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3篇“ 颊黏膜“的相关文章
- 一种正颌术后唇颊黏膜保护屏障牵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颌术后唇颊黏膜保护屏障牵引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绷带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绳套且两组绳套以绷带的中线对称,所述绷带底部的顶面活动安装有下颌托件,所述绷带的两侧开设有耳孔...
- 吴倩李涛
- 舌黏膜及颊黏膜治疗输尿管狭窄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价口腔黏膜舌黏膜输尿管成形术和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的结果,并确定2种自体组织的相对优点,为临床治疗输尿管狭窄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和万方数据),寻找建库至2023年12月27日评估舌黏膜输尿管成形术和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结果的符合条件的试验。分析的变量包括重建成功率、狭窄长度、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结果:共纳入16项单臂研究,共220例患者。舌黏膜组和颊黏膜组的重建成功率分别为99.0%(95%CI:95.0%~100.0%)和94.0%(95%CI:88.0%~99.0%);修复的长度分别为4.25 cm(95%CI:3.52~4.98)和3.81 cm(95%CI:2.99~4.63);住院天数分别为7.37 d(95%CI:6.01~8.74)和5.45 d(95%CI:0.95~9.9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95%CI:7.0%~26.0%)和26.0%(95%CI:14.0%~41.0%),低级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0%(95%CI:6.0%~25.0%)和16.0%(95%CI:6.0%~29.0%),高级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95%CI:1.0%~12.0%)。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舌黏膜补片与颊黏膜补片相比,在手术成功率、自体组织取材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优势,推荐舌黏膜输尿管成形术作为口腔黏膜输尿管成形术的首选重建手术。为比较证明舌黏膜与颊黏膜补片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尚需大样本、长期随访及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 王璐懿付宇强包军胜何綦琪梁宝兰
- 关键词:输尿管成形术输尿管狭窄尿路重建舌黏膜颊黏膜META分析
- 颊黏膜放血联合针刺辅治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颊黏膜放血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予以西药联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急性期加用颊黏膜放血。结果:两组治疗后H-B分级降低、FDIP评分升高、FDIS评分降低(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者辅治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颊黏膜放血联合针刺辅治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可提高疗效。
- 刘子涵周平张佳艳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颊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复杂输尿管狭窄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颊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长段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和北京市健宫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颊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研究包含14例男性和6例女性,平均年龄(41±11)岁(范围19~60岁),平均体重指数(24.3±3.6)kg/m^(2)(范围18.2~31.8 kg/m^(2))。左侧9例,右侧11例,所有患者的狭窄部位均位于输尿管上段(包含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平均术前血肌酐(92.2±23.3)μmol/L(范围49.2~138.9μmol/L),平均输尿管狭窄长度为(2.8±0.9)cm(范围1.0~4.0 cm)。20例患者中10例患者既往接受过失败的重建手术,12例患者术中接受了输尿管后壁加强吻合。平均获取颊黏膜补片长度为(3.1±0.6)cm(范围2.0~4.3 cm),中位宽度为1.5 cm(范围1.0~2.0 cm)。中位手术时长154 min(范围113~300 min),中位术中估计出血量45 mL(范围0~1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日为4 d(范围4~14 d)。平均术后随访时间(15.0±1.7)月(范围12.5~17.9月),手术成功率为100.0%。术后11例患者报告了颊黏膜取材部位的轻度不适,2例患者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其他7例没有报告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血肌酐,为(90.9±23.9)μmol/L(范围60.0~153.0μmol/L)。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颊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长段狭窄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但需大样本研究及长时间随访评估其远期疗效。
- 应沂岑杜毅聪李志华张一鸣李新飞王冰张鹏朱宏建周利群杨昆霖李学松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输尿管狭窄颊黏膜修复外科手术
