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0篇“ 颈部淋巴结核“的相关文章
-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价值
- 2024年
- 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颈部淋巴结核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将2022年8月-2023年8月这一段时期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部淋巴结核患者共计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超声诊断,观察组接受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纳入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按照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对分析,P<0.05表明统计学存在差异性。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颈部淋巴结核价值确切,有助于提升诊断准确性,具有推广价值。
- 钱兆轩张艳月尤琳侯鹏
-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颈部淋巴结核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颈部淋巴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纳入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60例本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是否满意护理工作及患者负面情绪情况。结果观察组颈部淋巴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SAS及SDS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减轻其负面情绪,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李星
- 关键词:综合护理颈部淋巴结核围手术期负面情绪
- 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颈部淋巴结核的治疗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FND)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FN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FND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2、24、48、72 h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FND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可促进术后恢复及切口愈合,减轻术后疼痛,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 王文帅孙满胜贾立茹王倩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核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创面愈合
- 隐匿性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 2023年
- 一部分颈部淋巴结结核(cervical tuberculous lymphadenopathy, CTL)病例仅表现为颈部无痛性增大的包块,而无任何提示结核的线索,诊治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拟探讨其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5年6月至2021年10月诊治的这类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病例入选主要标准:颈部无痛性增大的包块,无任何提示结核的病史、症状或阳性检查结果;尤其是细针穿刺活检标本,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无法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核酸;手术活检标本病理检查最后确诊为结核。我科认为,入选的病例可以称为隐匿性颈部淋巴结结核(occult CTL, OCTL)结果 共纳入16例OCTL病例,其中11例女性,5例男性;年龄22岁至71岁(中位年龄40岁)。最易受累的淋巴结是V区(11例)和II区(5例)。受累淋巴结均行手术扩大切除活检。全部手术标本的PCR均检测到Mtb核酸,其中2例Mtb培养阳性,另有3例抗酸染色阳性。术后护理应注意了解患者术区的疼痛情况,并做好解释和宣教,以让患者更好的理解这种特殊的术后疼痛,并在患者出院后持续跟踪随访;尽管医生会在术前详细的向患者进行讲解,但发生术后持续疼痛时患者还是会感到相当的困惑和焦虑,需要护理团队进行心理疏导。全部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并到专科医院接受至少半年的抗结核药物治疗。中位随访时长38个月,无结核复发。结论 颈部病灶扩大切除活检,是诊断和治疗OCTL的关键,术后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 师娟董研博刘玉和路承李万鑫
- 关键词:隐匿性颈部淋巴结结核聚合酶链式反应抗结核药物
- 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疑似颈部淋巴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检查,评估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诊断淋巴结核的价值。结果:72例患者共穿刺取材168针,平均每位取材(2.12±0.45)针,符合病理学检查标准的共计160针(95.24%),8针不符合(4.76%)。符合病理学检查标准的160针取材中优88针(55.00%),良41针(25.63%),一般18针(11.25%),差13针(8.13%)。所有患者无明显不适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颈部淋巴结核患者超声一侧或双侧均可见低回声,伴随液化,肿大的淋巴结呈类圆形,边界清晰,且包膜完整。经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72例疑似颈部淋巴结核的患者,经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检查确诊71例,诊断准确率为98.61%;1例(1.39%)诊断不明。71例中恶性病变者4例(5.63%),包括淋巴瘤2例(2.82%)、转移癌2例(2.82%);良性病变者67例(94.37%),包括淋巴结核57例(80.28%)、淋巴结炎8例(11.27%)、反应性增生1例(1.41%)、囊肿1例(1.41%)。结论: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取材方便、安全便捷、诊断价值高,可满足病理学诊断取材要求。
- 胡爱华崔丽华吴冬秋张玲玲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颈部淋巴结核
- 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观察组在CEUS引导下穿刺活检。统计两组的穿刺活检取得淋巴结组织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案对不同病灶大小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63个淋巴结中经病理确诊58个诊断为结核性淋巴结,5个为其他病变淋巴结;对照组共65个淋巴结中经病理确诊48个为结核性淋巴结,17个为其他病变淋巴结。两组对病灶≤2 cm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病灶2~3 cm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4.12%>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对>3 cm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88.46%>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全部病灶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2.06%>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引导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在诊断颈部≤2 cm的淋巴结病灶价值相当,而对于病灶2~3 cm、>3 cm前者诊断方案的准确率更高,临床价值更好。
