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0 篇“ 颈前路钢板 “的相关文章
一种具有防退装置的颈 前路 钢板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具有防退装置的颈 前路 钢板 ,由颈 椎前路 锁定钢板 及其铆钉组成。钢板 的外形特征为:钢板 上有圆形凹槽,凹槽中间为铆钉孔,凹槽中一侧有两个半球形小孔,该两个小孔相对于凹槽中间铆钉孔呈圆弧状分布;铆钉的外形特征为:铆... 许国华 方霖康 滕鲁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与传统颈 前路 钢板 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颈 椎病的比较 被引量:24 2020年 背景:颈 前路 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颈 椎病的一种经典手术方式,目前可选择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与传统颈 前路 钢板 、Cage作为内固定融合材料。与传统颈 前路 钢板 固定系统相比,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具有术后对食管干扰小、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避免钢板 过长或位置不佳损伤临近节段椎间盘等优势。目的: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与传统颈 前路 钢板 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颈 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行颈 椎前路 减压植骨治疗的60例双节段颈 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融合方式分为2组,Zero-P组采用Zero-P融合固定,钢板 组采用颈 椎前路 钢板 固定联合Cage置入,每组30例。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颈 部功能障碍指数、Bazaz吞咽功能评分评估临床疗效:行颈 椎X射线、颈 椎CT检查,测量颈 椎曲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植物移位、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损伤、食管瘘、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②在术后随访中,2组患者颈 部功能障碍指数及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植骨融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Zero-P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均低于钢板 组(P均<0.05);④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钢板 组患者在颈 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方面均优于Zero-P(P <0.05);⑤提示双节段Zero-P椎间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颈 椎前路 钢板 固定系统,但在颈 椎曲度方面不如传统颈 前路 钢板 系统。术前颈 椎曲度明显异常的患者不推荐使用Zero-P椎间融合固定器作为内固定器械。 余彬 彭银虓 薛力 秦辉 梁益建关键词:颈前路钢板 内固定 颈 前路 钢板 内固定治疗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临床上对于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仍有争议。文中旨在评价颈 前路 钢板 内固定治疗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7例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颈 前路 钢板 内固定术治疗,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颈 肩部疼痛,颈 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估颈 椎功能,以及评估放射学指标(C2/3局部后凸角、C2椎体前移距离)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95.6(80~11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2.6(25~50)mL,术后引流量平均为35.6(25~50)mL,平均住院时间为6.2(5~8)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神经症状加重、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C2/3局部后凸角[(-2.12±3.20)°]、C2椎体前移距离[(1.02±0.63)mm]与术前[(12.24±2.17)°、(3.47±1.46)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NDI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NDI[(1.23±0.44)、(4.82±2.81)分]较术后3个月[(1.65±0.49)、(13.47±2.70)分]降低(P<0.05)。结论对于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采用颈 前路 钢板 内固定术可有效恢复颈 椎生理曲度,重建颈 椎稳定性,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 范永飞 郭国栋 刘刚关键词:颈前路 内固定 HANGMAN骨折 植骨 一种颈 前路 钢板 五轴工装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工装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颈 前路 钢板 五轴工装。一种颈 前路 钢板 五轴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间具有通孔,下夹紧块,所述下夹紧块上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上夹紧块,所述上夹紧块上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 伊金伟 张志强 李超文献传递 颈 前路 钢板 联合钛网或椎间融合器在颈 椎前路 减压融合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颈 前路 钢板 联合钛网或椎间融合器(cage)内固定在治疗颈 椎创伤、脊髓型颈 椎病等疾病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5年6月采用颈 前路 钢板 内固定联合钛网植骨或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治疗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 椎骨折28例,脊髓型颈 椎病17例,颈 椎滑脱9例,后纵韧带骨化2例。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22~69岁,平均50.2岁。结果本组4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植骨均已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颈 椎生理曲度存在,无椎间高度的丢失。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JOA评分术前为7.6(3.3~10.9)分,术后6个月为10.8(7.5~14.9)分,改善率为(57.8±9.7)%;术后12个月为11.2(7.9~15.4)分,改善率为(59.8±9.5)%;术后6、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38例(80.1%)植骨患者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显示无内固定物松动,颈 椎生理曲度存在,无椎间高度的丢失。术后6个月47例全部植骨融合。结论颈 前路 钢板 内固定联合钛网植骨或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术后可即刻获得稳定,无需行石膏外固定,明显提高了植骨融合率。