAA/S评分、VA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观察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永丰县中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1月就诊的锁骨骨折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芬太尼。记录两组麻醉前(T0)、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后15 min(T1)、辅助用药后3 min(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15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同时观察两组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血管活性药麻黄碱、阿托品、尼卡地平以及艾司洛尔的例数。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T2时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均不明显,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3、T4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明显,与T0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2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明显,与对照组和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趋于平稳。试验组血管活性药物尼卡地平以及艾司洛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效果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患者麻醉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罗晶刘轶熊艳
- 关键词:瑞芬太尼锁骨骨折VAS评分
- 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对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的方式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情况、疼痛介质表达情况和术后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补液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丙泊酚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T_(0)时收缩压,舒张压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和T_(2)时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HR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的PGE_(2)和术前的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对照组的PGE_(2)和SP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 h,12 h和24 h的V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能够减少丙泊酚的使用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减少疼痛介质的表达,减少术后的疼痛。
- 郑春林明恕
- 关键词:超声引导颈丛神经阻滞甲状腺血流动力学疼痛
- 颈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临床优势评价
- 2024年
- 探究甲状腺切除手术中麻醉方案选取颈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的临床优势。方法 2021年2月~2022年12月,就82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择取,随机分组,分析行丙泊酚麻醉的对照组41例相关数据,并与颈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麻醉的观察组41例对比。结果 在HR、DBP、SBP数据值统计中,两组T0节点数据无差异(P>0.05),T1、T2、T3测得值同组分析均有上升,但组间比较中,观察组各值均以更低示(P<0.05)。T0节点,两组Cor、NE与Glu测定值呈现出相近性(P>0.05),T3节点可见,观察组所获数据组间对比以更低示(P<0.05)。对麻醉前炎性各指标(TNF-α、IL-1β、IL-10)分析,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12h再行数据测定,组间对比情况为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清醒与拔管时间的统计情况,均以更少示(P<0.05)。结论 甲状腺切除手术中行颈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应激反应与炎性指标得以更好控制,且麻醉恢复更快,优势突出。
- 万晶宇
- 关键词:颈丛神经阻滞丙泊酚甲状腺切除术麻醉
- 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B超引导的颈丛神经和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本院处理的66名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评估B超引导下联合阻滞麻醉技术的有效性。结果 麻醉结果分析显示,采用联合神经阻滞技术的患者中,有93.94%(31/33)麻醉效果良好,显著高于未采用此法的组别,后者优良率为75.76%(25/33);这一显著性差异表明了该麻醉方案的优越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即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麻醉初期两组间无显著变化,但在麻醉10分钟、麻醉6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时,数据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均值P值分别为0.001、0.003、0.002、0.001、0.001和0.003,均<0.05),说明联合阻滞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维持更为有效。结论 B超引导下的颈丛和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麻醉法显著提升了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不仅提高了麻醉的成功率,同时也增强了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由此可见,这一麻醉技术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推广使用可能在临床实践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 刘钊剑刘龙艳
- 关键词:B超引导颈丛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锁骨骨折手术
- 颈丛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右美托咪啶的麻醉效果研究
- 2024年
- 探讨右美托咪啶的应用对于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43例观察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接受颈丛阻滞麻醉期间,施行右美托咪啶+罗哌卡因麻醉方案。43例对照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接受颈丛阻滞麻醉期间,施行罗哌卡因麻醉方案,比较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相比,观察组更短;两组镇痛持续时间相比,观粗在更长;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更低;两组血压指标(麻醉后5min,麻醉后15min)、心率(麻醉后5min,麻醉后15min)、血样饱和度(麻醉后5min,麻醉后15min)相比,观察组更高,P均<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颈丛阻滞麻醉时,选用右美托咪啶作为麻醉药物,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保障麻醉的安全性。
- 付泳熙
- 关键词:颈丛阻滞麻醉甲状腺手术右美托咪啶麻醉效果
- 全身麻醉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对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血糖和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对老年甲状腺癌手术中患者血糖、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于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8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4)。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颈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麻醉前5 min(T_(1))、手术开始后10 min(T_(2))、肿瘤切除时(T_(3))、术毕(T_(4))、术后12 h(T5)]血糖及激素[皮质醇(C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手术前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_(1)、T_(2)、T5时,两组血糖、Cr、E、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3)、T_(4)时,研究组血糖、Cr、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能有效抑制术中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张清王兰黎丽娟
- 关键词:甲状腺癌全身麻醉颈丛神经阻滞血糖激素炎症因子
相关作者
- 耿智隆

- 作品数:161被引量:4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学 重度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 己酮可可碱 芦荟多糖
- 余功敏

- 作品数:31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肌松药气管插管 咪达唑仑 右美托咪啶 颈丛阻滞 镇痛效果
- 刘文东

- 作品数:88被引量:27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0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 硫酸镁 麻醉处理 肥胖患者 麻醉体会
- 陈昆洲

- 作品数:147被引量:89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 硬膜外阻滞 麻醉处理 硬膜外麻醉 异丙酚
- 李熳

- 作品数:87被引量:56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电针 炎性痛 IL-1Β 2型受体 免疫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