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1篇“ 颈丛神经“的相关文章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臂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B超引导的神经和臂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本院处理的66名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评估B超引导下联合阻滞麻醉技术的有效性。结果 麻醉结果分析显示,采用联合神经阻滞技术的患者中,有93.94%(31/33)麻醉效果良好,显著高于未采用此法的组别,后者优良率为75.76%(25/33);这一显著性差异表明了该麻醉方案的优越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即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麻醉初期两组间无显著变化,但在麻醉10分钟、麻醉6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时,数据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均值P值分别为0.001、0.003、0.002、0.001、0.001和0.003,均<0.05),说明联合阻滞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维持更为有效。结论 B超引导下的和臂神经阻滞联合麻醉法显著提升了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不仅提高了麻醉的成功率,同时也增强了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由此可见,这一麻醉技术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推广使用可能在临床实践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刘钊剑刘龙艳
关键词:B超引导颈丛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锁骨骨折手术
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在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在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7例,按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实施时间分组,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实施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前纳入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实施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后纳入的4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疼痛情况、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RS评分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时间与组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1 h、术后4 h及术后12 h时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h、术后4 h及术后12 h时的NRS评分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中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式心理干预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神经阻滞麻醉下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可缓解焦虑、抑郁,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段静静何佳佳李晔彤翟盛楠马烁
关键词:颈丛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瑞芬太尼在锁骨骨折中的应用及对OAA/S评分、VA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观察臂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永丰县中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1月就诊的锁骨骨折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臂神经阻滞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芬太尼。记录两组麻醉前(T0)、臂神经阻滞麻醉后15 min(T1)、辅助用药后3 min(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15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同时观察两组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血管活性药麻黄碱、阿托品、尼卡地平以及艾司洛尔的例数。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T2时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均不明显,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3、T4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明显,与T0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2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明显,与对照组和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趋于平稳。试验组血管活性药物尼卡地平以及艾司洛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效果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患者麻醉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罗晶刘轶熊艳
关键词:瑞芬太尼锁骨骨折VAS评分
静脉全麻复合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在甲状腺手术中运用静脉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和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8月于河北省献县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94例患者,采用随机抓阄法分为两组(干预组47例和常规组47例)。常规组患者予以静脉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干预组患者则予以静脉全麻复合神经阻滞。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血压水平、动脉压平均值(MAP)、心率(HR)、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程度评分、苏醒情况(OAA/S)、血糖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术后24 h,干预组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吞咽、睁眼、应答时间及OAA/S评分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及24 h干预组疼痛分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糖及甲状腺激素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血糖、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运用静脉全麻复合神经阻滞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疼痛程度,降低血糖指标及激素水平。
刘南南
关键词:甲状腺静脉全身麻醉颈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方式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情况、疼痛介质表达情况和术后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补液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丙泊酚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T_(0)时收缩压,舒张压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和T_(2)时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HR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的PGE_(2)和术前的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对照组的PGE_(2)和SP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 h,12 h和24 h的V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能够减少丙泊酚的使用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减少疼痛介质的表达,减少术后的疼痛。
郑春林明恕
关键词:超声引导颈丛神经阻滞甲状腺血流动力学疼痛
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临床优势评价
2024年
探究甲状腺切除手术中麻醉方案选取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的临床优势。方法 2021年2月~2022年12月,就82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择取,随机分组,分析行丙泊酚麻醉的对照组41例相关数据,并与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麻醉的观察组41例对比。结果 在HR、DBP、SBP数据值统计中,两组T0节点数据无差异(P>0.05),T1、T2、T3测得值同组分析均有上升,但组间比较中,观察组各值均以更低示(P<0.05)。T0节点,两组Cor、NE与Glu测定值呈现出相近性(P>0.05),T3节点可见,观察组所获数据组间对比以更低示(P<0.05)。对麻醉前炎性各指标(TNF-α、IL-1β、IL-10)分析,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12h再行数据测定,组间对比情况为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清醒与拔管时间的统计情况,均以更少示(P<0.05)。结论 甲状腺切除手术中行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应激反应与炎性指标得以更好控制,且麻醉恢复更快,优势突出。
万晶宇
关键词:颈丛神经阻滞丙泊酚甲状腺切除术麻醉
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对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血糖和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对老年甲状腺癌手术中患者血糖、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于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8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4)。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麻醉前5 min(T_(1))、手术开始后10 min(T_(2))、肿瘤切除时(T_(3))、术毕(T_(4))、术后12 h(T5)]血糖及激素[皮质醇(C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手术前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_(1)、T_(2)、T5时,两组血糖、Cr、E、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3)、T_(4)时,研究组血糖、Cr、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能有效抑制术中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张清王兰黎丽娟
关键词:甲状腺癌全身麻醉颈丛神经阻滞血糖激素炎症因子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血糖水平、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甲状腺术患者血糖水平、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0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研究组53例,对照组进行七氟烷吸入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血糖、血流动力学、微循环状态、氧化应激指标、疼痛介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丙泊酚用量较少(P<0.05)。与T0时相比,两组T1、T2时血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神经肽Y(NPY)水平升高,但研究组T1、T2时SBP、DBP、HR、MDA、PGE2、SP、NP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时相比,两组T1、T2时末梢灌注指数(TPI)、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但研究组T1、T2时TPI、LF/HF、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术中使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者血糖、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张媛赵智慧马敏吕晓敏王丽斯王娜
关键词:甲状腺术血流动力学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行CEA治疗的78例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麻醉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全麻组(n=39,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和复合组(n=39,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微循环指标[末梢灌注指数(TPI)、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术后12 h,观察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PI)]、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血清神经蛋白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α(NT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的变化情况。结果 诱导完成(T1)、切皮时(T2)、术毕即刻(T3)时,复合组患者MAP、LF/HF均低于全麻组患者,HR、TPI均高于全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复合组患者TNF-α、IL-6、hs-CRP均低于全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复合组患者Cor、ACTH、EPI均低于全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复合组患者MDA、ox-LDL均低于全麻组患者,SOD、T-AOC均高于全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复合组患者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全麻组患者,BDNF、NGF、NTF-α水平均高于全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26%,低于全麻组患者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李晓龙蒋鹏刘继超罗太君胡焱王庚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斑块颈丛神经阻滞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侧卧位胸科手术同侧肩痛发生率的有效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研究背景和目的术后同侧肩关节疼痛(ISP)是胸科术后常见的一个并发症,是胸科术后急性疼痛的组成成分。ISP发生率在21%到97%之间,大多数为中至重度疼痛,其发生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大致可分为两大原因:一是与胸科手术...
刘伟珊
关键词:侧卧位胸科手术

相关作者

黄欣
作品数:63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舌癌 下颌骨缺损 口腔鳞癌 颈淋巴清扫 颈丛神经
王力甚
作品数:96被引量:298H指数:9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麻醉 心脏手术 血液动力学 二氧化碳气腹
郭良
作品数:94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下咽癌 外科手术 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术 胸大肌肌皮瓣
李龙江
作品数:413被引量:1,393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癌 口腔鳞癌 舌癌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颊粘膜鳞癌
黄雅芳
作品数:10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臂丛神经鞘瘤 臂丛神经 颈丛神经 颈丛 神经鞘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