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朱宏斌 任国文 雷志刚 王涛 李帅关键词:颈椎 钢板 钛网 融合器 颈 椎骨折脱位应用颈 前路 钢板 固定以及颈 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的术式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颈 椎骨折脱位应用颈 前路 钢板 固定以及颈 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的术式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9例颈 椎骨折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48例,乙组患者为41例。甲组患者通过颈 前路 钢板 固定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通过颈 后路侧块螺钉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情况、脊髓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发症发生率、治疗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 椎骨折脱位应用颈 前路 钢板 固定以及颈 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的术式效果都很确切,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郭健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和颈 前路 钢板 固定的单节段颈 椎前路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估和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和颈 前路 钢板 固定的单节段颈 椎前路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方法经过标准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2013-09-2015-09在我院行单节段颈 椎前路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且应用Zero-P或传统颈 椎前路 钢板 的患者,根据标准的Bazaz吞咽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吞咽情况进行电话随访评估,比较2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和吞咽困难程度,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筛选出2013-09-2015-09在我院行单节段颈 椎前路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164例,其中Zero-P组80例,钢板 组8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至少12个月以上随访进行吞咽困难评估。Zero-P组和钢板 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总吞咽困难发生率分别为:27.50%和42.86%、18.75%和33.33%、11.25%和23.81%、8.75%和20.24%、6.25%和16.67%,根据非参数检验(Mann Whitney U test)结果显示,Zero-P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术后历次随访时间点均低于钢板 组,P<0.05。结论和传统的颈 椎前路 钢板 相比,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能降低单节段颈 椎前路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大部分吞咽困难患者为轻度和中度吞咽困难,重度吞咽困难不常见,并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大部分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将得到自发缓解。 易难 杨毅 马立泰 刘浩颈 前路 钢板 固定与颈 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下颈 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颈 后路侧块螺钉固定和颈 前路 钢板 固定治疗下颈 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收治的82例下颈 椎骨折脱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行颈 后路侧块螺钉固定,对照组行颈 前路 钢板 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ASIA分级、JOA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下颈 椎骨脱位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赵钢 林佳声 尹擘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 前路钢板 锁定型颈 前路 钢板 固定术治疗颈 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锁定型颈 前路 钢板 固定术治疗颈 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来院进行颈 椎前路 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 内固定的颈 椎骨折脱位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以及随访时间段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 50例患者在完成植骨手术后的第3个月骨性融合已经达到了牢固的程度,在术中以及随访期间内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相对于手术前而言,患者神经功能的Frankel分级均显著改善,术后患者均未出现钢板 断裂、脱出、松动等现象,患者各项治疗效果稳定。结论锁定型颈 前路 钢板 固定术治疗颈 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安全性高。 胡建忠 陈路 魏大成 古恒关键词:颈椎 骨折 脱位 颈 前路 钢板 固定与颈 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下颈 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颈 后路侧块螺钉固定和颈 前路 钢板 固定治疗下颈 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A组下颈 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 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治疗,B组行颈 前路 钢板 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脊髓功能、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两种术式效果均理想。 宋禹关键词:下颈椎 骨折脱位 前路钢板
相关作者
蔡贤华 作品数:983 被引量:2,182 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髋臼 徐峰 作品数:436 被引量:1,037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微创 腰椎 内固定治疗 寰枢椎不稳定 内固定 陈庄洪 作品数:314 被引量:957 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 寰枢椎不稳定 骨折 手术治疗 刘曦明 作品数:530 被引量:1,254 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髋臼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黄继锋 作品数:243 被引量:814 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治疗 生物力学 内固定 手术治疗 前路经寰枢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