- 郭倩茹梁萍麦麦吐逊·阿布都热合曼
- 关键词:超声造影穿刺活检肺结核颈部淋巴结核
- 多模态MRI表观扩散系数对颈部淋巴结核和转移性淋巴结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讨论多模态磁共振技术DWI不同b值下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核和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提取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均取得病理组织学证实(包括手术及穿刺活检)的60例(164个病灶)颈部淋巴结核和30例(65个病灶)转移性淋巴结患者磁共振影像资料,测量其实性部分及囊性部分不同b值表观扩散系数值,评价其诊断效果,对比多b值下表观扩散系数值差异性。结果淋巴结核与转移性淋巴结实性部分、囊性部分,b值分别用0 s/mm^(2)、800 s/mm^(2)、1600 s/mm^(2)测量表观扩散系数值,测量结果转移性淋巴结实性部分均低于淋巴结核实性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囊性组织部分与淋巴结核囊性组织部分测量结果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技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差异在鉴别淋巴结核与转移性淋巴结的应用价值较高,需注意避开其囊性成分部分,从而辅助定性诊断。
- 袁晨焦薇
- 关键词:淋巴结核转移性淋巴结MRI
- 消疬膏对脾胃虚弱证颈部淋巴结核患者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研究消疬膏对脾胃虚弱证颈部淋巴结核患者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0年3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结核方案,研究组接受消疬膏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相关指标和胃肠激素的变化,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肿疡大小、肿疡皮色、面色、纳呆、倦怠乏力、便溏、舌质、脉象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白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γ-干扰素(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胆囊收缩素(CCK)、胃泌素(GAS)水平低于对照组,胃动素(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疬膏治疗脾胃虚弱证颈部淋巴结核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调节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 薛伊晴李倩周洁张湘张莉
- 关键词:脾胃虚弱证
- 颈侧径路手术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并咽旁间隙脓肿的疗效探讨
- 2022年
- 探讨颈侧径路手术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并咽旁间隙脓肿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颈部淋巴结核并咽旁间隙脓肿患者,记录其手术耗用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手术前及术后1周、2周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术后3天、1周、2周、3周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1周、2周、4周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分结果,以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观察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其在术后1周和2周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患者在术后3天、1周、2周、3周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吞咽功能评分,术后1周、2周、4周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手术平均用时(99.45±10.53)min,平均出血量为(160±34.45)mL;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切口恢复良好,吞咽功能恢复正常,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处于正常范围,咽旁间隙未见脓肿残留,淋巴结核明显缩小,且病灶无复发趋势。结论:对颈部淋巴结核并咽旁间隙脓肿患者,运用颈侧径路手术,不会导致其在术后出现持续和剧烈的疼痛,可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吞咽功能,该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 戚星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核
- 延长带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颈部淋巴结核伴脓肿形成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延长带管时间的持续负压吸引治疗颈部淋巴结核伴脓肿形成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颈部淋巴结核伴脓肿形成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颈部淋巴结核术后引流,对照组给予简易橡皮片引流,观察者给予持续负压吸引延长带管时间。比较各组术后情况(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愈合好转率、术后复发率),观察治疗前后伤口疼痛程度,并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引流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愈合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淋巴结核伴脓肿形成患者术后给予延长带管时间的持续负压吸引,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还能促进术后疼痛减少及生活质量的恢复,可作为颈部淋巴结核伴脓肿形成患者术后的重要引流方式。
- 罗立斌周磊曾京宇
- 关键词:持续负压吸引术后引流
相关作者
- 杨莹

- 作品数:12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市传染病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术后不愈合 结核性 颈部淋巴结核 抗痨药物
- 宁晖

- 作品数:28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海河医院
- 研究主题:肺肿瘤 外科治疗 肺原发性 结核性脓胸 多原发性肺癌
- 黄明凤

- 作品数:2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弹性成像 颈部淋巴结转移 颈部淋巴结核 淋巴结转移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 吴常青

- 作品数:12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颈部淋巴结结核 结核 病灶清除术 颈淋巴结核 复发性
- 孙万玲

- 作品数:11被引量:37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开胸 感知能力 肺结核患者 心理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