- 人颊黏膜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C117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建立中国人颊黏膜鳞状细胞癌(BMSCC)细胞系SCC117,分析并鉴定其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纳入2011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例BMSCC患者(59岁中国男性),采用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对其原发灶手术标本进行体外原代培养,连续传代稳定生长后建立人BMSCC细胞系SCC117。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SCC117细胞形态特征,通过生长曲线、染色体核型、异种移植裸鼠成瘤实验等分析其基本生物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角蛋白(CK14)、肿瘤相关蛋白视网膜母细胞瘤抑制蛋白(RB)、P53、上皮钙黏素(E-cadherin)、P21、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表达情况,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携带情况。基因组DNA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鉴定细胞系身份。结果人BMSCC细胞系SCC117已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超过150代。SCC117细胞呈多角形镶嵌状生长,失去接触抑制,电镜观察可见典型的细胞桥粒结构及张力原纤维。免疫组化显示,SCC117细胞CK14阳性,倍增时间为40.16 h。染色体众数集中在67~69条之间,为亚三倍体。接种SCC117细胞的4只裸鼠均成瘤,SCC117细胞系具有异种致瘤能力,HE染色显示,裸鼠移植瘤与人原发肿瘤组织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一致,均为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人原发肿瘤及裸鼠移植瘤组织中RB、P53、E-cadherin均为阳性,P21弱阳性,PTEN阴性。PCR结果显示,SCC117细胞系的HPV检测为阴性。STR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CC117细胞系来源于原发肿瘤组织,未被其他细胞系交叉污染。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中国人BMSCC细胞系SCC117,可为无HPV感染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尤其是BMSCC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模型。
- 孟超孟超李盛林王衣祥傅嘉
- 关键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颊黏膜细胞系原代培养短串联重复序列
-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槟榔碱诱导的颊黏膜成纤维细胞活化能力影响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MALAT1对槟榔碱诱导的颊黏膜成纤维细胞(buccal mucosal fibroblasts, BMFs)活化能力影响的作用,为寻找新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治疗途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BMFs,采用不同浓度槟榔碱刺激BMFs,在细胞水平上构建OSF疾病模型。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法和胶原凝胶收缩法检测BMFs活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检测BMFs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和lncRNA MALAT1的表达情况;siRNA-MALAT1瞬时转染到BMFs中,评估槟榔碱刺激下BMFs迁移和收缩能力的变化。结果:10μg/mL槟榔碱是体外构建OSF疾病模型的最佳浓度,此时细胞内α-SMA和lncRNA MALAT1表达升高。Transwell实验和胶原凝胶收缩实验提示敲低lncRNA MALAT能抑制槟榔碱诱导的BMFs收缩和迁移。结论:lncRNA MALAT1对槟榔碱诱导的BMFs激活,细胞收缩和迁移有重要作用。
- 李熠洁邵溢朵蔡芸舟吴光栋孙天翱王月红
-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槟榔碱成纤维细胞
- 一种唇颊黏膜小肿物的多功能辅助钳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唇颊黏膜小肿物的多功能辅助钳,包括第一夹柄和第二夹柄,所述第一夹柄和第二夹柄通过转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柄和第二夹柄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指环,所述第一夹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环,所述第二夹柄的一端固定...
- 张可夫王霄周金毅李雅文王男
- 一种颊黏膜屏挡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颊黏膜屏挡装置,属于牙科手术辅助器械领域,包括支架、推杆和屏挡器,所述推杆螺旋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屏挡器设置在所述推杆的一端上,所述支架包括丝杆座和撑板,所述丝杆座靠近所述撑板的端部设置,所述推...
- 邓芸燕王翔
- 一种带灯光的颊黏膜撑开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灯光的颊黏膜撑开器。该种带灯光的颊黏膜撑开器包括撑开器本体、撑开柄和灯光组件,撑开器本体包括两相互铰接的活动手柄和设置在两活动手柄之间的复位弹簧;撑开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活动手...
- 郑燕芬舒小琴张俊杰李菁
- 原发颊黏膜导管内癌1例
- 2024年
- 唾液腺导管内癌(IDC)是较罕见的低级别唾液腺恶性肿瘤,2022年第5版WHO头颈部肿瘤分类更新其内容。IDC的确诊不仅依赖于病变组织的形态学特征,还需要免疫组化辅助诊断,需与腺样囊腺癌、腺泡细胞癌的乳头状囊性亚型、乳头状囊腺癌(腺癌;非特殊类型)、唾液腺导管癌、类似乳腺分泌性癌的腮腺肿瘤(分泌性癌)、硬化性多囊性腺瘤等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本文探讨1例ID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旨在提高和加深病理和临床医师对IDC认识,精准评估ID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 任萍卓士超高立永刘霞
- 关键词:乳头状囊腺癌导管内癌腮腺肿瘤硬化性头颈部肿瘤
相关作者
- 徐月敏

- 作品数:509被引量:1,465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尿道狭窄 尿道 尿道成形 尿道成形术 尿道重建
- 吴明利

- 作品数:85被引量:302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癌前病变 内镜 食管肿瘤 内镜粘膜切除术 胃肿瘤
- 徐志彬

- 作品数:50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癌前病变 早期食管癌 食管 切除治疗 间质成纤维细胞
- 撒应龙

- 作品数:206被引量:89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尿道狭窄 尿道成形 尿道 尿道成形术 舌黏膜
- 宋鲁杰

- 作品数:166被引量:50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尿道狭窄 尿道 尿道成形 脱细胞基质 舌黏膜